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2月14日,教育部舉行新聞通氣會,介紹深入推進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有關情況。封面新聞從會上獲悉,由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147所,建設學科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佈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
教育部新聞通氣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粟裕攝影
《若干意見》明確,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要胸懷“兩個大局”,心繫“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雙一流”高質量建設,在解決中國問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創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新模式。
據介紹,新一輪建設重點是強化建設高校主體責任和責任落實,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注重權責匹配、放管相濟,積極營造專心育人、潛心治學的體制機制環境。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牢固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完善強化教師教書育人職責的機制,發揮“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培養急需高層次人才、基礎研究人才中的主力軍作用,培養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復合型工科人才,積極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若干意見》強調,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優化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佈局,率先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夯實基礎學科建設,加強應用學科與行業產業、區域發展的對接聯動,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堅持引育並舉匯聚優秀人才,完善創新團隊建設機制,穩定支持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養。
深化科教融合,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峯計劃”,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聯合科研,加強重大科研平台協同對接,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探索與世界高水平大學雙向交流的留學支持新機制,提升人才培養國際競爭力,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主動承擔涉及人類生存發展共性問題的教育發展和科研攻關任務。
此外,優化管理評價機制,完善建設成效評價體系,探索分類評價與國際同行評議,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反映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的多元多維成效評價體系,優化以需求為導向、以質量為條件的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建設高校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