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燁霖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小人物,雖然多數時間是歷史的配角。但是,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經常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小人物,大歷史——這裏是指動歷史,講述小人物的歷史故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前者特指朱棣,後者特指朱由檢。
不過,崇禎本可不必死社稷,在大明江山最危險時,朱由檢與皇太極基本達成和解退兵協議,不必再雙線作戰,可以騰出手來專門對付李自成。
但是,一個小人物的出現,讓崇禎的計劃落空。2年後,他就在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下吊死於煤山。
1、楊嗣昌最早意識到不能兩線作戰
關外,多爾袞和嶽託兵分兩路從牆子嶺、青山口突入長城;關內,李自成遭遇起事來最大失敗,與劉宗敏等18人躲進商洛山中。
這是1638年。明朝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歷史證明,在這個十字路口,只有一個人的選擇是正確的——楊嗣昌。
他創造性地提出"安內方可攘外"戰略,意圖集中全力消滅李自成,與皇太極達成和平協議。也許他已意識到,大明江山能否保住,取決於下一步能否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局面。
因此,楊嗣昌不斷向清軍釋放善意,並得到皇太極的回應。在崇禎默許下,他和方一藻、高起潛、周元忠等人成為明朝議和派主力,與明朝主戰派的矛盾公開化,還進行了一場當廷論辯。
兩派相爭,崇禎的態度是不反對、不支持,至少表面上保持了中立。議和也就完全停滯,沒等來好消息的皇太極怒火中燒,才有了多爾袞和嶽託闖關劫掠的報復行動。
這次報復行動,也讓局勢再次發生變化。主戰派盧象升如楊嗣昌所願戰死。但是同時,儘管楊嗣昌一再反對,孫傳庭、洪承疇還是被調離圍剿李自成的前線,奔赴遼東抗清。
又過1年,張獻忠在谷城降而復叛,滿血復活的李自成則率數千人馬殺出商洛山。這意味着未來兩線作戰將成為常態。崇禎也終於對主和、主戰兩派下了定論:"大事幾成,為幾個黃口書生所誤,以至於此。"這裏的黃口書生,是指以黃道周為首的主戰派。
2、“葫蘆、瓢”都浮起來了
1641年,明朝迎來兩線作戰以來最壞的局面:復出後的李自成一路開掛,攻克了洛陽,把福王煮成“福?宴”;張獻忠攻破襄陽,殺掉襄王……已患重病的楊嗣昌驚懼交加,一命嗚呼。
與此同時,濟爾哈朗、多鐸修築義州城屯田,陸續拔掉錦州城外圍據點,把薊遼總督洪承疇拴住。隨後,松錦大戰爆發,以松山、錦州、杏山失守和洪承疇被俘並投降而告終。
“葫蘆、瓢”一個也沒按住,都浮起來了,兩線作戰的明朝撐不住了。"安內方可攘外"再次被提上日程。
崇禎選擇讓兵部尚書陳新甲接過楊嗣昌的主和派大旗。1642年,松錦大戰結束後的錦州城。阿濟格上奏皇太極,稱明朝職方郎中馬紹愉為特使前來議和,遞交上陳新甲的一封書信。
閲後,皇太極説了這樣一番話——明朝的書信態度不實,詞意誇大,沒有表現出議和的誠意。雖然真假不明,但議和是我的夙願。我為百萬生靈計,若議和成功,兩國無事,民眾安居樂業,則兩國可享太平之福。你們把我的意思傳達下去吧。
對於皇太極來主説,議和之事一切都可以公佈並傳達。不過對於明朝來説,這是一個秘密。知情者僅限於楊新甲、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的傅宗龍、大學士謝升等少數人。
3、小人物攪局議和,明朝踏上不歸路
現實早已告訴我們,當你對別人説:“要保守這個秘密”時,無論對方如何保證,其實你已帶頭泄密。這回嘴上沒有把住門的人是謝升。
謝升私下給一位好友透露“皇上正與清軍議和”的消息,或許最後也叮囑了一句:要保守秘密。不過,他的這位好友還有一個身份:言官。
明朝的言官“位卑權重”,是千百年來“文死諫”的典型代表。這樣的大事,他們知道了就等同於滿朝文武都知道了。
於是質疑聲蜂起,文武大臣上書彈劾謝升。這給崇禎出了一個難題,在他的授意下,陳新甲正和皇太極議和,但一切手詔往來僅侷限於他們兩個人。如今,謝升泄露出去,是承認有此事還是不承認?
最終,崇禎以罷免謝升的方法,平息了文武大臣們的怒火。但是就在謝升下台後不久,滿朝文武再次找到了一個靶子,並由此把崇禎逼到牆角,把陳新甲逼上絕路。
這次,泄密者是一個小人物。小到史書上沒有留下他的名字,中介稱呼他為“家僮”。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特使馬紹愉拜會阿濟格後,把皇太極的態度和下一步打算,用密函的形式回報了陳新甲。在書房裏展看後,陳新甲把密件放在書案上。兵部尚書的書房,除非得到召見,外人是無法進入的。
只有一個人例外——陳新甲的家僮。
這名家僮的作用類似於文字秘書,負責處理陳新甲的日常事務,比如把陳新甲批閲後的文件,交給京師的驛站,由塘兵接替遞送給各省。按照慣例,這名家僮把一批塘報交給了驛站,那份密函也在其中。
密函成了塘報,公開抄報給各級官員。而在羣臣心裏,議和等同於投降,還是向“建夷”投降,於是羣情激憤,舉世譁然,竟然向各級官員抄報投降的消息,陳新甲就這樣捲進了風暴眼中。
崇禎還是想救一把陳新甲的。他把所有彈劾奏疏全部壓下,又發佈一道聖旨,讓陳新甲對此事進行解釋。想議和又不想被羣臣看不起的崇禎,此舉是替陳新甲和自己找一個台階下。
可惜的是,陳新甲沒有領會崇禎的這番良苦用心,“不引罪,反自詡其功”。難道議和投降的鍋要讓皇帝來背?神仙也救不了你啦!
1642年7月29日,崇禎下令把陳新甲下獄,不到2個月,斬於市。
陳新甲的家僮,一個地道的小人物,徹底攪黃了崇禎和皇太極的議和大事。陳新甲死後,兩國議和的大門關閉,再也沒有打開過,楊嗣昌所倡導的"安內方可攘外"戰略永遠無法落地,明朝也踏上了不歸路。
本次議和的2年後,1644年4月,崇禎吊死於煤山。死前他那句“諸臣誤朕也”,不知道是不是也包括陳新甲。
參考文獻:《明史》、《清世祖實錄》、《清史稿》、《東南紀事》,感興趣者可以詳細一讀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