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發,待到袁世凱出山的關口,清政府除了一張政權的臉皮外,已經沒它什麼事了。
當時的清政府,雖然有馮國璋這支軍隊在與武昌革命黨的對戰中佔據上風,但架不住全國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從版圖和戰略上看顯然已經處於下風。
於是,清政府決策層才不得不請袁世凱主持大局。因為單憑武昌一地的勝出,遲早也擋不住全國各省對清政府的總圍剿。戰爭繼續拖下去,迎來的只能是各地革命軍對清軍的圍毆。
因此,推翻清廷除了時間長短外,幾乎不存在任何懸念。否則隆裕太后和攝政王載灃,也不會讓死對頭袁世凱有機會出頭,實在是全國局勢已經讓清政府吃不住勁了。
清廷啓用袁世凱,也是兩害相較取其輕,沒辦法的辦法。
袁世凱掌權後,第一招便是整頓北洋六鎮新軍。
這時的北洋新軍,至少有兩個人讓袁世凱焦慮萬分,一個是馮國璋,另一個是吳祿貞。
馮國璋急於立功,帶着北洋新軍開到武昌往死裏打革命黨,很快就拿下了重鎮漢口。隆裕太后論功行賞給他封爵,搞得馮國璋頭腦發熱,更是賣力氣地攻打黎元洪部革命軍。
袁世凱的策略是養寇自重,拿革命黨來要挾清政府交出更多權力,馮國璋的快打猛衝,顯然不符合北洋的利益。因而袁世凱拿段祺瑞去替換馮國璋,前線的戰鬥打打停停,立馬變成為北洋在北京的奪權服務起來。
至於吳祿貞,這位革命黨人差點帶走北洋六鎮中的一鎮人馬,更厲害的是他策劃的三路圍攻北京計劃,如若成功實施不用説清政府瞬間倒台,就連袁世凱也沒了投機取利的機會。
只可惜吳祿貞被袁世凱安插在軍中的內應暗殺,否則辛亥革命的結果,極有可能會被改寫。
解決了馮國璋和吳祿貞的問題,完全掌握北洋六鎮的袁世凱,轉而着手逼清政府交權。
政治上,袁世凱迫使攝政王載灃退位,將滿清貴胄把控的皇族內閣,改組成以小站新軍為核心的北洋內閣。
軍事上,由馮國璋接管載濤的1.2萬人禁衞軍,再加上宗社黨首領良弼被革命黨人炸死,清政府手中再也沒有能直接調動的軍隊。
這時候辛亥革命這盤棋,對壘雙方已經成了南方的革命黨,與袁世凱手裏的北洋六鎮新軍。
單就軍事而言,北洋六鎮無疑是當時全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隊。
武昌革命軍的底子,是張之洞組建的湖北新軍。辛亥革命前一年,清政府曾在河南組織過一場名為“彰德秋操”的軍事演習,對戰雙方就是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與張之洞的湖北新軍,結果是北洋新軍稍勝一籌。
況且黎元洪手中的武昌革命軍,只是湖北新軍的一部分,實力並不能同日而語。這也是馮國璋初期在與武昌革命軍的交戰中,之所以能佔上風攻陷漢口重鎮的主要原因。
各地革命軍內部,或是革命軍之間,也是矛盾叢生、派系鬥爭劇烈。
武昌的孫武、張振武等革命黨人雖然推舉黎元洪為都督,但實際上卻並不買他的帳。等到黃興從國外回到武昌前線,孫武等人又與黃興意見不合。
浙江一帶,光復會的陶成章與上海的陳其美爭奪督軍一職,鬧得不可開交。
也正因如此,廣州的胡漢明極力主張由孫中山出面,在廣東組建自己完全能夠掌握的革命軍,等站穩腳跟後繼續開展北伐,而不是急於北上南京。
由此可見,形勢對革命黨來説,武昌戰線勉強對峙,長江下游一帶則是北洋六鎮張勳的人馬步步緊逼。南京臨時政府不僅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財政上更是捉襟見肘。
袁世凱正是藉此在清政府和革命黨中間走鋼絲,從而以促成清朝退位為條件,換取革命黨答應推舉他當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