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5年,秦將蒙恬率領三十萬軍隊進攻匈奴。不久之後,秦軍佔據了河套、陽山等地,並將匈奴驅逐至北地。到了漢朝的時候,漢朝廷不敢與匈奴正面對戰,只能採用和親這一政策。
那麼,為什麼秦朝能夠輕易戰勝匈奴而漢朝卻不能呢?綜合各方面因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社會環境不同。秦朝時期,匈奴東邊有強大的東胡,西邊有兇猛強悍的月氏,因而,匈奴的實力十分有限。當受到秦朝攻擊後,匈奴自知不能與之抗衡,便逃亡到了北邊。十幾年後,秦將蒙恬去世,秦朝覆滅。一時之間,各地諸侯紛紛起兵征討。於是,趁此機會,匈奴偷偷的又回到了河套地區。
然而,到了漢朝時期,經過長期的戰爭,國家力量已經非常不堪了,百廢待興。但是,此時的匈奴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早已變得非常強大。由此可見,秦朝是以國家之強盛對戰弱小的匈奴,漢朝則是以國家之衰弱對戰強大的匈奴,所以,漢朝自然打不過匈奴了。
二、兵力差距。在秦朝時期,士兵們經過上百年的戰爭,不僅軍事力量強大,而且,作戰經驗豐富。除此之外,秦朝還有許多優秀將領。因此,當時的秦軍軍事實力應該處於古代軍隊的實力巔峯。但是,此時的匈奴才剛剛出現不久,士兵們極少經歷戰爭。所以,在如此實力的差距之下匈奴自然大敗了。
到了漢朝時期,國家軍隊不再由強兵組成,而是由農民組成。因此,軍隊素質低下,戰鬥力十分羸弱。而此時,匈奴的內部則誕生了一位名將——冒頓。他率領匈奴大軍消滅了東邊的東胡,趕走了西邊的月氏,使得匈奴再無生存危機了。之後,冒頓更是統一了北邊少數民族,組成了三十萬大軍。
自此,其實力達到了匈奴軍事的巔峯,所以,面對實力如此強勁的匈奴,漢朝自然難以抵抗了。
三、經濟問題。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秦朝後,社會算是安定了下來,經濟發展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此時的匈奴仍處於原始狀態下以牧為生。因此,在雙方對戰之時,秦軍有了充足的糧草和後備軍隊,而匈奴卻是一無所有,自然大敗於秦軍。
到了漢朝時期,經過幾十年的混戰,各行各業都處於凋零狀態,國家經濟更是瀕臨崩潰。據記載,劉邦當上皇帝后,天子出行只能乘四匹毛色不同的馬兒,士、大夫等人只能乘坐牛車。而這時,匈奴不僅統一了東、西兩勢力,連經濟都有了快速的發展。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漢朝自然打不過匈奴了。
四、武器上的精進。在戰國時期,秦國的武器是最為先進的。其中,弩被秦軍視為秘密武器,這裏我們可以簡單的介紹一下,它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其最核心結構——弩機。
弩弓的前後方各放置着一個軸銷,即前軸與後軸。在弩機的下方,有一個小匣子,名為機匣。機匣下安置了一個扳機,當需要射出箭矢時,只需要將扳機往後板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是兩個尖頭搖桿,它們位於扳機的上方,以前軸為中心點轉動。
第三部分類似於西方武器中的弦枕,它位於整個弩弓的最上方,與搖桿合為一體。當箭矢準備發出時,弦枕利用它的中心平片把弓弦張開的力量壓在搖桿上。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壓縮空氣,還增加了箭矢的力量。當扣下扳機後,搖桿立刻釋放壓力射出箭矢,這時,弩的齒牙向下收縮,弦枕呈現出下落趨勢。
根據測量計算,弩的射程大概在三百米左右,殺傷力在一百五十米左右。在過去,任何一種弓都無法與弩相提並論。根據史書的記載,有一次,齊國與魏國在馬陵對戰,齊軍軍師孫臏偷偷的藏了一萬弓弩手於馬陵的兩側。當魏軍進入馬陵後,齊軍立刻射箭。就這樣,齊軍不費吹灰之力滅了魏軍。
可見,古代戰場上若是密集使用弓弩,其威力將呈幾何式的增長。因此,面對兵力、經濟和軍事武器都如此強勁的秦朝,匈奴怎麼可能會有獲勝的機會?
到了漢朝時期,士兵們所使用的武器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仍然以三類兵器為主:
第一類是刀。
要注意,這裏的刀主要指經過不斷打磨鍛造而成的鐵刀或者鋼刀。
第二類是弓和弩。
這是與匈奴對戰的主要兵器,雖然,它們威力十分強大,但是,匈奴經過多年的對戰,已經想出了應對之策,所以,匈奴對它們的忌憚有所下降。
第三類是常見的戈、矛和戟。
戈算是上古兵器中的一種,由於比較古老,漢軍在戰爭中很少用它。矛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是漢朝戰爭中常用的兵器。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西漢出現鋼鐵戟,為漢代步兵和騎兵必備格鬥兵器。
綜上所述,漢朝對抗匈奴之所以很難戰勝,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但是,不管怎樣漢朝都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一個輝煌朝代。即使在剛開始的時候,漢朝沒能抵抗住匈奴,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軍隊卻給了匈奴以沉重的打擊,使其逐漸走向了衰敗。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不管是少數民族還是其它朝代,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最終它們都會走向統一成為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史記·匈奴列傳》、《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資治通鑑·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