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新四軍包括軍部在內,9千多人馬損失殆盡。而同為新四軍的陳毅所部9個團,卻一兵無損。
這是為什麼?
這與陳毅以前的決定有關。
新四軍組建之時,陳毅為新四軍分會副書記和第一支隊司令員。到敵人後方去,放手發動羣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抗日遊擊戰爭,是黨中央的戰略決策。1938年2月,當新四軍在向皖南集結途中,毛澤東就致電項英、陳毅,指出:
“目前最有利於發展地區還在江蘇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着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上之敵作戰,必能建立根據地,擴大四軍基地。”
5月4日,毛澤東又致電項英:“在茅山根據地大體建立起來之後,還應準備分兵—部進入蘇州、鎮江、吳淞三角地區去,再分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在一定條件下,平原也是能開展游擊戰爭的。”
毛澤東已有如此明白指示,新四軍東進北上,是理所當然的事,遵令照辦就可以了。但是,擺在新四軍前卻有不少的困難和不利條件,如敵眾我寡、國民黨的限制、平原水網作戰困難、難以隱蔽,等等,均不利於我。項英因此不願行動。
但是,陳毅卻很有戰略眼光。他認為,雖然東進困難不少,但是日軍正一意西進,後方必然空虛,尚有游擊戰的餘地,新四軍應不顧國民黨限制,深入到敵後方去,擾亂敵人,打擊敵人,變不利為有利,積小勝為大勝,發展壯大自己。
基於這樣的認識,陳毅一到皖南,就決定派一支先遣支隊去蘇南敵後作戰略偵察,為此他把身邊的得力參謀張銍秀、王培臣和副官曹鴻勝等人都調去了先遣支隊,並給他們作動員講話,希望“開闢我軍主力前進的道路”。
4月28日,先遣支隊出發,陳毅長途相送,從歙縣的巖寺一直送過太平、青陽,直到南陵。張銍秀後來説:“陳司令的這種殷切之情,反映了他對東進蘇南的決心和雄心。”
十多天後,5月12日,陳毅即率第一支隊離開太平縣,從皖南向蘇南挺進,着手創建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遊擊根據地。次年5月,他又派第6團繼續向東發展。項英怕第6團勢單力孤,被日軍吃掉;且越出國民黨劃定的地區破壞統一戰線,堅決反對。但是,陳毅反覆衡量後,以大無畏的氣概,不顧國民黨的限制,不顧項英的阻撓,下令第6團東進澄錫虞地區。
為應付國民黨干預,他也用了一點策略,讓第6團改稱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二路,讓團領導葉飛等都改了名字,還在茅山地區新組建了一個第6團。
在大力經營蘇南的同時,陳毅又謀劃向蘇北發展。
10月,他到長江邊觀察,部署新四軍挺進縱隊拿下揚中。1939年5月,他到已佔據長江北岸的挺進縱隊視察,根據蘇北的敵友我關係,確定“擊敵、聯李、孤韓”的方針,派第4團團部和第2營去江北。由此,4團成為陳毅所部最早北渡的新四軍蘇皖支隊。隨後,陳毅親率一支隊主力向北發展,先後建立新四軍江南指揮部、蘇北指揮部。
由於陳毅率部進入蘇北,力量獲得了極大發展。起初,他只有三個團,很快發展為三個縱隊九個團,此外,他還指揮着聯抗、祟啓海常備旅、南通保安旅等地方武裝。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皖南事變。由於項英優柔寡斷而滯留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及六個團損失殆盡。而由陳毅率領蘇北新四軍一兵無損。張銍秀將軍後來談及此事,感嘆地説:
“陳老總與項英兩相比較,正確與失誤是顯而易見的。要説打仗的本領,陳老總組織指揮新四軍東進北上的大手筆,比之於打一兩個勝仗,要高明得多,意義重大得多。”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