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育孩子最好懂點心理學,聽九三專家講方法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青 通訊員 崔麗娟

  因為害怕家長、老師批評,孩子就離家出走;因為考試作弊被發現,學生就做出極端行為;因為缺少嚴加管教,熊孩子就高空拋物……其實,這些負面行為的產生都是因為家長、老師不注重孩子的心理造成的。

  張煒,九三學社社員、石家莊市第八醫院心理治療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衞生首席醫師

  心理彈性

  別把成績當衡量孩子的標尺

  連日來,某大學一名大二學生作弊被抓後墜亡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有人説老師沒有做好心理輔導,有人説學生有錯在先,沒有抵抗壓力的能力。“孩子的心理彈性是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受到同樣的刺激,心理彈性好的人可能消沉一段時間,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生活,但心理彈性不好的人可能就會被壓垮了。”九三學社社員、石家莊市精神衞生中心心理治療中心主任、青少年心理衞生首席醫師張煒説,其實,培養孩子的心理彈性、抗逆力需要從出生後就開始。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依戀”,也就是説,家長要從孩子一出生就跟他有互動,關注孩子的需求,比如理解孩子哭的意思是餓了,還是哪裏不舒服了,然後趕緊滿足他、與他多些互動,這樣孩子就會建立一個“安全性的依戀”,他們才會把父母當做一個“安全基地”。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彈性也會更好一些。

  而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老師不能僅把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主要量尺,如果無限放大學業成績,會使孩子很難建立真正的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健康素養水平無法得到提升。

  因為一旦學業上出現失敗,孩子們就容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苛責、同學們的嘲笑,從而使他們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產生挫敗感和自卑心理,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重度抑鬱情緒甚至悲慘的自殺事件。

  其次,老師、家長不要經常把不同孩子進行比較,應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循循善誘,多關注孩子遇到的困難,助其不斷成長。

  此外,學校則應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和權益,以降低對心理問題的污名化水平,還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的管理理念和教學活動之中,通過定期開設心理相關科普講座和小組活動,釋放壓力,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

  責任感

  最有效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

  近日,一個7歲男孩將一瓶墨水從高樓上潑下,媽媽立刻帶着孩子挨家挨户道歉,和孩子一起手洗染色衣物;爸爸還請了專業人員清洗樓外牆,讓孩子陪在太陽底下。

  熊孩子高空拋物的事件屢見不鮮,但家長應對的方法卻相差很大,有的家長替孩子隱瞞,逃避責罰;有的家長不但不把高空拋物當回事,而且振振有詞“護贖”;還有家長會帶孩子挨家挨户道歉,用行動責罰孩子,讓他謹記這一教訓。

  其實,熊孩子肆無忌憚的破壞性行為背後,究其根源是責任感的匱乏、規則意識的淡漠。然而熊孩子不是生來就沒規矩,反映的正是父母責任教育的欠缺。因為如果家長總是為孩子的不良行為和錯誤“買單”,甚至包庇、祖護、幫孩子逃避責任,勢必會養出是非觀念模糊、行為缺乏界限的熊孩子。這樣的孩子除了在外“惹是生非”,在個人成長方面也有缺陷,比如不懂得自我負責、內在軟弱、喜歡推卸責任等等,而且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巨嬰”。

  “一個成熟、獨立的個體一定具備兩種人格特質,一是善於傾聽,二是具有責任意識。其中,家長必須重視教育孩子自我負責、敢於承擔責任”,張煒説,“而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家長首先要言傳身教,這是最有效的教育。就像新聞裏的那對父母,帶着孩子誠懇地低頭道歉,並讓孩子用行動彌補過錯、做出賠償。讓孩子明白自己犯的錯,自己必須要主動承擔後果。”

  其次,家長要學會信任孩子,當孩子有能力了就要去放手讓他們做他們該做的事,給孩子自主權,學會自我負責。

  張煒談到,培養孩子責任感除了對自己的錯誤負責,也要對個人的成長負責。“當然,給孩子自主權不是撒手不管,也不是給無限制自由。在安全性問題、原則問題上,還要給孩子明確的界限,儘量多讓孩子自己選擇、決定事情。比如學習上的計劃安排、興趣愛好的選擇等等。”

  安全感

  批評不要侵略性,時長要控制

  近日,浙江兩名小學生在上學途中失聯了,經過3個多小時的緊急尋找,終於在12公里外找到了她們。而她們“離家出走”的原因竟是遲到了幾分鐘,怕被大人批評。

  “孩子撒謊、離家出走,其實,都是因為他們對於家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不足。”張煒説。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會保護他們不受到任何傷害,但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孩子的對立方。

  “比如,孩子在學校受到老師批評了,他可能會很委屈,但是,給家長説了這件事,家長會告訴孩子‘老師都是為了你好’,雖然家長説的不錯,但孩子會在此時覺得家長和他不是一夥的,家長是對方的支持者,那麼,孩子就會感覺很孤單。”張煒解釋。

  還有一些家長會加入到批評的隊伍,對孩子各種貶低,這時,孩子的自尊就會受挫。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對家長不信任、對家庭沒有安全感。

  既然會被老師、家長罵,那孩子想當然地就會選擇迴避,所以,就出現了孩子離家出走,或者把不良情緒轉移到身體上,出現頭痛、失眠、胃痛、抑鬱、焦慮等等。

  “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是為了把自己的觀點傳遞給對方,要達到某種效果。因此,批評也要講技巧,首先,老師、家長在批評的時候,要注意語音語調、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不要搞得特別有侵略性,也就是説,不要讓孩子一想到你,就不願意看你,這樣的話就達不到一個好的批評效果。”張煒建議。

  其次,批評的內容要簡短。很多家長批評起孩子就不管不顧,一説説半個小時,孩子不僅聽不下去,也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因此,“家長在批評的時候要適當控制,並且要觀察孩子有沒有聽進去,他聽到的是什麼,他有沒有作出反饋等等。”

  責編: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