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明朝,朱棣是個狠角色。他本來是皇四子,根本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但就是憑藉驍勇善戰和桀驁不馴,硬生生從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了天下,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在正統王朝中,這種情況只出現了唯一一次。因為得之不易,他對政敵打擊毫不留情,方孝孺僅僅是個儒生,不願意為他起草詔書,就將其滅十族。
但是,朱棣到了晚年,也遇到了許多皇帝都面臨的難題,那就是皇位到底交給誰?朱元璋有26個兒子,選擇起來十分困難,最終也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他只有三個兒子,同樣頭痛不已。
按理來説,這三個兒子都是徐皇后所生,就應該按照嫡長制,立長子朱高熾為帝。這個孩子還得到過朱元璋生前的祝福,點名為燕王世子,朱棣登基後也被立為太子,不應該有什麼爭議。然而,朱高熾越是長大,就越是長殘了,變得相當肥胖,走路都需要兩個太監攙扶,更別説騎馬了。這樣子,如何能君臨天下,又如何能入得了朱棣的法眼?
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朱棣更喜歡二兒子朱高煦。這個兒子不僅長得像他,而且驍勇善戰,在靖難之役中伴隨朱棣出生入死,屢建戰功。至於説皇三子朱高燧,自知名分不及大哥,功勞不及二哥,但他與朱高煦走得近。可能在他心中,太子登基的話,他沒有什麼功勞,但如果是二哥朱高煦爆冷,他就有了擁立之功。
眼見這一家,便是活脱脱的唐朝初年皇室的翻版。朱高熾像李建成,有名有份卻稍遜實力,朱高煦像李世民,萬事俱備只欠名分,朱高燧像李元吉,只不過幫的卻是朱高煦。歷史證明,這種情況絕對會有一場衝突,如同玄武門之變一樣。
朱高煦按捺不住野心,一方面攻擊朱高熾,另一方面偷偷招兵買馬,蠢蠢欲動。朱棣原本喜歡這個兒子,但隨着年紀的增大,眾多老臣的勸諫,逐漸體會到嫡長制的好處。而且,朱高熾是當年朱元璋欽點的世子,也就是朱棣一家的接班人,朱棣總不能再次違逆父親朱元璋的意願吧?
更重要的是,朱棣雖然不喜歡朱高熾,卻特別喜歡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他確定朱高熾為太子的同時,就確定朱瞻基為太孫,還帶着他征討蒙古,給予了很大的期望。也就是出於這些考慮,年邁的朱棣不再猶豫,毅然決定將皇位傳給朱高熾。同時,他也將朱高煦趕回封地,斷絕了他的念想。
朱高煦離京,就意味着在皇位爭奪中出局。對於太子朱高熾來説是天大的好事,然而這也滋生了趙王朱高燧的野心。朱高燧馬上意識到,自己的機會大增,只要搬到太子,他就是當然的天子。既然父親朱棣能夠做到逆天改命,自己為何不能?
更為重要的是,朱高燧就在京師。當朱棣在南京稱帝的時候,他被封為趙王,封地就在北平。朱棣將都城遷往北平之後,等於是來到了他的地盤,他就是“下天子一等”的親王。因此,他不但具備當皇帝的條件,而且在京師也有一定的實力。
由此,朱高燧動了歪腦子。在永樂二十一年時,朱棣病重,他竟然聯合護衞指揮孟賢、欽天監官王射成、內侍楊慶三人想出了一個弒君殺父的毒計:一方面讓宮中太監毒死朱棣,另一方面控制皇宮,偽造聖旨誆騙太子、太孫入宮,一網打盡。
這個計策如果成功,普天之下確實無人爭鋒。然而,這其中有個叫高以正的小人物將秘密告訴了外甥王瑜。王瑜在趙王朱高燧手下做事,卻極為驚恐,冒着生命危險向朱棣告發。作為皇帝,最怕自己的皇位被篡奪,最怕自己不得好死,因此他將涉嫌此事的人全部殺盡,然後冷冷質問兒子朱高燧:
爾為之耶?
根據《明史》記載,朱高燧嚇得戰戰兢兢,不敢半句辯駁,什麼都説不出來。最後還是太子朱高熾為他辯解,這才逃過一死。後來的朱高燧終於知道自己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朱棣,根本沒那個本事,安心做個皇爺。在宣德年間朱高煦起兵造反時,他完全不敢動彈,甚至將精兵交給中央。也就是這樣的態度,讓他得以壽終正寢。
朱棣為什麼不殺朱高燧呢?小珏認為這倒不是虎毒不食子,畢竟天家無父子。最大的原因恐怕還是朱棣的子嗣太過單薄,僅僅只有三個兒子。真的計較起來,朱高燧這是弒君殺父的大罪,株連子孫的,朱棣不可惜朱高燧,但不能不考慮這一脈的延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