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曹劌論戰當中,齊國真的是因為士氣不振才輸的嗎?
在中國的歷史之上流傳了非常多英雄豪傑的英勇事蹟。即使是非常現代化的今天,對於古人所經歷的一切都深深着迷。那我們今天就帶領着大家一起去探索歷史之中的小秘密吧。眾所周知,在春秋時期歷史上發生了一場齊國與戰國之間的戰爭,史稱長勺之戰,這對於兩國來説,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在本次戰爭當中更是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戰爭規律:一鼓作氣,但是通過研讀歷史,我們不禁產生這樣的疑問,在戰亂紛紛的年代,為何只有曹劌一個人知道一鼓作氣的道理,齊國的戰士真的是因為氣勢弱而輸掉的戰爭嗎?
想要解開這個謎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當時戰士們的作戰方式。在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戰鬥力基本相當,軍隊的基本編程是乘,一乘包括一輛戰車三名戰士,還有所屬步兵方陣,這是當時軍隊的一個基本的佈局。按照曹劌書中所説:"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在後人的理解當中,齊軍在戰鼓聲中一共完成了三次衝鋒和三次撤退,在衝鋒和撤退的行動當中,士兵們的士氣都被消耗殆盡,而魯軍的士氣十分高漲,一鼓作氣就將齊軍打敗了。按照這個邏輯,齊軍在完成每次衝鋒之後都需要集體調頭進行車隊,但是這個行為很容易會使軍隊的戰鬥隊形發生混亂。
並且按照常規來説,魯軍也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齊軍調頭,他們肯定會趁着騎軍轉身的時候全面進行阻擊,這樣的話,齊軍的軍隊隊形將會被徹底的打亂。並且古代戰車作戰時採用的是錯穀格鬥的方式,比如説只有在兩方的戰車相交時,戰車上的士兵才能夠彼此刺擊。而如果兩方的戰車交戰的話,必須要有一方軍隊衝進另一方軍隊的陣營。在這種狀態之下,齊軍根本就沒有必要從戰鬥中退出。為此我們需要弄清楚齊人三鼓的真實意義。
在第一次擊鼓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有節奏的隨着鼓聲穩步前進,等到主帥發出停止前進的信號時,軍官們就會將旗幟放倒,士兵們稍作休息,在觀察敵情之後,主帥再次下令擊鼓前進,這也是第二次擊鼓了,全軍聽到鼓聲之後繼續朝敵人的方向前進,但速度會比第一次加快許多,當全軍進行到接近雙方弓箭的射程內時,主帥就會再次下令停止,這時軍隊開始做最後衝鋒的準備了,當主帥第三次擊鼓時,軍隊便開始向前衝鋒,戰車也飛馳了起來,士兵們就跟在後面跑步前進,在非常急促的戰鼓助威之下,戰士們一面向敵軍射箭,一面又衝向敵軍,雙方便以戈,戟等兵器展開肉搏戰。
在齊魯兩國都完成了列隊之後。魯莊公根據以往的作戰慣例,下令擊鼓前進,但是曹劌卻阻止了他,而他們的對手齊軍則按照了以往的慣例,向魯軍開始前進。在齊軍前兩次的擊鼓前進中,魯國的士兵始終原地不動。一直等到齊軍開始擊鼓衝鋒,並且快到達魯軍軍前時,曹劌才讓魯軍擊鼓前進,向齊軍發起進攻,經過雙方非常激烈的較量,最終以齊軍大敗結束。
曹劌的這一做法讓原本應該要齊魯兩軍各走一半的路程,全部變成了由齊軍單獨完成,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奇軍刑訊的距離不僅增加了一倍之多,魯軍這邊始終在原地待命,無形之中讓他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保存了充足的實力。當齊軍第三次擊鼓後,發出衝刺的士兵因為前兩次的擊鼓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體能,體力大大下降。用疲憊之師跟養精蓄鋭的軍隊對抗,這不就是彼竭我盈嗎?從這裏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齊國之所以在本次戰爭當中失利,並不是因為齊軍的士氣非常低落,而是因為在經歷了三次擊鼓過後體能的下降。曹劌也成功地運用了物理學原理,幫助瞭如果取得了本場戰爭的勝利,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
中華的歷史真是博大精深,如果只是簡單的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的話,有可能會讓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要弄明白歷史中事情的原委,就必須要查閲大量的文獻資料,找出其中的各種證據,我們才能夠還原歷史,究其真理。好啦,今天的分享到這就結束了。各位看官怎麼看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