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花式“高考喜報”頻現,真把禁令當空氣了?

由 漆雕佁 發佈於 經典

  “今年學校的芒果樹收成極好,成熟芒果共有1320個,600克以上有100多個,高三應屆班的學生顧××摘到一隻淨重696克的芒果,是今年欽州城區水果市場的果王,京城兩大水果商已經聞訊前來搶購”。據媒體報道,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一所中學疑似用芒果重量暗喻高考考分,引發關注。該市招生考試院一工作人員稱,“教育局已經通報學校方面,跟他們講不要發了”。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三令五申,嚴禁以各種方式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就對類似的炒作現象作出過明確的要求:嚴禁公佈、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但現實是,一些學校和老師出於宣揚“政績”、招徠優質生源等考慮,變着花樣敷衍禁令,一些地方的主管部門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於是,才有了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黑話”“暗語”。從媒體報道和網友爆料看,除了芒果、橘子、菠蘿等水果,荷花、粽子、降水量等也粉墨登場,各地紛紛以其數量或重量暗指考生的分數。若不及時遏制,這種花式“高考喜報”恐將在更多地方湧現。而有關禁令也將流於形式,甚至可能形成“破窗效應”。

  “狀元情結”“高分情結”是積年累月形成的共性心理,有關部門之所以對此態度堅決,正是因其危害和導向——過度炒作高分、狀元等,不僅可能會製造並加劇教育焦慮,而且會助長“唯分數”“唯升學”“唯名校”等錯誤觀念。這樣的教育生態,對所有學生和家長,對整個社會來説都不是好事。

  強調千次不如處罰一次。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對違規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行為進行處罰和追責。比如,去年山西某中學就因違規宣傳高考狀元和成績被當地教育局通報,同時該校校長被取消五年內評優評模、職務晉升資格。今年,一些地方的文件也明確,將對這類炒作的單位和個人,取消各種評先資格,嚴肅問責查處。這應當引起更多地方和學校的反思和警醒——在落實禁令上耍小聰明,早晚要“翻車”。

  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