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良師是怎樣煉成的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堅守三尺講台,辛勤耕耘,讓課堂具有真金白銀的分量;
有這樣一羣人,他們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以德施教,努力做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
在日前由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教學大師獎、傑出教學獎和創新創業英才獎(簡稱“教學三大獎”)頒獎典禮上,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榮獲教學大師獎,清華大學教授鄭泉水等8位教師榮獲傑出教學獎。
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教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獎項之一,獲獎教師的教學生涯有何過人之處?本報記者嘗試為他們“畫像”。
深耕專業 痴心講台育桃李
分析獲獎者的身份可以發現,他們當中有院士、經濟學家、心理學界泰斗,然而,無論環境如何變化,無論職務頭銜高低,他們始終活躍在本科教學一線,樹立了教學大師的標杆。
從1995年開始,林毅夫在北京大學給本科生開設“中國經濟專題”大班課,這門課以課堂場面火爆聞名北大。據聽課學生回憶,每次上課提前兩個小時,大教室就已座無虛席,更有無數學生從其他教室借來凳子,塞滿教室的各個角落。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是最開心的,古人説君子有三樂,其中一樂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北大的學生和來北大旁聽的學生都是這個時代的英才,給你們上課讓我非常開心。”林毅夫不止一次向前來聽課的學生這樣説。
身兼數職、獲獎眾多的林毅夫,除了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外,不曾中斷這一課程。在“中國經濟專題”的課堂上,林毅夫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和麪臨的挑戰,向學生們娓娓道來,他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察與看法,共同提升對中國經濟問題的興趣和分析能力。
紮根講台不僅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保持終身學習也是獲獎教師普遍的精神狀態。他們主動學習、掌握前沿教學理論和技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讓學生們的目光觸及最新鮮的專業知識。
每次上大課,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都會提前到教室。教室能容納300多人,但來聽課的學生經常超過此數。於是,陶文銓就買了20個小馬紮,每次上課前讓學生擺好。坐着小馬紮認真聽講的學生,成為陶文銓課堂上獨有的風景。
從教五十載,除出國進修的兩年外,陶文銓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甚至上午剛做完白內障手術,下午就出現在教室門口。
“要對幾百雙渴望知識的眼睛負責。”即使課程已經講過很多遍,每次課前,陶文銓仍會認真準備,及時將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學和教材體系中。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計算機模擬方法逐漸流行,西安交大熱流科學與工程系率先全面開設了“高等工程熱力學”“高等傳熱學”等課程,並出版了4部教材。之後,隨着計算傳熱學、微納米流動與傳熱的發展熱潮,熱流科學與工程系又開設了“計算傳熱學的近代進展”“工程熱力學近代進展”等課程。課程教材始終在不斷完善升級中,給學生帶來最新鮮前沿的科學知識。
不斷在課程建設上開拓創新,是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王守仁課堂教學的“制勝法寶”。
“要想真正地當好老師,最根本的還是要把課上好,讓學生有獲得感。”王守仁視教書為畢生的事業,努力打造“金課”。
中外比較、凸顯中國文化立場是王守仁堅持的原則。《魯濱孫漂流記》對比《紅樓夢》,《格列佛遊記》對比《鏡花緣》……看似毫無關聯的文學鉅著在他的課上呈現出了奇妙的聯繫,讓學生們“腦洞大開”。
隨着在線課程的逐步推廣,王守仁又開始了“二次創業”。他根據在線開放課程的特點,對“英國小説”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構,制定了不同的教學策略。這門線上課程採用中英文授課方式,既可以用於南大英語專業學生學習,也服務於廣大社會學習者。“英國小説”現已入選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
改革創新 矢志不渝塑英才
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型國家,人才是根本。吸納科學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體系,是擺在每位高校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嘗試回答“錢學森之問”,2009年,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系教授鄭泉水創辦了“錢學森力學班”(簡稱“錢班”)。“錢班”沒有明確設定專業方向,只給出一個專業領域,在清華園中首先實現了專業選擇和選人範圍的“無界”。
經過對課時大刀闊斧的改革,“錢班”一個學期僅有3門核心課,意在鼓勵學生通過精學的方式,把書從厚學薄,學成幾頁紙,甚至學成一張圖。
十幾年來,“錢班”培養出了一批極富創新潛質的人才,“錢班”模式更成為全國力學界的教改標杆。在鄭泉水看來,“錢班”模式是在創新人才培養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顆石子,水波出去了,波紋必將越擴越大。
無獨有偶,在文科領域,林毅夫創辦的新結構經濟學實驗班(簡稱“林班”),為培養經濟學理論自主創新和引領世界思潮的拔尖人才,開闢了一條新路。
在“林班”的教學中,林毅夫改變了傳統的經濟學教學和研究方式。他強調分析我國的經驗和問題時,不再按照既有的理論去理解和套用,而是用自己的話語體系,立足本國國情,給出本土化的解釋。
“林班”專業核心課以新結構特色課程為主,專門為學生設計了個性化的小班授課、小班研討和一對一答疑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給每名學生安排3名導師,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培養方案。
正如林毅夫説:“‘林班’的同學們有他們的時代,我希望教會他們從現象中看到背後的決定因素,揣摩出一個時代經濟運行最根本的道理,只要讓他們瞭解時代的機遇,給他們一把開門的鑰匙,相信他們都能自己打開大門,登堂入室。”
如果説“錢班”“林班”打造的是小而精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那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創建的科技小院,培養的是更接地氣的農業創新人才。
過去培養學生大多是在實驗室進行,與農業產業脱離,造成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錯位,科研成果跟實際應用需求脱節。如何破解這一問題?
2009年至今,張福鎖帶領團隊師生紮根農村,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發現農民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並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指導和技術示範。
在生產一線開展科研,將科技成果直接應用於生產中。如今,累計有600多名研究生參與到科技小院中,培養出一批有興農使命感、責任感和自豪感的高素質新型人才。
獲獎教師的教改實踐説明,教學方法、形式的改革固然重要,但教學體系的改革、教學元素的重構,對於人才培養有根本性的意義。
立德修身 傾盡丹心樹棟樑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獲獎教師們心懷“國之大者”,以身作則,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致力於塑造生命、塑造人格、塑造靈魂。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認為,培養一個人的品德與發展智力和思維同樣重要。“人要像鷹那樣高飛,就需藉助堅強的翅膀。這翅膀就是智慧與美德。”
在德育方面,林崇德做出了許多研究和探索。他提出要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發展特徵做好整體規劃,更加突出個體,從個體的成長背景中尋找根源和解決辦法。另外,林崇德希望德育改革能夠深入進行,能夠從生活實踐入手,變大道理為小道理。讓孩子從小做起,從身邊的人和事學起。
與林崇德類似,德育在吉林大學教授張漢壯那裏也是一以貫之的重要課題。他始終注重對學生三觀的引領:網絡簽到、上課起立讓學生懂得行為禮儀;以身作則讓學生明白“人比山高,腳比路長”;新生入學課上講應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在學生的觀念形成階段進行學術道德和科學規範教育。
儘管並非所有學生都能理解張漢壯的良苦用心,但張漢壯從未因此卻步。“當學習、科研和紀律一併強加到學生身上時,他們自然不容易接受。但教書不是短期行為,我們不能為了迎合學生而糊弄、為了討好學生而放縱。讓學生走向正確的路,他們終會理解我們。”張漢壯説。
德才兼備才能成為國之棟樑,但德和才的培育都必須立足於現實需要。復旦大學教授吳曉明將哲學理論和時代需要結合,鼓舞着無數學子成為德、才、學、識兼備之人。在他看來,哲學,特別是自馬克思以來的哲學,不是僅僅侷限在象牙塔中,而是要能夠回答時代的問題。只有在當代語境下審視哲學、回應國家需要,學生才能成長為對國家未來發展有用的人才。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獲獎教師們無不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張祖勳把此次獲得的100萬元獎金捐給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用於充實他設立的“教書育人獎”獎金池。
在傳承教風的路上,張祖勳以身作則,80歲高齡的他仍堅持為本科生上課,並堅持在科研一線指導學生從事數字攝影測量研究。對於身邊的研究生,他總是鼓勵他們在遇到難題時要堅持,千萬不要輕易放棄。張祖勳的敬業精神,感染了無數人。
守教育報國初心,擔立德樹人使命。只有那些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天職和第一要務的人,才能經受得住時代的檢驗,鑄就大國良師豐碑。
《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22日第1版
記者 焦以璇 見習記者 張贇芳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