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之死
李光地算是清朝最得聖寵的一位漢臣,曾經得到康熙的“三賜御匾”,是為清初著名的政治家和理學家,早年為平定三藩之亂和收復台灣,統一祖國版圖立下功勞,晚年為國家大業發展和安定民生做出貢獻。
李光地畫像
李光地在他的大部分的人生中一直在為朝廷盡忠,且能力過人,與康熙之間君臣關係親密,成為康熙倚重的大臣。而李光地的傳奇人生則被大家廣為流傳,從一介布衣成為深受重視的大臣實為能力過人。
李光地曾任直隸巡撫,治理河道關心民生,造福百姓。當時直隸屢遭水患,百姓過得甚是悽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光地進行了實地考察,遂上奏提出治理方案,成功將水患之災平復,百姓不再受澇災之苦。
當時此地因水患,因此出現許多饑民,使得很多饑民湧入京城,康熙便下令李光地處理此事,瞭解到雖朝廷有派發賑災物資,但到達民眾手中的卻是經由上級貪污而變少的,為此他向康熙提出將賑災物資明文張貼列出以防貪污之事,以便百姓更好得到救濟。
為官大半輩子的李光地,處事精明,懂得變通,成為康熙得力助手,其中當然不乏眾人的詆譭和虎視眈眈,但大部分因為康熙的信任而不被降罪。
最後因生惡疾屢不見好,最後便因此逝世,一代足智多謀的大臣便這樣離去,康熙為此甚是悲傷。
李光地扮演者
李光地作為清初著名的大臣,是深得康熙重用的漢臣之一,在其晚年之時,因病數次向康熙提出辭官之事,均被康熙拒絕,可見其受倚重之深。為官期間,李光地清廉正直,嚴守法紀,為百姓興修水利,賑災等懲治貪官,頗有政績。
廖京生飾演的李光地劇照
因此現在關於康熙年間的電視劇肯定脱離不了這樣一位大臣的故事,在《康熙王朝》這個電視劇中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尤其出眾,而在《步步驚心》中,高森扮演李光地和《御前四寶》中午馬飾演的李光地,雖然都是作為康熙身邊信任的大臣,但隨着電視劇風格的不同,呈現給觀眾的卻是不同的感官享受。
李光地為官時期一直深受康熙信任,即使他被羣臣彈劾,也會因康熙的寵信而免降罪之責,其晚年更是得康熙倚重,康熙對他的評價甚高:“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
而且康熙時期,太子被廢,李光地曾輔助雍正帝,雍正帝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可見李光地實至名歸,雍正稱其為“一代之完人”,在李光地逝世後追贈其為太子太傅。而眾影視作品中,為了配合影視效果,會將部分歷史進行改編,正如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最後因性情愈漸暴戾,頗有奪權之勢,被康熙發現貶官調離京城。
李光地墓
李光地為官清廉,善於認清現實,懂得躲避禍事,其政績突出,有平定三藩之亂的貢獻和收復台灣的功勞,是一個很懂得變通之人。年輕時曾經以“出賣”朋友獨攬平定三藩之亂的功勞,雖後來他的朋友上奏此事得到嘉善,而李光地也不影響其在朝中的地位,但卻在他忠正的人生中落下一個污點。
李光地墓
李光地幼時便博覽羣書,由其愛理學之道,甚有擅長。而康熙對各思想文化都很感興趣,其中以理學為甚,遂常與李光地探討,致使這對康熙做出的一些決策深有影響。
李光地晚年時因高齡,且為官擔憂國家之事,過於疲勞被惡疾纏身,常受其困擾,最後在七十七歲的時候因病去世。當時李光地幾度欲辭官回鄉不被准許,後得到假期回鄉,又被康熙召回復職,因此李光地被羣臣認為是貪圖權勢。康熙得知李光地病逝後,甚是感傷,他也深知羣臣對李光地的誤會,便將以前李光地請辭的奏摺拿出發給羣臣,以此解除他們對李光地的誤會。
李光地死後被送回家鄉,其墓位於安溪縣,是為石頭構成的,外觀是一個“風”的字形,不幸的是李光地墓的墓碑等在1958年的時候被毀壞,近年,其後代方修繕,墓碑得以恢復。且傳説晉江一代又李光地墓,且該村有許多李姓人家,但此墓還未得到證實。
周培公和李光地
周培公和李光地均為康熙臣下,他兩都是康熙重要的謀士,歷史上的周培公曾任參議道台等職,還曾勸降響應吳三桂反清復明口號的王輔臣;而李光地所屬官職則比周培公高,曾任文淵閣大學士等,也曾在“三藩之亂”有突出貢獻,也曾為收復台灣立功,深受康熙器重。
李明飾演的周培公劇照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智慧超羣,卻不願通過權貴當官,而是參加科舉,因忘了忌諱康熙名字而被趕出考場,落魄的周培公流落街頭,賣字為生,而康熙因微服私訪偶遇這位才子,兩人多次交談,周培公因此得到康熙重用。
周培公是一個耿直之人,在劇中為剿滅吳三桂的叛亂,屢獲戰功。他不僅心直口快且目光長遠,憑藉他的聰明睿智成功使當時割據一方的王輔臣勸降,歸順朝廷,因此立下奇功的周培公便得到羣臣的記恨,便因其是漢人,認為周培公能力之高,懼其成為第二個吳三桂,對朝廷是個威脅。
遂康熙只能將周培公分配至邊遠地區盛京為官,而他一呆便是十一年時光,後逢康熙前往看望交代好後事便逝世。
李光地在《康熙王朝》中與周培公同為康熙手下的謀士,他也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甚有功勞,而他卻沒有因此得到分配遠地,而是因為這個事情開始步步高昇,受康熙的信任,只不過劇中李光地後來變得暴戾得到康熙忌諱,將其貶官。
李光地與藍齊兒
歷史上並沒有藍齊兒這一人物,她存在於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她是一位國家政治下的犧牲品,為了國家利益被父親康熙嫁給敵人,只能嫁到草原和親。而她不僅遠離的是國家和家人更有自己心愛的男人,便是李光地,兩人之前互生情緒,如今卻只能分隔兩地。
《康熙王朝》中藍齊兒劇照
藍齊兒是康熙最寵愛的女兒,年幼的時候曾隨母妃容妃到老家探親(容妃故鄉為福建),那時李光地還是一介布衣,為眾孤兒請命,攔駕陳述官吏舞弊後人貪污之風。而藍齊兒此時便對一身正派的李光地一見鍾情。
後李光地因此事得以被康熙賞識起用,但本志在鴻儒的李光地無心仕途,本是拒絕無奈聖旨被綁去京城,此時藍齊兒則對李光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説法下成功使李光地答應為官。於是在福建為官的李光地雖和藍齊兒相隔兩地,但二人均有信件來往,漸互生情愫。
而康熙深知李光地的能力和品性均是他人之上,加上後來李光地為收復台灣立下功勞,為巡撫,康熙遂有念頭等到李光地功成名就之時,將藍齊兒許配給他,還給藍齊兒一隻玉兔暗示此事。
然一切美好幻想隨着噶爾丹進京得到破壞,他對藍齊兒一見鍾情,便向康熙求親,為了國家利益考慮,康熙無奈只能將藍齊兒送去和親,藍齊兒請求無效遂傷心的將玉兔砸碎,因此她不僅與父親康熙之間的親情破裂,她與李光地那美好的愛情也失去了。
李光地是怎麼死的
李光地一生為大清王朝做出不少突出貢獻,作為漢臣能夠在清朝達到如此地位甚是不易,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因甚得聖上信任,遂多次遭眾臣彈劾,言語攻之,但聖上均以其貢獻保之,未降罪。李光地對程朱理學也深有專研,為清代著名理學家。
李光地蠟像
李光地在“三藩之亂”後開始走上步步高昇的官場生活,為官清廉,政績顯著,關心民生,深得康熙讚歎。李光地因品行端正,為官正道被委任為文淵閣大學士,他不僅在政治上被康熙帝倚重,且一向注重思想文化的康熙對李光地的學識更是看中,康熙是一個喜歡專研學問之人,對很多方面的學識深有興趣,由其是理學,遂李光地擅長的理學思想為康熙統治國家深有影響。
被任命為文淵閣大學士的李光地已經六十高齡的人,雖有報效朝廷之心但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加上晚年的李光地和康熙帝關係甚是親密,康熙多倚重他,常與他交談朝政之事。而因勞累和身體漸虛弱,便疾病不斷,惡疾常困擾着他,他便多次向康熙提出辭官回鄉養老的請求,但康熙不捨謀士離去,對其甚是體貼關照。
後來他被准許放假兩年,但不到一年,康熙便催促他回京輔佐,當時李光地已經七十六歲,疾病未痊癒的他復職不過一年的時間便病逝。康熙得知李光地病逝,甚感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