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頭。這一年發生了3場大戰和幾場小戰役,有驚心動魄,也有霧慘雲愁。
先是3月-7月的漢中大戰。後有7月東吳響應劉備而發動的合肥之戰。緊接着,關羽於8月北伐,一戰震華夏。至此為止,劉備軍團收穫最大,不僅佔領了漢中並順利稱王,而且關羽水淹七軍,圍曹仁於樊城。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11月份時,東吳突然撕毀盟約奇襲荊州打響了襄樊之戰,致使關羽兵敗被殺。那麼最後的這場戰役,除了劉備痛失關羽,曹魏方面損失了哪些大將呢?
這一年是公元219年。年初時,曹劉因爭奪漢中而大打出手。打了2個多月後,曹操不敵而撤退。
曹軍雖退,但仍有反撲的可能。為此劉備派遣大軍進攻房陵,上庸等地。
劉備軍團打得熱火朝天,東吳集團也坐不住了。於是孫權派兵進攻合肥,一來可以牽制?曹操軍隊向上庸等地支援,二來可以渾水摸魚獲得好處。而這也是當初兩家聯盟的目的,要的就是兩弱勝一強,使曹操分身乏術,無法一統天下。
到了7月底,劉備成功奪取上庸等地。
經歷了大半年的戰鬥之後,三方也終於安靜了下來。而劉備則不適時宜地自封為漢王。
此時的關羽遠在荊州,幾場大戰他都沒參加,如今大哥稱王了,他實在是不能坐享其成,怎麼也要弄點名堂出來,也算是送給大哥稱王的禮物。
於是在劉備稱王的一個月後,關羽開始北伐。
不過讓關羽沒有料到的是,他敗給了前來支援曹仁的徐晃。之後又遇東吳偷襲,而最為致命的,是糜芳居然不戰而降,調轉槍頭幫助東吳對付自己。
最終關羽戰敗被俘,因寧死不屈而被斬殺。
雖然關羽的北伐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並不是全無成績。事實上,此次北伐讓敵方的損失頗大,尤其是曹魏方面。
根據《三國志》等史籍的記載,首先戰死的是夏侯存和翟元二人。關羽北伐開始之初,二人前來迎戰,結果一個被關羽斬殺,一個被關平斬之。
接着就是董衡和董超。這二人是曹操派來支援曹仁的援軍,是大將龐德的副將。不過之後被關羽水淹七軍制服,為此二人萌生投降之意,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投降,就被龐德斬殺。
最後兩個就是龐德和于禁。不過讓關羽沒想到,在水淹七軍的生死存亡之際,最應該投降的龐德卻堅持到底,反而是和張遼等人齊名的大將於禁投降了關羽。
其實莫説是關羽,就連曹操都頗為意外,因為龐德的哥哥在漢中為劉備所用。龐德若是投降,雖然有失忠義之名,但也合情合理。而於禁則不同,他跟隨曹操三十多年,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説,他都不該投降。因此曹操在得知于禁投降後,不由得感嘆道:
“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但不論怎樣,這六人皆因襄樊之戰或死或降,若不是徐晃小勝,東吳偷襲,等到劉備援軍一到,恐怕曹魏損失的就更多了。
襄樊之戰,曹魏損失頗為慘重,那麼東吳方面呢?他們是偷襲而成,那是不是代表他們沒有損失呢?
雖然東吳是偷襲成功,但並非毫無損失,不是有句話叫做:
“我不為伯仁,伯仁卻為我而死。”
東吳名將呂蒙就是死在這個情況之下。按照《三國演義》關羽索命的説法是:
“只見呂蒙倒於地上,七竅流血而死。”
雖然小説的內容不能採信,但襄樊之戰剛結束,呂蒙就死了,這太過於蹊蹺。即便不是什麼索命,也是被毒殺而死。要不然,正值壯年的呂蒙怎就突然暴斃,且沒有任何説明?
退一步,按照《三國志》的説法,他因多年征戰,不僅傷痕累累,且身患重病,因此襄樊之戰前夕他就因病交權,由陸遜接替。
但此後呂蒙授命偷襲荊州,又斬殺關羽,這無論是從體力上,還是精神上,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在斬殺關羽這一點來説,他定會惶恐不安,之後因此而病情加重,突然暴斃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呂蒙的死和襄樊之戰脱不了干係。
那麼最後小結一下。儘管襄樊之戰關羽被殺,但其他兩國也損失頗大,尤其是曹魏,不僅連失6員大將,就連曹操也被嚇得想遷都以避其鋒芒。
而關羽僅憑一人之力,能在三國這個時代攪動神州,也確實不愧為一代名將。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