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摘要:
在明朝的歷任首輔中,葉向高是極為特殊的一位。在他兩任首輔的十一年中,他並沒有體會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快感,反而承受了無窮無盡的夾板氣。
正文: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萬曆三十六年,葉向高坐上了內閣首輔的寶座。
然而,在他成為“百官之首”的第二天,當他走進內閣值房時,別説鮮花與掌聲了,就連一句道賀的話也沒聽到。
這倒不是葉向高的人緣太差,而是因為——內閣裏壓根只有他一個人。
萬曆三十五年時,葉向高還是四位閣臣中敬陪末座的那一個。然而沒過多長時間,首輔朱賡和排行第三的于慎行便先後因病去世;次輔李廷機甫一接任便差點被百官的口水淹死,一氣之下棄官不做,跑回老家福建轉型當了“宅男”;於是,排名老四的葉向高便這樣稀裏糊塗地當上了大明首輔。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慢慢就好了”,葉向高這樣想着,在桌前坐下,開始處理堆積成山的公務。
事實證明,葉向高還是太天真——在此後的整整七年中,葉向高一直是內閣中的一顆獨苗,“獨相”之名,皆出於此。
要命的是,雖然內閣只有他一個人,但工作還是要乾的。然而,此時的萬曆皇帝對上朝理政沒有半點興趣,不但他不幹活,就連朝廷中的官員也沒剩下多少,葉向高想找個幫手都難。
找來找去,這個時候還能幫上點忙的只剩下了一個特殊人羣——宦官。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對於想做事的葉向高而言,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皇帝罷工我管不了,那最起碼得找個替皇帝簽字蓋章的人吧?
然而,正是這一決定,讓葉向高在之後的首輔生涯中備受攻訐,甚至有人將其與正德年間依附劉瑾的大臣焦芳相提並論:“(葉向高)當以焦芳同傳矣!”(《東林列傳》)
然而,葉向高真的曾經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一、亦敵亦友
眾所周知,明代朝政中的一大頑疾便是宦官專政。作為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雖然身份低微,但能量奇大,明代歷朝名臣如楊士奇、李東陽、楊廷和都曾或多或少吃過宦官的虧。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同理,在明朝,一個首輔若是想做成點事情,就免不了要與宦官虛與委蛇,至少在面子上要過的去。否則,這些人一旦扔雙“小鞋”過來,首輔們也不一定吃得消。
從這點來看,葉向高還是幸運的:因為張居正的原因,萬曆對大臣和宦官專權的問題相當在意。萬曆在位期間,僅有的幾位權宦如馮保、張誠等人,他們的活動時間都集中在萬曆當政的前期,且在較短時間內便紛紛被查辦,使得宦官的權利和對朝政的影響相對較低。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葉向高上台時,執掌司禮監的宦官叫做常雲。這個人能力相當一般,往壞處説,就是庸庸碌碌;往好處説,就是沒什麼野心。因為這一點,葉向高和他配合得還算不錯,當葉向高為朝政煩憂時,這位太監還對他頗為理解:“好時節受用宰相,都被別人做去,公卻來此受苦。”(《明季史料集珍》)
然而,對於其他的惡宦,葉向高就沒有這麼客氣了。
從萬曆二十四年起,萬曆皇帝就派出了大批太監分駐各地,號稱“礦監税使”,專門監督税收,為其大肆斂財: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這些人在地方橫徵暴斂,民憤極大,葉向高在入閣之前,就曾多次上書,請求撤回全部礦監税使,只不過都被萬曆皇帝當做了耳邊風。
當上首輔之後,葉向高清楚的認識到,這些人作為皇帝的“斂財童子”,想要全部召回是不可能的。因此,他轉換了方針——税可以收,但要是做得太過分,那可就對不起了!
第一個成為葉向高目標的,是遼東税監高淮。
萬曆朝後期,女真勢力逐漸興起,遼東已成為屏護明朝北境最重要的屏障,這一地區的安定與否,直接關係着整個明朝的安全。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然而,高淮倚仗萬曆皇帝的信任,又與當時的鎮守遼東的李成梁家族勾結,不僅大肆搜刮民財,還剋扣士兵糧餉,成功地把遼東地區攪成了一鍋粥。
就在葉向高當上首輔的這一年,高淮在遼東鬧出了大事:由於這傢伙搜刮的太過分,遼東軍民羣情激憤,甚至有人號稱要生吞了他。高淮見勢不妙,居然在沒有稟告朝廷的情況下,扔下遼東的爛攤子,跑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後,高淮裝作沒事人一般,在呈給萬曆皇帝的上書中將自己的罪過推得一乾二淨,以為這樣就能逃脱罪責。
然而,就在這時,葉向高出手了——
他與薊遼總督蹇達聯合,將高淮在遼東的所做所為全部抖落了出來,嚴詞要求萬曆皇帝對其加以處置。在確鑿的證據面前,萬曆皇帝終於點了頭,不僅將高淮交由司禮監議罪處置,還免去了遼東百姓積欠的税銀。
在高淮之後,葉向高又先後處置了福建税監高寀、顯陵守備宦官杜茂、御馬監宦官李成等一批在各地作惡多端的宦官,還多次營救被礦監税使誣告下獄的各地官員,在萬曆末年的時局當中起到了重要的穩定作用。
二、忍辱負重
天啓元年,明熹宗即位之後,將已經致仕七年的葉向高又召了回來,內閣首輔。
這一次,葉向高不再是“獨相”了。在他身邊,有着韓爌、劉一燝等名臣,明熹宗也對他信任有加,按理説,葉向高“受苦”的日子終於到頭了。
但是,葉向高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他的面前,正站着一個無比強大的敵人——魏忠賢。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這時,魏忠賢已經逐步掃平了內廷當中的反對者,開始與朝臣們展開了試探性的衝突。但此時,朝中勢力最大的“東林集團”始終抱持着“正邪不兩立”的態度,與魏忠賢鬧得水火不容。
在這種激烈的衝突中,葉向高卻保持了難得的清醒。他意識到,魏忠賢有皇帝這個後盾,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是不可戰勝的。
但是,如若對魏忠賢放任不管,一旦其坐大,又會導致朝政大亂。因此,將籠絡與制約並用,就成為了葉向高對付魏忠賢的唯一手段。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之後的一段時間內,葉向高一面通過好言好語拉攏、安撫魏忠賢,並在無關政務的小事上給予支持;一面嚴防魏忠賢干預朝政,當魏忠賢意圖對朝臣不利時,葉向高則堅守立場,“輒執爭甚至拂衣欲去”,遏制魏忠賢的進一步得勢。
應當説,葉向高的這種做法,雖然不能在根本上改變魏忠賢當權的局面,但對於朝中勢力的平衡以及朝政的正常運行來説,的確是大有裨益。
然而,可惜的是,朝廷中搭台唱戲的只有一個葉向高,而拆台子的人卻數不勝數——
天啓四年,東林黨的核心之一、吏部尚書趙南星與文士汪文言過從甚密,當時許多大臣要見趙南星,都要經過汪文言引薦,惹得朝臣們多有不滿。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魏忠賢敏鋭的抓住了這一機會,發動同黨將汪文言下獄,並意圖以此將東林黨骨幹一網打盡。
這時,葉向高及時出手,在給明熹宗的上書中,將責任攬在了自己頭上,制止了魏忠賢的“株連”行為。
由於葉向高的影響力太大,魏忠賢迫於形勢,一度釋放了汪文言。然而,出獄後的汪文言依然與東林黨人多有來往,葉向高料到魏忠賢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反覆勸説東林黨人,讓他們將汪文言趕出京城、避開風頭,但卻被這些人視為“軟弱”、“妥協”,甚至大肆對其進行攻擊,直斥葉向高為“閹黨”。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面對這些抱持着理想主義的大臣們,葉向高也是極為無奈:“蓋此諸公,雖立身持論皆有可觀......於出處進退存亡得失大關鍵全不慮及。餘倦倦言之而不聽,亢而取悔卒殺其身以敗天下......深可痛也!”(《遽編》)
之後的情勢發展果然與葉向高的預測一樣:魏忠賢再次抓捕了汪文言,自此,東林黨人與“閹黨”之間的衝突趨於白熱化,再也沒有調和的可能。
事情發展至此,即使葉向高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在其中調和周旋了。就在這一年,深感精疲力盡的葉向高告老還鄉,自此,大明的朝政徹底陷入了黑暗之中。
參考文獻:《明史》
《明通鑑》
《明季史料集珍》
《東林列傳》
《遽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4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明首輔葉向高真的曾依附於宦官之下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