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中國打仗靠戰術,外國卻靠正面硬剛?其實道理很簡單
《孫子兵法》為春秋時期吳國將軍孫武所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正所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法乃是取勝之道,熟讀兵法之人時常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就像諸葛亮一樣。然而,西方國家在打仗的時候卻往往不採用兵法謀略,而是依靠正面硬剛取勝,這是為何?
中國古代戰術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便是史前時期。《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由於那個時代的人比較信奉鬼神,常喜歡用誇張的手法描寫戰鬥,而其真實情況估計和村口械鬥差不多,小編就不再贅述。
第二個時期乃是奴隸制步兵時代,由於中國平原居多,所以步兵和戰車發展極快,戰車自朝興起,在西周時期趨於完善,到了戰國時期,隨着血統貴族階級的瓦解,戰場範圍的擴大,戰車又隨着鐵質鎧甲、弓弩、馬匹的廣泛應用而逐漸被淘汰。第三個時期是封建步兵時期,也就是從這個時期以後,戰術兵法開始凸顯威力。
以李陵浚稽山之戰為例,公元前99年,李陵率領的5000漢軍與3萬匈奴士兵在浚稽山遭遇,匈奴見兵少,便直接吹響進攻的號角。可是李陵卻以戰車,盾牌為掩護,用弓弩射擊匈奴大軍,致使匈奴大敗。後來,單于調集大軍圍困李陵,李陵則依靠有利地形對抗敵軍,直到箭矢耗盡才被匈奴擊殺。
可是到了第四個階段“重騎兵時代”,步兵的威力逐漸被限制,裝備有鐵甲的騎兵和便成為戰場上收割生命的利器,而西方國家的軍隊大多數是騎兵,因此他們的戰鬥優勢逐漸體現出來。據史料記載,公元1117年秋,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温四世曾以375名騎士和4000名步兵擊敗了薩拉丁的26000人;公元1115年,金、遼護步達岡之戰,金軍僅以2萬重騎便輕鬆擊敗遼軍70萬人,可謂戰果輝煌。
實際上,西方國家之所以採取正面硬剛的方式,是因為其工業生產水平強,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造出裝備部隊的盔甲武器,而且歐洲國家分佈較為分散,沒有大一統的王朝出現過,“兵貴神速”成為了作戰的主要方式。不過,即使是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也難逃一敗,如果他之前學習了中國的《孫子兵法》,也許還真的能避免失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