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最早雛形出自隋唐時期,特別是唐朝初中期出現的“櫃坊”和“飛錢”,最具銀行的雛形。那麼,這一雛形為什麼會在唐朝時期開始出現呢?
這緣於當時的時代背景:唐朝是中國古代少有的開放型封建王朝。因國家開放、開明的政策,使得唐朝的商業繁榮,對外貿易非常頻繁,貨幣經濟也是異常發達。從而,也使得唐朝的城市化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當時的: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益州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城邦。
這一繁榮景象,甚至,連外國人都羨慕不已。
其中,如都城長安,據考證是世界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其城市面積是日後明清時期京城的一倍多。而其中的市民,不光有中國人還有西域、波斯、朝鮮、日本等好幾十個國家的人民。他們的身份有商人、僧侶、使者,甚至,還有貴族、國王等。
揚州得益於自隋朝就開鑿的大運河,以及近海的地理條件,成為了當時最重要的貿易港口城市。其中,光是阿拉伯商人就有好幾千,並且,世代定居在這裏。揚州更是當時的鹽、鐵、糧食等重要物資的運輸中心,也是手工業中心。如:船舶、銅鏡、帽子等作坊遍佈城內外。
所以,號稱“煙花之地”、“富甲天下”的揚州,可真不是吹的。
因唐朝諸多城市的商貿經濟非常發達,也使得這一時期的絲綢之路達到了鼎盛時期。
眾所周知,城市經濟的繁華,主要得益於商貿業和手工業的發達,而此類行業的發達,離不開錢幣的流通。不像原始農業,在古代,不少偏遠的農耕地區,可以一輩子實行“物物交換”。而城市支柱型產業的發展,則需要用到大量的錢幣,如:絲綢之路這樣的商路通達,也離不開大量錢幣的使用。
當時,唐朝如“開元通寶”這樣的錢幣原材料是金屬銅。
此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在礦物的開採和冶煉上還是比較落後的。所以,當時銅製錢幣的數量難以滿足繁榮的經濟需求。海、陸兩大絲綢之路因橫跨亞、非、歐大陸,無論是因為惡劣天氣還是匪盜等人為因素,帶着大量的銅錢出行,都是極其麻煩和不安全。在這些因素的促使下,櫃坊和飛錢便應運而生了。
櫃坊是給人們存放錢財和貴重物品的地方,類似於現在銀行的存儲業務,而因為城市商貿業的發達,就有借貸的需求,所以,櫃坊當時還有借貸業務:解決生意上的資金週轉,富人向窮人放高利貸等。當時的櫃坊,對客户的保密性,也毫不遜色於如今的銀行。如:當時某人犯了法,其財物需充公,而他的財物放在了櫃坊裏,則必須有官府下發正式文件才能查驗。
飛錢是為了解決當時銅錢大量缺乏而產生的,它出現於唐憲宗時期,是一種紙質的票證,是後來宋朝“交子”的祖宗,如:現在銀行的匯票。而使用輕便的飛錢使得古人的大宗交易變得輕鬆了許多。
説到超市,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現在是老百姓們常去的地方,而在唐朝時期,也有在某些方面類似於現如今超市的商店或市場出現。
當時,唐王朝的統治者從都城的治安、防火、防水、户籍管理等諸多方面考慮,把長安城劃分成一百多個“坊”。這個“坊”有用於老百姓居住的;也有用於人們日常買賣用品的地方,類似於如今的小賣部、雜貨店;還有匯聚國內外各種美食的,讓人下館子的地方。
但是,比較專業化的商品如:木材、馬車及部件、牲畜等,就只能到了政府劃定的商業區,東、西二市去買賣。而東、西二市,又根據商品的種類,劃分出了上百種的“行”,如:絲帛行、米行等,讓人一看名字就知道這裏面販賣什麼。
更為有趣的是,東、西二市裏的各自商品的種類,有不少是一樣的,這就造成了兩市之間的互相競爭,甚至,鬧到兩市公開打擂台的地步。有據記載,某一年兩市比試誰的聲樂好,以五萬錢為賭注,引得全城上萬人來圍觀,甚至,驚動了整個長安城。而這,是不是有點像當今沃爾瑪和家樂福的競爭呢?
現今的一些超市有一個特色,那就是:二十四小時營業制度。
唐初期,也和以往封建王朝一樣,為了便於統治老百姓,實行宵禁制度,即:到了晚上,老百姓得關上門,禁止相互隨意走動。但是,如之前所述,長安是國際化的繁華大都市。隨着城市化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制度怎能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需求,所以,在唐中晚期出現了夜市。
當時,夜市是通宵熱鬧,如《長安志》記載:“盡夜喧呼,燈火不絕。”後來,這樣的夜市,也流行到了南方的不少城市之中,如詩人杜牧的名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是對南京城部分夜市的描述。所以,綜上所述,櫃坊、飛錢、東西二市、夜市等,能在唐朝出現,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經濟的繁榮。
而到了唐朝末期,因為戰亂、中央政府管理能力的不斷下降等原因造成了經濟的衰敗,使得以上提到的這些事物,也走向了敗落,甚至消失。直到下一個封建王朝——宋朝的出現,它們才得以繼承和發展。
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五十四·食貨志》、《資治通鑑·唐紀》、《大唐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