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屆助產學本科生在南方醫科大學完成了4年學習,順利畢業。2017年,經教育部批准,南方醫科大學成為國內首批4所開設助產學本科專業的院校之一,這也是助產學首次以獨立專業的形式出現在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首批助產學本科專業學生的畢業,標誌着我國助產學高等教育實現突破性進展。
01
畢業生成了香餑餑
“學會了很多助產與護理的實踐技能,慢慢轉變了一些觀念和看法,增強了職業認同感。”彭斌是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級助產學畢業生中唯一的男生,目前他已和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簽訂了就業合同。
談及入學時為何選擇助產學專業,彭斌説,最初自己看到這個專業名稱就很喜歡,期待將來從事一份充滿愛的職業。“原以為助產士僅是幫助圍產期婦女順利完成自然分娩,但通過學習才明白,從產前到產後都是助產士的服務範疇,這份職業是幫助任何有妊娠需求的婦女。”彭斌説,自己選擇在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希望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助產事業的發展。
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助產學系教師翟巾幗告訴記者,“男助產士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且人數不多,因此會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目標培養”。
同為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級助產學畢業生的龔超凡,即將進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工作。她表示,自己當初是被調劑進入助產學專業的,但之後從未想過換專業。畢業後,打算成為一名優秀的助產士。“助產士除了為孕期、產中和產後的婦女提供護理之外,也為女性提供生殖健康相關的護理和教育。身為一名助產士,我最大的動力是在臨牀上獨立指導產婦自然分娩所帶來的成就感。”
翟巾幗説,助產士除了要掌握產前檢查、孕期保健、正常分娩助產術、產程監測技術等產科基礎技能,還要掌握產後出血、子癇搶救、先兆子宮破裂等產科急危重症場景下的助產急救與合作處理能力。“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屆助產學本科生在4年的學習中,以正常妊娠、分娩管理及助產技能為核心,注重產科急危重症的早期識別以及團隊急救協作能力的培養。”
截至目前,在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級助產學專業的54名畢業生中,已落實畢業去向43人,擬升學讀研7人,已就業學生中做助產士的比例為93.02%。“助產學本科畢業生已成為各大醫院搶手的香餑餑。”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張立力説。
02
崗位尚需配套政策
聯合國人口基金報告顯示,由助產士提供的護理服務將避免約2/3的孕產婦、新生兒死亡和死產。南方醫科大學自2011年開設護理學(助產本科專業方向),2014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助產本科試點招生院校,2017年開始招收首批助產學本科生。
“當前,我國助產士缺口很大,開設助產學本科專業,有助於解決助產學本科教育的空缺問題。”張立力表示,護理人員在臨牀本就不足,而助產士作為具有專業發展方向的人才更為重要。助產士不僅具有一定的護理技能和能力,在婦產科照護方面比護理人員更具有優勢,在就業和未來職業發展方面也更有吸引力。
張立力同時表示,雖然助產專業報考人數逐年增加,但目前每年60人的招生規模,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多家用人單位反饋學校助產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希望能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
談及助產士的職業晉升道路和發展前景,張立力憂心忡忡。“助產士目前沒有專門的晉升途徑,仍然要按照護士系列進行職業晉升。”張立力呼籲,希望從政策層面上制定專門的助產士職稱晉升序列。此外,要探索推進助產士處方權相關政策,為孕產婦提供更為專業、全面、及時的照護,提升助產士的自我發展空間及職業價值;高校應創造條件設置助產相關學科方向,培養助產專業方向的碩士、博士等助產高級人才。“公眾對於助產專業的認可度還不夠高,很多非醫學人士認為助產士就是護士,因此仍需加大宣傳力度。”
文:健康報記者 王倩 徐秉楠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