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和與所謂的聯合國軍強制干涉,並派軍公然越過三八線,這已經危及到我國主權。為保國家主權,我國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

新中國剛剛成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卻再次遭遇了戰爭。我國青壯年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有很多都還是十七八歲的孩子,就跟隨軍隊踏上了戰場。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這些青壯年,不管到哪裏,都是十分重要的勞動資源。有戰爭,自然就會有俘虜。據統計,在抗美援朝時,我國在戰爭中光是被俘的戰士就達到了2萬多名,他們都是我國的英雄,國家不會放棄他們。

戰爭結束後,為救回這2萬多名志願軍俘虜,我國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畢竟我們手中也有大批美軍俘虜,美國考慮到這一點,並不敢輕舉妄動。在討論會上,雙方就何時放,如何放,是否存在附加條件上出現了分歧,美國明顯不想放人,一拖再拖。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最終,美國在世界輿論的壓力下,選擇妥協,釋放被俘的志願軍。可是,被釋放回到大陸的志願軍戰士也只有六千餘人,剩下一萬多人去哪了?

首先,可以排除被殺害的可能,畢竟美國在當時還是比較遵守國際法的,而且美國大兵與我志願軍本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加上我志願軍戰士都是性格淳樸,坦率之人,所以可以排除被殺害的可能。那麼這一萬多人究竟去了哪裏?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據史料記載,當時,美國一直對外強調,自己在戰後對待戰俘的態度一直是自願原則,即俘虜願意回國還是不願意回國全部由自己選擇。可實際上,被俘的志願軍戰士們根本沒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曾有一位志願軍戰士回憶,他們被俘後,美軍會給他們三個選擇,一個是前往日本學習,二是到台灣生活,三是留在戰俘營被關押。不出意外,所有的志願軍戰士全部選擇了第三個選項。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戰爭沒有結束的時候還好,美國大兵不會強制讓志願軍戰士們做出選擇,可當戰爭結束後,兩國開始就戰俘問題討論時,情況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因美國和國民黨在當時有密切來往,因此,有很多國民黨特工接到任務前往美國的戰俘區,鼓動我志願軍戰俘跟隨他們去台灣,不要回大陸。戰士們自然不願意,可一旦拒絕,就會經歷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壓迫。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最終,有一萬多名戰俘被迫前往了台灣,只有六千多名戰俘回到了祖國。相比之下,我國作為禮儀大國,對待美國戰俘是絕對的寬容,從來不會對他們施以處罰,甚至在文化有所差異的情況下,儘量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最終釋放戰俘問題上,我國真正做到了自願原則,美軍戰俘有的選擇回國,有的選擇留在中國生活,我國不僅不會干涉,還會最大程度地幫助他們。在這其中,有一位名叫詹姆斯温納瑞斯的美國士兵留在了中國,不僅拿到了中國綠卡,還被我國安排在了造紙廠工作,可見我國對待戰俘是多麼的寬容。

相比之下,那一萬多名被送往台灣的志願軍戰士,被迫與家人分離,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隔海相望,雖然最終得以回到大陸,但早已物是人非,實在是令人感到唏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7 字。

轉載請註明: 抗美援朝,2萬多名志願軍被俘,為何被釋放回國的僅有6千餘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