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追尋先烈足跡】環球漫評|斷了的橋,斷不了的歷史!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發源於長白山南麓,流經吉、遼兩省。全長795公里,流經丹東210公里,向南注入黃海。橫跨鴨綠江的有兩座鐵橋,一座是“中朝友誼橋”,另一座便是鴨綠江斷橋(原鴨綠江大橋)。七十年前,保家衞國的志願者就是通過鴨綠江大橋“雄赳赳、氣昂昂”地奔赴朝鮮戰場。鐵橋無言,但彷彿是一位屹立江中的不朽老人,見證並陳述着抗美援朝的硝煙歲月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業跡。

1905年,日本人首先確定在江上架設大橋,他們於1909年5月在朝鮮新義州一側開始了基礎施工,利用邊施工邊與中國清政府交涉的辦法,威逼中方同意建橋。1910年5月,安東(今丹東)進行施工,次年10月,大橋建成通車,這便是鴨綠江上的第一橋。1937年4月,日本殖民統治者又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第二座鐵路大橋,即現在的“中朝友誼大橋”,與第一橋並稱鴨綠江上的“姐妹橋”。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內戰,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並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口號發出,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由於大橋在援朝戰爭中的戰略地位,美方便千方百計對其進行破壞。

1950年11月8日,美空軍首次派出百餘架轟炸機,對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一側鋼樑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軍又派出軍用轟炸機34架,再次轟炸大橋,朝方三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直至1951年2月,經過狂轟濫炸的大橋最終被炸燬,成為廢橋,中方所剩4孔殘橋保留至今,被人們稱為“鴨綠江斷橋”。

七十年過去了,橋上虎口般大小的炮彈孔仍歷歷在目,被炸斷的橋樑斷面扭曲,鋼鐵骨架全部變形。斷裂的橋墩默默矗立,彷彿在哭訴美軍當年的無恥暴行,又彷彿在講述七十年前,這裏曾車輪滾滾,戰馬嘶鳴,英雄兒女所向無敵。鋼橋可斷,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意志不可摧,她們帶着青春熱血跨江而戰,那些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在寒夜中的鴨綠江畔,凝聚成鋼鐵般的羣像,將永遠矗立在國人心裏!(實習編輯 史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