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回,發生在諸葛亮北伐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司馬懿、戴陵、張虎和樂綝。故事梗概如下: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曹真兵敗祁山後,病情加重,卧牀不起。諸葛亮得知這一消息,寫了一封親筆信,派人送給曹真。在信中,諸葛亮對曹真進行了一番挖苦和恥笑。曹真看罷,恨氣填胸,當天晚上便不治而亡。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曹睿得知曹真已死,魏明帝曹睿下詔催促司馬懿出戰。司馬懿隨即在渭水之濱擺開戰場,與諸葛亮開始了一場正面交鋒。諸葛亮擺出八卦陣,並問司馬懿有沒有膽量攻打。司馬懿一口應允,隨即吩咐手下的戴陵、張虎、樂綝三將去攻打。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不過,當戴陵、張虎和樂綝三將殺入八卦陣後,被北伐大軍團團圍住。經過一番較量,三人都被生擒。諸葛亮隨即將三人與其他被俘的九十多名曹軍將士的衣服脱掉,以墨塗面,將他們釋放,以此羞辱司馬懿。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果然,諸葛亮的舉動令司馬懿勃然大怒,率領發動衝鋒,兩軍隨即陷入一場混戰。但不久後,早已預先埋伏的姜維及關興等部突然殺出,令司馬懿猝不及防,曹軍傷亡慘重。司馬懿突出重圍後,退守渭水以南下寨,從此堅守不出,再也不敢與諸葛亮正面交鋒。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不過,由於負責運糧的都尉苟安貪杯誤事,導致軍糧運輸拖延了十天。諸葛亮大怒,打了苟安八十仗。苟安懷恨在心,悄悄跑到司馬懿大營投降。司馬懿命苟安返回成都散佈謠言,誣陷諸葛亮企圖篡國。劉禪大驚,命人將諸葛亮召回成都。諸葛亮明知是有人陷害,但也不得不下令全軍撤回漢中。至此,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戛然而止。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小説中提到的此次北伐之戰,是小説作者虛構出來的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過,曹真之死與諸葛亮並無關係。他也並非死在兩軍對壘的前線,而是在曹魏京城洛陽病逝的。因此,小説中提到的諸葛亮氣死曹真的情節並非歷史的真實。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與曹真之死一樣,小説中描述的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陣法較量也是作者的虛構。至於小説中提到的戴陵、張虎與樂綝這三位曹魏將領,儘管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但除了戴陵之外,其餘二人從未在西北戰場上出現過。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至於説到導致遲遲諸葛亮不得不停止北伐的罪魁禍首——苟安,也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小説作者虛構出來的。從《三國志》相關記載來看,在司馬懿出任曹魏西北戰場最高長官後的北伐當中,北伐大軍的糧草總調度是李嚴,而具體負責糧草押送的則是參軍馬忠、督軍成藩、將領岑高述。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既然歷史上並無苟安此人,作者為何要虛構這個人物呢?按照小説的介紹,苟安是李嚴的心腹。這諸葛亮礙於李嚴的面子,沒有將苟安斬首,而是將其杖責八十。而苟安不但不感激諸葛亮的不殺之恩,反而投降司馬懿並甘心被人利用,返回成都誣陷諸葛亮。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作者的用意很明顯,是為了下一回中諸葛亮罷黜李嚴進行前後呼應。這個情節設計有沒有問題呢?如果單單從這個情節來看,並沒有問題,但如果從後來李嚴被罷黜的原因來看,用這個情節作鋪墊反而是蒼白無力。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試想,苟安因為耽誤了軍糧運輸而被諸葛亮責罰,作為北伐大軍糧草總調度的李嚴又豈會重蹈覆轍、再度犯下如此低級的失誤呢?筆者將這兩個情節放在一起,無非是想提醒讀者,李嚴在後方籌措軍糧延誤,是故意從中作梗,為諸葛亮杖責苟安泄憤。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但從整個情節來看,這樣的設計過於隨意,而且很不合理。其實,作者大可不必使用同樣的情節來處理苟安和李嚴之事。既然在苟安一事上使用了軍糧運輸拖延的設計後,對於李嚴被罷黜可以另外設計一個更加合理的情節來處理,這樣遠比小説中出現的同樣的情節在反覆出現的低級失誤要好得多。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21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國演義》一個疏漏之處:看似前後呼應,實則蒼白無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