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死後,為何其頭顱被當寶貝被歷代皇帝收藏,足足300年?
西漢的王莽在歷史上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按照皇室正統的觀點來看,王莽是篡權奪位之罪人,他只是外戚王氏家族的子弟,卻趁着西漢末年時局動盪,“逼迫”孺子嬰禪讓,從王太后那裏拿到傳國玉璽,代漢建新,他開啓了中國歷史上通過禪讓作皇帝的先河。若沒有一定的功績,如何能讓後人對他爭議不休,當時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他稱帝后,下達的一些改革舉措雖然在當時看來,沒有太大用處,可後世人卻認為超前先進,甚至還認為他是穿越者。
如果王莽沒稱帝,他的名氣跟周公差不多,他在後世應該是有牌位的,很有可能跟孔子放在一起。如果王莽沒有稱帝,他在民間的形象應該不亞於諸葛亮。王莽在某種程度而言,確實是當時的“聖人”,社會道德的典範。
王莽還沒有稱帝之前,雖身在權傾朝野的王氏家族中,但王莽頭腦清醒,生活簡樸,為人謙恭,並不像大多數的王氏子弟一般過着奢靡享樂的生活。在內他侍奉母親和寡嫂,撫育兄長的遺子,行為嚴謹檢點,對外他結交賢士,人人稱頌他為賢臣,這時的他成為了世家大族眾的道德楷模,深得人心,為他日後被朝野擁戴奠定基礎。漢哀帝死後,並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作為朝廷的主事人,王氏子弟的待遇自然不會差,頗負盛名的王莽被羣臣舉薦為大司馬,由他代理政務。
沒有掌握權力的時候不知道權力到底有多麼大的誘惑力,王莽不甘心於僅是代理政務,他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開始剷除異己,培養勢力,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民心的重要性,王莽對百姓推行恩惠政策,賑濟災民,自己則過着簡樸的生活,他贏得了全國上下的好感,他的推崇者更是將王莽認為可與古代的聖人相比。實則王莽就連不認同自己稱帝的兒子都可以毒殺,還陷害誅殺了外戚王氏一族以及眾多朝中政敵,可王莽卻將此事宣傳為“大義滅親,奉公忘私”,將事蹟傳到民間,再次贏得了民間的讚揚。
但其實王莽是第一個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人,他的思想的超前性讓人讚歎不已,以至於史學家都以為他是“穿越者”。其實王莽有着道德的光輝,只是最終沒有抵抗住人性深處的貪慾以及權力慾。
王莽為了不落下個篡權奪位的名聲,他一直忍着,直到他五十四歲那年,他已經掌握大權八年之久,障礙掃得差不多了,各種符命祥瑞紛至沓來,許多人勸王莽應該再進一步了,是時候篡奪皇位了,以往都是貴族革命或者平民革命,如今竟然是朝中權臣奪權,前無古人,後面倒是有許多來者模仿王莽的行徑了。王莽的奪權行徑雖然為正統所不齒,他用盡手段,奪取劉家江山,可稱帝后的施政改革卻是可圈可點,許多史學家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
許多人認為王莽是穿越者,正是因為他的改革舉措,比如提出土地國有,私人不得買賣,平均分配,禁止奴隸買賣,改奴婢為“私屬”,制止高利貸,控制物價,改善財政,瞧瞧這些政策,現代人看了也可以輕易理解,完全是人權思想的體現,可放在封建社會中,王莽的這些行為可都觸犯了貴族階級的利益,奴隸和土地就是掌握在貴族階級中,王莽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以至於引發社會矛盾,這才導致新朝建立十多年就被滅亡。
王莽推行新政之時,恰巧趕上了民間頻發天災人禍,整個國家都處在動盪不安的狀態,百姓難以生存,紛紛起義,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最終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之中被商人杜吳所殺,即便王莽已經死了,但別人還是沒有過他的屍體,校尉公賓斬了王莽的首級,懸於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又將王莽的屍體分裂,就連百姓也將王莽的首級“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王莽如此遭人恨,看來王莽的一些改革舉措都被認為是“胡作非為”,“禍國殃民”。
根據記載,王莽的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燬,在《晉書·張華傳》中提到“晉惠帝元康五年十月武庫失火,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履盡焚焉。時(張)華見劍穿屋而飛,莫知所向。”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劍、聖人孔子的鞋履被收藏,這倒可以理解,可為何王莽的頭顱也被收藏。
新朝滅亡,王莽的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燬。
歷代君主收藏他的頭顱,並用巫法鎮住,一方面告誡朝臣宗親謀逆者的罪惡下場,另一方面也希望朝中太平。其實古人還是野蠻的,價值觀也相對野蠻,南朝侯景之亂以後,侯景的首級也被藏於武庫,説明王莽不是獨一份的待遇。
其實王莽的頭是對以後的皇室起到了一個警示的作用,警告大臣們不要當叛逆者,違背道德,而且王莽確實是一位正統皇帝,新朝的開國皇帝,一位皇帝的頭顱,自然有着非凡的紀念意義。
累代之寶及漢高斬蛇劍、王莽頭、孔子履,三樣東西一同消失,其實暗指晉惠帝失德,國祚將不久矣。可在國庫中真的有王莽的頭顱嗎?當時王莽的頭被掛在市集中,遭到百姓的蹂躪和唾棄,舌頭都被割掉了,難道真的能夠被後世保存三百年嗎?極有可能後世朝代誇大其詞了。
王莽本可以成為千古聖人,如果他不篡位,輔佐帝王忠心耿耿,如果他篡位了,能夠按照聖人之道按傳統的方式治理國家,也不至於引起貴族集體的憤恨,也不至於身首異處。但是歷史沒有如果,王莽明明是千古一帝的治國之才,卻因矯枉過正,最終身敗名裂,想想實在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