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作者丨潘磊

編輯丨子鉞

圖源丨作者拍攝

“數學是萬物之源”,畢達哥拉斯在2500多年前就鼓勵人們學好數學。

但他可能沒預料到的是,現在把數學學好還能賺大錢。

今年高考期間,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花100萬元也很難招到“數學大佬”。

他表示,汽車行業“人才緊缺”,尤其是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領域,缺少數學算法、軟件開發、自動駕駛等專業的人才。

沈暉特別強調,“數學人才”缺口很大。

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其實在沈暉這番觀點引發熱議之前,華為也存在類似情況。

任正非曾經説過,“數學人才”稀缺,阻礙了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

他還表示,華為在全球有超過700名“數學家”。

僅僅是在2021年,就有4位世界頂級“數學家”和華為達成了合作。

華為甚至從2019年開始就有一個“天才少年”計劃,每年從全球各地遴選二三十個“數學、計算機”領域的頂尖人才,並給予每年最高超過200萬元的薪水。

今年4月底,華為的“天才少年”招募又啓動了,沒説具體給多少錢,但提供“5倍薪酬”。

來自大學、獵頭和汽車行業的多位人士稱,“數學人才”的確稀缺,“基礎科學越發展,越離不開數學”。

但與此同時,沈暉和任正非所説的“數學人才”並不是人們理解的那種普遍意義上的“數學人才”,而是結合了各種實際應用,能解決突破性、創新性問題的人才,“這類人才放在哪個行業都是稀缺”。

現在高考已經結束,馬上進入報志願的階段,“數學人才”既然這麼吃香,數學會不會因為智能汽車的火爆,變得更加炙手可熱?

“數學人才”薪酬遠超100萬元

多位專注於智能汽車行業的獵頭人士表示,沈暉和華為“天才少年”那種級別的“數學人才”,主要跟人工智能密切相關。

“人工智能的核心就是算法,算法大部分就是數學知識。而真正搞科研的人才,最終都指向數學這樣的基礎學科”。

另外,這種“數學人才”的實際薪酬要遠高於100萬元。

“這種人才都挺貴,高級總監級別一般每年300萬-400萬元總包。”一位獵頭表示,這些“數學人才”都是能夠在涉及自動駕駛、機器學習等方面能夠獨當一面的頂尖人才,需求旺盛。

另一位專注於智能汽車業務的獵頭李明稱,具體到汽車行業,“數學人才”其實涉及到自動駕駛算法、感知、預測、地圖定位、決策規劃控制等崗位。

根據他的瞭解,這類崗位中,“普通人才”的薪酬大約80萬-150萬元/年,優秀一些的在200萬-500萬元之間(總監級別),一些VP或者首席技術官級別的人才,能達到1000萬-2000萬元。

他舉例稱,特斯拉的Autopilot(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算法工程師,在(兩年前)疫情剛開始時,薪酬跟隨特斯拉股價一起上漲,現金+股票總包能夠達到1000萬人民幣。

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另外,在Waymo(一家美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做到(部門)負責人級別後的員工,其獎金+激勵後的薪酬都能達到100萬-1000萬美金。

“Waymo隨便一個L5(經理級別)回國,薪酬總包也能達到300萬元人民幣,L7級別(高級經理)的能有800萬元。”他介紹道。

這些人才如此值錢的原因,在於(普通)大學裏面根本培養不了這樣的人才,“本質上是沒有”。

專業人士稱,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到了要成大才的階段,必須要懂數學,“但是很多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晚了”。

上述獵頭人士表示,要想得到這樣的人才,就得去挖,“要去百度、Waymo這種頭部公司去挖人”。

Waymo、百度從事自動駕駛研發較早,也因此幾乎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黃埔軍校”。

另一個頻頻被挖角的則是特斯拉。

2018年,特斯拉工程副總裁道格·菲爾德跳槽蘋果。

在他之後,又有多個來自特斯拉的技術人才加盟蘋果的“泰坦計劃”(蘋果的造車計劃)。

從2019年開始,邁克爾·施韋庫奇、圖爾特·鮑爾斯、凱文·林奇、克里斯托弗·摩爾等原特斯拉員工接連加入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

這些員工多數都是負責機器學習或者自動駕駛系統的資深技術專家。

這引發了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不滿,他曾詛咒説,“蘋果是特斯拉工程師的墳墓”。

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學數學專業不一定是“數學人才”

任教於某大學的數學教授林曦表示,大學裏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實際上是基礎數學,與華為等知名企業需要的那種偏重應用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人才”並不完全一致。

他稱,大學專業一般培養不了類似於沈暉或者任正非所説的那種“數學人才”。

前述獵頭人士也認為,這種人才的培養成本太高,“多數都是在高科技企業的研究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華為今年第一位“天才少年”林田,在復旦大學期間所在的實驗室和華為進行過科研合作,並在華為實習了一段時間後,才最終通過面試成為“天才少年”。

來自某頭部互聯網大廠、目前負責無人車項目的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種數學人才的知識結構有幾個層面,比如統計學和人工智能。

要具備這些技能,“第一要非常懂數學,第二要非常懂(汽車)行業。然後基於行業知識,去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技術和編程人員基於這個數學模型,建立相關的系統”。

這種説法也獲得了另一位專業人士的認可。

該人士表示,算法基於數學。而數學人才難招最主要的原因,是這類人才需要把一些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這種轉換是很多數學專業的人不具備的技能。

“需要跨學科知識,比如計算機科學,甚至需要一些跨領域的背景,比如(汽車)行業背景,這是大多數數學領域的人才不具備的能力”。

對於如何能夠成為車企或者大廠想要的那種人才,禾多科技創始人兼CEO倪凱的履歷比較具有代表性。

倪凱一度被稱為“中國自動駕駛第一人”,其先是在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讀本科,然後轉到計算機專業讀研究生,並參與了何克忠教授的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THMR(移動機器人)課題組。

在清華拿到碩士學位後,倪凱前往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又拿到了計算機博士學位,並在畢業之後加入微軟,是微軟機器人項目組重要成員。

從微軟離職後,倪凱又成為百度無人駕駛項目的技術領軍人物,後來他又成為樂視超級汽車副總裁、智能駕駛負責人。

2017年6月 ,倪凱正式宣佈成立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初創公司禾多科技。

在上述專業人士看來,對於車企來説,需要數學類的人才更多是解決一些突破性的問題。

這類問題在自動駕駛領域被稱為“corner cases”,通俗來講就是“不可預測的目標”,指的是人工智能在面對一些沒有經過“機器學習”的場景時,往往會變得束手無策。

這會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隱患已經造成過嚴重事故。

2020年,Uber 的自動駕駛測試車撞倒一個推着自行車過馬路的女人——這是全球首例自動駕駛車輛導致行人死亡的事故。

前述人士稱,想邁向L4級別(限定道路中,車輛完全無需人類干預自行完成駕駛)的自動駕駛,必須解決這種corner cases。

這時候就需要從原理層面進行突破,需要數學跟計算機科學專業的人蔘與進來,解決這種“原創性問題”。

華為任正非也表示,招來的這些“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重他們的“破題”能力。

解決人才短缺還得靠擴大“分母”

威馬創始人沈暉除了説“100萬都招不到好的數學大佬”之外,還指出汽車行業人才緊缺的根本原因是“人才池”不足。

在他看來,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從人才培養入手,擴大基數,革新基礎科學。

前述瞭解自動駕駛的專業人士也表示,科學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時候,遇到瓶頸期就需要用數學來突破。

同時,類似於機器學習這種崗位的算法基於數學知識,涉及大學裏學的微積分、概率論,等等。

數學教授林曦認為,華為曾經説自己有700個“數學家”,但其實更準確的説法是“數學人才”。

他指出,即便是不同的大學,學習的“數學和應用數學”也有很大的不同。

這位數學教授坦承,包括有些211大學在內的數學專業畢業生,和那些頂級名校同專業學生比起來,(在應用研究層面)相去甚遠,“(名校)開設的有些課程我都沒有聽説過”。

獵頭人士李明表示,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學校主要集中在CMU(卡耐基·梅隆大學)、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GT(佐治亞理工學院),國內就是清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

這些大學都有一些特色課程,比如GT的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等等。

他指出,學習數學專業的學生,讀研究生的路子比較寬,既可以繼續學習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通信等專業,也可以學習經濟、金融、管理等學科。“近些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人,大多是數學家或者有數學基礎的人”。

但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專家提醒,教育當然很重要,不過真正的人才,(有時)並不是指理論和技術,而是指眼界、勇氣、熱情和格局。

這甚至還和天賦有關。“數學人才難得,原因除了學到大學和研究生階段的數學理論之外,天資也很重要”。

但她也表示,隨着社會發展,研究數學的人會多起來,“研究數學的人多起來、分母大了之後,人才稀缺問題就緩解了”。

【這裏是創業邦撩車欄目。我們關注大出行、投融資,以及自動駕駛、動力電池等前瞻技術,隨時歡迎交流,可添加微信A10010A123。】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19 字。

轉載請註明: 怎麼拿車企百萬年薪?學數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