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旺旺一定旺,但最近的旺旺,可能旺不起來了。
旺旺不僅從2013年開始銷量增長持續下滑,2020年,旺旺的營收進一步下降,已經從2017年的118億跌到已不足90億元。
旺旺迎來自己的中年危機。
不僅如此,旺旺的股價也岌岌可危
旺旺1月25日回購股票200萬股,耗資1074.86億港元,據天眼查顯示,旺旺的股價已經從高峯1500億跌下,蒸發900億,而大規模的回購常常與股價低迷有關。
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旺旺如何做到零食巨頭,又賠本600億跌下神壇?
旺旺身上究竟發生了啥?
魔幻廣告頻頻的旺旺為何救不起它的業績,是不好吃了嗎?
且看本文分解。
旺旺的進擊:從寶島到大陸
旺旺的起飛還得從他們的創始人蔡衍明開始説起。
作為"富三代"的蔡衍明,與創立基業進入富貴的祖父不同,也與耕耘食品廠多年的父親不同,蔡衍明對讀書毫無熱情,但卻信奉街頭哲學:"在街頭看一年,勝過讀三年書",他也因此被貼上敗家子的標籤。
旺旺的前身是寶島的宜蘭食品,年僅19歲打架鬥毆不斷只能輟學的蔡衍明,從父親手上接過了宜蘭,他認為做代工沒前途,要創辦自己的品牌。
想法是很正確的,但是此時的蔡衍明對工廠的運作體系、商業手段一竅不通,讓宜蘭食品廠虧損了一個億。
不過,敏鋭的蔡衍明還是抓住了商機,他注意到台灣的米稻每年都有富餘,於是就進軍米果界,並且不惜去日本求學。
在日本拿到技術並抓住機會的蔡衍明,同時將宜蘭改名旺旺品牌,最終讓宜蘭在寶島台灣站穩了腳跟,一度佔據米果市場90%的份額。
1992年,同樣敏鋭的蔡衍明將視線轉向了大陸,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於是在湖南開辦工廠,為了積攢人氣,旺旺把產品分給上海等地的人免費吃,這讓旺旺大受歡迎,投產當年就創收2.5億。
緊接着在1994年,康師傅、統一等企業也紛紛下場,與旺旺大打價格戰,旺旺一口氣推出四款低價產品,徹底將米果市場拿下。
在之後的旺旺,開始鋪設渠道、狂打廣告、擴充品類,在交通尚不發達的90年代,旺旺就把產品下沉到了鄉鎮。
那時的旺旺大禮包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旺旺也如日中天,在央視打起了廣告,賣往全國。
在米果領域站穩腳跟的旺旺,又開始擴大品類,糖果、餅乾、復原乳等均有涉足,並轉型為綜合食品公司。
截至2006年,旺旺就有100多家工廠,生產線200多家,遠遠領先於對手康師傅和統一,並且,旺旺以68.6%的米果市場份額和40.6%的風味牛奶市場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零食巨無霸。
但很快,旺旺的危機也接踵而來。
旺旺的危機:從巔峯跌落
2013年,旺旺在香港上市,旺旺的市值也從300多億港元暴漲到1500億港元,比當時的茅台還高。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略有"膨脹"的蔡衍明開始將主要精力花在傳媒、房產、醫院等跨界業務上,而主營的食品業務就此旁落,中年旺旺彷彿是披着食品公司外衣的"投資公司","騙"過了中國人。
2013年也是旺旺食品的巔峯時刻,即營收230億元。但自那以後便急轉而下,2019財年營收僅200億元。
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零售食品在過去五年中已經翻了5倍,從4000億漲到22000億,而在2015-2019年,旺旺的業績都在200億徘徊,止步不前。
2000年旺旺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三隻松鼠的章燎原還在東莞打工,飯都吃不飽,達利園還只是泉州的一個小工廠,但如今三隻松鼠已經成為零食品類第一,達利園也成長為千億巨頭。
更要命的是,細數旺旺的產品,包括旺旺牛奶、復原乳、小饅頭,都是二十年前的產品了,你很想到在2021年,旺旺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新產品。
並且,旺旺的兩百億營收中有一半是旺仔牛奶貢獻的,但是營業額也從2014年的115億下降到2019年的88億。
在零食巨頭廣泛擁抱電商的趨勢下,旺旺充耳不聞,在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紛紛在線上崛起的時候,旺旺無動於衷。
旺旺的渡劫:老本還能吃多久?
在產品上不斷吃老本的旺旺也有過一些改變,例如推出許多魔性廣告,和一些其他產品例如網易雲推出跨界聯名,雖然引起了不小的討論,但旺旺的問題本質並不是營銷。
因為不論是旺旺營銷做得再好,產品創新上的乏力依舊沒能被解決,也就是説,當下的年輕人,新用户已經不買賬了。
他們更願意為低糖低脂、無糖低碳水的食品飲料買單,這是最近十年食品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
而不論是旺旺牛奶系列、餅乾系列,都還停留在十幾年前高糖、高碳水的時代,這與當下發展趨勢相悖。
當然,旺旺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在2015年之後,不斷推出新品,2017年到2018年間,破天荒地推出了150多種新品。
但實事求是地説,旺旺的這麼多新品都沒有抓住市場,頗有"病急亂投醫"、"急功近利"的意味,往往一款產品還沒有做好調研就急忙上市推廣,最終賠本600億。
並且在旺旺線下銷售渠道方面,旺旺採用的是極為霸道的"先結款後給貨"的階段,並且還經常讓經銷商囤貨沖銷量,經銷商經常要低價銷售,自承損失。
並且旺旺內部,提成和績效都只集中在主管頭目身上,一級銷售並無多少績效,這也導致旺旺的銷售體系管理很是混亂,積極性也不高。
線下如此,旺旺食品的線上處境也不好過,據天眼查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旺旺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1%,而三隻松鼠的這一數據是11.2%。
到目前來看,旺旺還在為曾經錯過的時代趨勢而掙扎,不斷地砸廣告、營銷,但對業績的提振微乎其微,人們更多的還是為產品買單。
除了食品之外,旺旺投資的酒店也爛尾了十五年,旺旺需要面對的困境還不少。
63歲的蔡衍明或許沒有想到,自己會在晚年遭遇此等困境。但值得期待的是,這些年旺旺的輝煌也主要源於蔡衍明的衝勁,或許旺旺在不久後的將來會再次崛起,重回巔峯。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疫情期間,旺旺也積極應對疫情,捐物資、捐口罩,並且旗下的旺旺醫院也參與了疫情防控隔離,贏得了大眾的好評,這也是許多消費者依舊支持旺旺的原因之一。
所以,不論旺旺集團如何,旺仔牛奶還是要喝。
參考資料:
品牌咖:41歲的旺旺,如何從賠本600億,成功逆襲成為"中年網紅"?
股價數據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互聯網新鮮事:旺旺能否再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