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近些年來,教育部對語文這一學科越來越重視。語文再也不是以前隨便學學就可以打高分的一科成績了。

而從今年的各個地區在高考中 獲得高分成績中也不難看出,語文!早就成了拉開成績的關鍵了。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146分、河北高考狀元邢雨涵語文140分、江西高考狀元尹天驥語文143分……

我們都知道尹建莉,她的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幫助了無數家長,而她的女兒圓圓也是一個優秀的孩子,在16歲的時候就考入了清華大學,並且語文成績也是達到了140分。

因為語文這一學科不像是數學、英語那麼抽象,從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影子,所以孩子不需要怎麼用功,就可以考出一個過得去的成績。

但是不用心學習語文,孩子的語文成績也只能止步於“過得去”了。

想要孩子學好語文,是有一個秘訣,關鍵就是要抓住“根”。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應該讓孩子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裏”。

北大資深教授錢理羣先生有更為明確、直接地表述:“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閲讀”。

尹建莉老師也説,“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好語文,卻漠視他的課外閲讀,這好比給一個本該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預備了一匙奶,讓一個想學游泳的人進浴盆試水一樣。”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不斷閲讀,孩子的詞彙量才能增長

孩子如果不閲讀,那麼在寫作的時候,肯定翻來覆去用的都是那幾個詞。寫作內容一眼看過去就“味同嚼蠟”,毫無新意。

這樣的作文不會得高分。

而在高考中,一篇作文是60分,孩子作文寫得差,一下子20分就丟掉了。

央視主持人董卿説,父親在她小時候,每天都會給她留任務,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並且要摘抄書中的精彩句子。

到現在也保留睡前閲讀1小時的習慣。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不斷閲讀、孩子的閲讀理解能力才能提升

人教版語文主編輯温儒敏先生曾言:近幾年高考語文正在改革,命題的一個變化是注意靠閲讀量和閲讀速度,讀得太少太慢,就做不完卷子。

往後的語文試卷,字數只會越來越多,如果孩子的閲讀理解能力差,那麼就很難選從龐雜的題目中找出關鍵信息,並且進行總結提煉。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很多孩子在作文的時候都是磨磨蹭蹭的,不是他們不寫,而是他們閲讀理解能力差,對題目的理解不到位,根本不會寫。

所以説,一定要讓孩子有大量的閲讀,在大量閲讀的過程當中,就是孩子在不斷分析、總結、重組信息的一個過程。

這樣孩子的閲讀理解能力是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的,自然在答題的時候,速度也就變快了。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不斷閲讀,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更透徹

家長不能指望孩子僅僅讀了一篇古詩詞,就愛上了古詩詞,對古詩詞瞭解得十分透徹;

也不能指望孩子僅僅讀了一篇汪曾祺的散文,就能感受到汪曾祺先生文字的妙處,並且感受到文章段落之間行文的高超。

一定是要通過大量的閲讀,孩子才能越讀越愛,越愛越讀,越讀越懂。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有大量的課外閲讀做輔助,孩子也才能對課本上的文章學的透徹。

葉聖陶先生曾説,“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教科書只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來指導讀寫的範本、模本。

對於語文教育來説,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課本之外的才是浩瀚的海洋。

尹建莉老師説,她接觸過很多的家長,都對閲讀和語文學習的關係認知不足。甚至有很家長認為孩子對課外閲讀着迷會耽誤學習,限制孩子的閲讀。

事實上,在小學階段,不讀課外書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因為試卷還都是圍繞着教材來的;

但是到了高中,文考卷和課本的聯繫越來越弱,成績與閲讀量的相關性就顯現出來了。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9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