唯分數論怎麼破?家長焦慮怎麼解……兩會上,代表委員直面當下教育痛點難點,讓孩子在人生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唯分數論怎麼破?家長焦慮怎麼解……兩會上,代表委員直面當下教育痛點難點,讓孩子在人生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本報資料圖片,攝影:袁婧

“學生沒有分數,就過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數,恐怕也贏不了未來的大考。分數不是教育的全部內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標。”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着40年高中教育經驗的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在“委員通道”上的一番肺腑之言直擊人心,一夜刷屏。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教育成為高頻詞之一。“建議高考和考研改變‘唯分數論’,引入多元評價” “建議開展中小學體育‘曬課表’活動” “建議從源頭上整治‘超級中學’,營造良好教育生態”……代表委員們的真知灼見,切入點雖不同,但大家達成一點共識:教育的評價指揮棒必須迴歸育人。教育真正要教給孩子的,不是對付高考的能力,而是要有能力、有勇氣在人生的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當前教育領域的諸多痛點、難點和堵點,該如何疏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還可以做哪些?兩會現場,代表委員爭相出謀劃策,共同追尋教育的“本源初心”。

現在的教育評價方式把考試的結果看得太重

“學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導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調查發現,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高達81%的教育工作者認為與學業競爭存在着較為明顯的關係,64%的青少年學生認為與學業壓力有關,65%的監護人認為與學校管理或學業競爭相關。”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大會發言,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陶凱元談及的一個現象讓很多人深思:“只要學不死,就往死裏學”——這是升學壓力的真實寫照。

剖析孩子的壓力和家長的焦慮,不少代表和委員們心知肚明:這和教育評價“指揮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唯分數論怎麼破?家長焦慮怎麼解……兩會上,代表委員直面當下教育痛點難點,讓孩子在人生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教社副主任胡衞,受訪方提供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教社副主任胡衞長期關注教育問題。在他看來,雖然我們的考試招生制度不斷在改革、優化,但從現實來看,以考試代替評價,以分數代表能力的局面仍在教育領域存在,長期形成的“唯分數、唯升學”的思維慣性一時還難以打破。“我們現在的教育評價方式還是太看重結果了,把考試的結果看得太重,家長受功利心驅使,學生陷入過度競爭,由此,教與學的效率有時不升反降,致使學生消極厭學、身心俱疲。”

“在我們教學方法沒有改變、考試評價方式沒改變的情況下,上面的一個改革措施下去,底下孩子就不堪其苦。”唐江澎在和其他代表委員交流時也提到他正思考的一個問題:從課堂教學看,“上面的教材已經變了,但底下的教法和評價整個沒跟上,傳統的評價方法還在起作用”。

改變教育評價方式,讓“指揮棒”變成“加速器”

正確的教育指揮棒該指向哪裏?在教育界,希望開展過程性評價、多元評價、增值評價的呼聲日益高漲。在全國兩會上,圍繞這一話題,不少代表、委員紛紛開出“藥方”。

胡衞認為,要想破此頑疾,必須深入變革教育評價方式,真正發揮好教育評價“指揮棒”的正向功能。“教育評價要更重視過程性評價。比如,可以穩步推行量性與質性相結合的全面評價模式,逐步降低考試量化分數在評價中的比重,減輕考試結果的重要度,僅將考試分數作為學科知識方面的評價指標;與此同時,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質性評價,將學生在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同樣列為重要評價指標,體現評價整體觀。”

胡衞還建議,可進一步創新評價方式,探索實行個人內生性評價:“不妨改變單一的紙筆考試方式,嘗試在試點基礎上穩步推行情境式、體驗式評價,將學生從沒有意義的題海中解放出來,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在內生性評價中發現自己的潛能,在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方向上獲得更好發展。讓每個學生都有喜悦感、獲得感,讓教育評價真正成為學生人生幸福的‘加速器’。”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直言,基礎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起點與潛力,而高考又是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研究生教育則是當前國內本科教育的重要出口之一。縱觀這條教育鏈,他建議,以高考改革和研究生招生考試改革為抓手,引入更加多元、開放的綜合測評。比如,可鼓勵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按照自身辦學定位選拔、培養、輸送優秀人才。在總結大學以往自主招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完善特殊類型招生政策,做好高中教育和本科教育銜接項目,讓本科教育的優質資源和教育模式向高中教育輻射。

放學後的“黃金時段”,不該只有回家和培訓班

“現在的孩子發育很好,長勢喜人,一半男生都比我高,但測了一下引體向上,132個男生一個也拉不上去。高一893個學生,774個戴着眼鏡,雖然這個比例已經比去年下降了4個百分點,但這些數據應該引起足夠的關注。”唐江澎提及的這一現象,同樣引起不少代表委員的共鳴。

唯分數論怎麼破?家長焦慮怎麼解……兩會上,代表委員直面當下教育痛點難點,讓孩子在人生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受訪方提供

男孩們引體向上為何拉不上去了?經常深入校園一線觀察的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頗有感觸:“主要還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室內活動居多,室外活動太少,多數學生缺乏自主且感興趣的室外體育活動。”他分析,在不少70後、80後的童年記憶裏,還有不少放學後在外面結伴玩一玩的美好回憶。在弄堂裏踢毽子、打球,玩各種遊戲,其實都是在鍛鍊身體。但近些年,尤其在大城市,孩子們的居住條件改善了,住進新型社區,可放學一出校門,往往就被家長接回家或者送去各種培訓機構了。哪怕住同一個小區,孩子們也缺少同伴之間的玩樂和交往,這也是導致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大誘因。

在倪閩景看來,相關部門應重視孩子們放學後的這一“黃金時段”,從制度設計上入手,為他們增加更多室外活動的可能性。“據我觀察,在送孩子去培訓機構的家長中,除了真正感覺孩子在學習上有短板,多數家長還是出於跟風以及孩子在家無所事事所致,感覺與其讓他們玩手機,不如讓他們進培訓班。未來,要想辦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們在放學後玩起來、動起來,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從而‘野蠻其體魄’。”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四中校長馬景林認為音體美勞等課程和升學壓力之間其實並不矛盾,這個觀點值得家長傾聽和思考。馬景林説:“我們現在總是在講,要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我們要構建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也該從這個角度去強調。因為這些都是人實現全面發展的必需。如果能把這些在日常學校教育過程中充分體現出來,那既是水到渠成,又是殊途同歸。”



  作者:王星

  編輯:沈湫莎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1 字。

轉載請註明: 唯分數論怎麼破?家長焦慮怎麼解……兩會上,代表委員直面當下教育痛點難點,讓孩子在人生大考中交出精彩答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