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四行倉庫保衞戰對抗戰的影響》《孫中山先生的滬上足跡》《思南公館那些事——探究思南公館背後的歷史變遷》……11月6日,為慶祝新中國成立 71 週年,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上海市大同中學舉辦了“深入學習‘四史‘ 堅守初心使命”主題研學活動。全校高一高二年級700多名師生兵分7路,沿着不同主題的路線,帶着各自的課題,踏上了探尋上海的紅色歷史之旅。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中午12點,上海市大同中學高二7班的成菓和班級同學一起乘坐大巴前往四行倉庫。一下午的時間,他們沿着四行倉庫-楊浦濱江漁人碼頭的路線,去探訪一場曾發生在上海的慘烈戰鬥。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四行倉庫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四行倉庫保衞戰就發生在這裏。商量後,成菓他們小組決定將課題確定為《四行倉庫保衞戰對抗戰的影響》,小組成員將通過攝影、文字、問卷等形式,瞭解四行倉庫保衞戰在歷史上的影響,完成自己的課題報告。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一下車,成菓和小夥伴就忙碌了起來。成菓當天的任務是寫參觀感受,因此她看得特別仔細。在四行倉庫內,處處留存着歷史的痕跡。長68米,高30米的四行倉庫西牆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彈孔。名牌牆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參加四行倉庫保衞戰的“八百壯士”的姓名。暑假裏剛看過電影《八佰》的她,腦海裏電影場景和場館內的佈景相互交織,一下子就感覺歷史“活”了起來。當看到戰士們拼死抵抗的場景時,她瞬間就淚目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自己也回到了那個戰爭年代。”她説,“想到如今的生活,就覺得生在這個時代非常幸運,想好好學習去報效祖國,不辜負他們的付出。”

與此同時,高一2班的李子欣正在新天地,沿着復興中路,穿越里弄街區,在衡復歷史風貌區裏尋找掩藏在居民區裏的歷史痕跡。在西成裏沿街鋪面間,《新少年報》和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發佈命令地點都曾在這裏。“近代報刊在上海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報刊是當時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嚮導介紹説,“《新少年報》社曾經就在自忠路355號,它推動了少先隊的創建。”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我就住在這附近,幾乎每天都會從這裏經過,但很少能留意到這些歷史。”李子欣説,“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在感受海派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們對上海的紅色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在此次參觀之後,她將和其他3個同學一起,去探尋《新少年報》的辦報始末,瞭解思南公館的故事。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雖然7條線路是學校設計的,但我們希望‘四史’學習做到班班有方案,人人有課題。“上海市大同中學學生髮展中心主任傅桂花老師介紹説,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四史”,學習“四史”,學校特別設計研學手冊。在研學手冊中,不僅記錄了線路相關的歷史小知識,還結合路線給學生提供了多個研學課題,每個學生可以自由組隊,完成自選課題。通過研學微課題設計,活動探訪,並在活動後形成研學微課題並彙總學習成果的方式,讓“四史”學習更加深入。為了保證學生高質量完成課題,活動中班主任和導師也會全程參與指導。傅桂花説:“在上海有很多‘四史’學習資源,這些資源都可以成為學生課堂裏的課題,通過研學活動,我們希望學生不僅能感受上海的紅色歷史,也能將這些體驗延伸到課堂,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圖片由學校提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7 字。

轉載請註明: 探訪紅色景點 帶着課題學“四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