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聊起2020年9月入校的一年級學生,上海市七寶外國語小學校長何學鋒用“比較特殊”來形容:

● 一來,因為新冠疫情,這批學生幼兒園大班的第二學期都在家裏,相關幼小銜接的經歷經驗有所缺失;

● 二來,2020年上海義務教育階段招生政策明確民辦學校“超額隨機錄取”,學校不得提前舉行任何測試或面談。

“隨機錄取”入校的一年級新生“幼小銜接缺失”疊加“生源差異加大”,何學鋒坦言“挑戰較大”。

為了迎接“搖號一代”,七寶外國語小學提前做了許多準備,無論是師資配備、教學方式還是評價體系,都較以往有了調整和改變。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校長何學鋒認為:

在“生源差異加大”的新常態下,學校不會降低教育教學標準,並將通過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評價體系的整體迭代優化,通過更深入地關心和研究每一位學生,來助力每一位學生健康、卓越成長。

“一減一加”:

確保學生跟得上、學得會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不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覺得學習是很痛苦的事!而要讓孩子們在進入小學的起始階段,就能逐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校園的温暖,感受到一種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快樂!”何學鋒説。

面對生源差異加大、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七寶外國語小學堅持不降低教育教學標準,在教學容量與輔導方式上進行了“一減一加”的調整。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減”,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放慢節奏、減緩坡度,幫助每一位學生體驗成功,收穫自信。

例如:語文學科的拓展閲讀就由原先的統一要求調整為精讀一本、略讀3~4本、推薦閲讀3~4本。一年級語文老師胡中慧説:“雖然閲讀數量減少了,但要求並未降低。對於精讀書目,我們會指導學生制訂閲讀計劃、掌握閲讀方法,讀完後還要舉辦一個分享會。”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加”,指的是給學生“學會”加了一種保證措施。

比如,學校專門為一年級學生推出的微課視頻——任課老師會對課堂重點難點進行梳理,錄製成7—8分鐘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的短視頻,然後發到班級家長羣中供有需求的學生複習使用。

“有了微課視頻,幫助孩子複習鞏固方便多了!”一年級小周同學的爸爸説,當孩子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時,就通過視頻來温習課堂重點,許多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據介紹,目前學校已為一年級學生錄製了100多個微課視頻,形成了重要的教學資源,也為學校“堅守學生立場,提升教學品質”方面的研究積累了寶貴經驗。

“五育並舉”:

評價關注全過程、各方面

不光教學方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變了。

上學期末,每個一年級學生都收到一份精美的《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報告中體現學業成果的不僅僅是“優秀”“良好”“合格”等表述,還有標註着“快樂愛表達”“數字規範寫”等語句的徽章,來展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情況。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各學科的評價維度也很具體,比如“數學”是圍繞“計算”“概念”“應用”“拓展”等維度進行評價,“體育與健身”則圍繞“30秒跳短繩”“30米跑”“兒童韻律操”“圍棋”“模仿動物爬行”等維度進行評價。從中,學生和家長都能清楚瞭解該學科的評價重點。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除了基礎課程學習報告外,報告還圍繞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五方面發展中參與活動、獲得榮譽、習得技能等內容,用曲線圖的形式,反映了學生在“五育”發展上的成長趨勢。

這份報告,脱胎於七寶外國語小學專門為2020級一年級新生開發的“五育並舉”過程性綜合評價體系。

這套評價體系最大的特點,是全面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表現——德育表現主要來源於學生德育課程的參與情況及日常行為表現;智育表現包括學業成果、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等;體育美育反映學生體育素養藝術素養;勞育體現學生參與情況及實踐水平。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在“五育並舉”評價體系中,各類評價指標是以徽章的形式呈現的。以語文學科為例,圍繞“課堂表現”這一評價維度就有19種徽章,既包括“全神貫注”“默契合作”等正面評價,也有提示不足的評價章,評價指標全面又具體。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據學校常務副校長王曉燕介紹,針對“搖號一代”的實際情況,學校在制訂評價體系時,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過程性的學習行為表現,比如在數學學科中,反映“學習興趣”的指標有“積極學運算”“主動識圖形”等,反映“學習習慣”的指標則有“數字規範寫”“學具規範用”等。“我們認為,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對於學生未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在評價體系中就要予以強化。”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評價體系還有即時性的特點。藉助學校與第三方合作開發的APP,教師在下課時就可通過APP為學生髮徽章,對其課堂表現給予評價。

與此同時,家長能第一時間在APP上看到這些評價,並進行反饋,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配合學校,助力孩子成長。“隨着這些過程性評價不斷積累,我們就能逐步形成每個學生的‘五育發展圖譜’,從而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依據。”王曉燕説。

“一個都不能少”:

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在校長何學鋒看來,七外的老師要從過去的擅長教“好學生”,轉變為如今的“教好”每一位“搖號”學生,挑戰可謂不小。在助力學生主動、健康、卓越成長的過程中,七外推出了四個“一個都不能少”:一個老師都不能少,一個班級都不能少,一個學生都不能少,一個家庭都不能少。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決定了未來的學業成績和發展潛力。要改變學生,首先要改變老師,確保一個老師都不能少。2020年3月起,學校就開始物色並持續培訓一年級的任課老師,重點抓好語數英三個學科組長和學生工作組組長,確保每一位老師擁有迎接新學生新挑戰的勇氣和能力。

“我們把希望學生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規範,設置成一個個‘過關賽’,每個班級都要參賽。表現突出的班級可以得到一面流動紅旗,沒有過關的班級則要加緊練習,爭取下次能過關,一個班級都不能少。”副校長熊梅説。

在學校制訂的行規養成專題過關安排中,每兩週都有四場“過關賽”,比如第8、9周的比賽內容為“坐姿需端正”“校園問候禮”“一起傳作業”和“擺放有規則”,第14、15周的比賽內容為“兩操加油學”“校園問候禮”“校服有規範”和“操場兩步法”,有些比賽內容會循環出現。

每項比賽都有具體的“教育觀測點”,由相關老師根據實際觀測情況給予打分。“排兩路,小跑步進場不講話;活動後,跑跳步歸位快靜齊”“雙手交叉左手在上,小腳放平抬頭挺胸,眼耳到位學會靜心”……一個個“教育觀測點”好比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有助於學生將它們牢牢記在心裏。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通過每天實踐、教師提醒、家中練習,學生們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現在,孩子每天早上都能自覺起牀,放學回家後,不用我們催促,自己主動坐到書桌前複習鞏固當天的學習內容或者完成口頭打卡作業,每完成一科,就相應劃掉一項,很有條理。”小黃同學的媽媽高興地説。

“小學一年級階段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習慣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以後,成績的提升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熊梅説。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為幫助一年級學生更快適應小學生活,確保“一個學生都不能少”,七外推出了“每生一長”活動,讓一年級學生與四年級學長結成對子,在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在一(3)班侯同學眼裏,這些學長既是嚴格的小老師,也是知心的哥哥姐姐和温暖的朋友,能幫助自己解決許多困難。“我自己最頭疼的毛病就是粗心,經常讀錯字、看錯題甚至漏題,我的學長小姐姐就教我讀書時要‘左按右點’,做到心眼口合一,做題時可用尺子做遮擋,避免看錯行。我已經按照小姐姐的建議在做了,爭取早日改掉粗心的毛病。”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此外,七外還開設了家長學校,與家長密切溝通學生的狀況和近期的重點等,確保“一個家庭都不能少”。家長學校既有面上情況的反饋,也會就個別學生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還有各類專題論壇,形成學校、學生、家長的多方合力。

記者:茅傑 範仲毅 方雨斌 宿銘珊

部分攝影:徐愷凱

編輯:宿銘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06 字。

轉載請註明: “搖號”後生源差異加大,看七外如何實現從教“好學生”到“教好”學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