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毛筆字時,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執筆?
請注意,雖然本文的重點是討論寫毛筆字的執筆方法問題,但實際上,這是我們細讀鄧散木《篆刻學》系列文章中的一篇。
從這一篇開始,我們開始讀鄧散木先生《篆刻學》的下編部分。
鄧先生講“篆法”,要注意這裏的“篆法”,跟我們平時所講篆刻技法裏的“篆法”並不是一回事。這裏講的是用毛筆書寫篆書的方法,而平常我們講的“篆法”,絕大部分情況下説的是入印文字的字形美化方法。
還是邊發原文,邊發解析:
印以篆文為主,故學刻印,必先通篆。仁和葉來旬曰:“今人不會篆字,容易談印,白文小印,尚可描補,大即不能,至朱文更出醜矣(《印燈》)”所謂通篆,謂能識篆寫篆,識篆當別為專篇,茲言寫篆:
篆刻的原始素材是篆書文字,所以,學刻印,必須先精通篆書。這裏的仁和葉來旬,指的是浙江仁和人葉爾寬,他的《摹印傳燈》一書,在同治十三年成書。實際上,他的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寫不好篆書,白文小印也同樣刻不好。
在《篆刻學》上編,已有“識篆”部分內容,如果需要,請回看前面文章。
接下來説本篇的重點:執筆。
先説執筆之法
執筆者,用筆之始,不解執筆,即不能運筆。執筆以五指共執為正法。五指共執者,大指擫(讀yè,以手輕按)筆,食指壓筆(亦曰捺筆),中指鈎筆,名指抵筆,小指拒筆。
傳統的執筆之法,依文獻記載的説法很多,具體大概以如圖這些種:
鄧散木先生所介紹的這種執筆方法,是公認的較為正式的執筆方法,就是“撥鐙法”,前面一字是“撥”,不要誤寫成“拔”;後面的“鐙”字,本義是馬鐙,指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這裏與“燈”相通。合起來就是“撥燈”,一個人拿一個撥燈去將燈芯拔開,使燈芯更充分接觸氧氣,讓燈更亮。“撥燈法”從正面看,樣子如圖:
用撥燈的手勢比喻執筆的手勢,很形象,可是為什麼這樣執筆就更合理呢?
原因有二:
其一:因為毛筆的特性。與鋼筆、鉛筆等硬筆不同,要寫好毛筆字,需要用毛筆的各個側面(古人稱“八面”)。所以,正確的執筆法,要使八面鋒都得到運用,使每個側面的墨汁都能用來書寫。
其二:因為漢字的特性。漢字的筆畫,基本表現為自中心向八個方向發展的筆畫,要寫好這些種筆畫,就需要我們用筆很熟練、很方便地寫出這八種方向的筆畫,因此,正確的執筆方法必須適合向這八個方向控筆、發力。
撥燈法執筆,所取乎五指共執者,蓋使筆之四面均便着力也。大指壓其左,右兩翼,中指為前鋒,名指為後隊,四面分佈,而以小指為其後盾。則筆管自然穩定,不到欹側矣。此法名曰撥鐙,唐陸希聲謂傳自二王,且溯源於李斯,南唐李後主稱為秘法者也。
這實際上是在説,這樣執筆,更適合控筆、發力。名指和小指為什麼要兩指共同在一個方向呢,因為這兩指相對中指來説,指力偏弱。如圖:
來看鄧先生所記的撥鐙五字訣:
擫:以大指上節自節以上用力擫住筆管之左方,是為大指之執法;壓:以食指上節,壓定筆管之右方,使與大指齊力執住,是為食指之執法;鈎:以中指尖鈎住筆管之前方,即管之對掌心外面,兼以中節之骨,助食指鈎力,使筆不外倚,是為中指之執法;貼:以名指爪肉之際,用力貼着筆管之後,與鈎力相向,使筆不內倚,是為名指之執法;輔:以小指緊輔名指之後,使掌虛而又不患鈎力之過強。是為小指之執法。
這就是古人所謂的“五指齊力者”。唐代陸希聲的“擫壓鈎抵格”與此略同。此外,鄧先生又提供了一套“八字訣”(我們整理成了圖片):
“撥鐙法”的執筆正視側視,鄧先生都提供了圖片,如圖:
另外,鄧散木先生還補充了拔鐙法的優勢:
凡用撥鐙法者,其掌必覆,其腕必平,筋皆反紐,可以久書不倦。古人作書,皆用撥鐙法,故通篇筆力,後先如一。至大指之擫法,有龍眼鳳眼之分,龍眼者,圓其大指,以指尖擫管,使虎口成圓形。鳳眼者,屈其大指,亦以指尖擫筆,使虎口成新月形。要之,用筆時各因筆之性情,及其時宜,或龍眼,或鳳眼,或急執或緩執,各盡其妙。不可刻舟求劍也。
民間的書法教學,有手握乒乓球的説法,有“指實堂虛”的説法,都不算錯,但決不可死板,要活用,不能生搬硬套。
然後是執筆高度
執筆之高度,亦為習書者必須備具(原文如此)之常識,大抵書五分以內小字,約離筆尖八分。一寸左右。中字,約離筆尖一寸二分。三寸以上大字,約離筆尖二寸一分,皆以英寸計算。而以筆尖至名指尖間之距離為準。
總之,寫小字,拿低一些,寫大字,拿高一些,以便於發力為標準。執筆高低並不代表書寫水平的高下,不要迷信高執筆的執筆方法。
最後再説枕腕與懸腕
懸肘、懸腕、枕腕這些名詞,在書法初學時經常遇到。鄧先生也有講到:
寫小字運轉全藉指力,較之大字,則須藉腕肘之力運使,故有枕腕、懸腕、懸肘之別。枕腕,小字用之,懸腕,中字用之,懸肘,大字用之。
很簡單,寫小字時,用枕腕就要以完成;寫中字,需要懸腕;寫大字,需要懸肘。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為了保證發力和運轉。
1、枕腕
枕腕者,腕肉輕貼案上,以為運筆高低之準繩,倘嫌手腕肉薄,則以左手指平覆墊於右腕之下,此法始於唐代,蓋就幾則勢不寬轉,懸腕又勢易散漫,故作此以平亭之耳。
注意,這裏的“亭”,是“停”的通假。幾,指的是案几,就是小桌子。鄧先生認為在唐代開始使用案几之後,人們才開始使用枕腕,這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之前凌空書寫,是沒有枕腕的需要的。
有人認為枕腕不可取,認為這樣寫出來的字死板,因為手腕、手臂都被限制,不可能發力,實際上,當寫小字時,枕腕指力已經足夠,並且,枕腕並不是枕死,照樣有靈活性。我們見啓功先生寫字時,也有枕腕的寫法,如圖:
2、懸腕
懸腕者,肘着案而虛提其手腕也。腕雖離案約五分,肘骨輕貼案上。
就是把手腕懸起來,而肘部仍然貼在案上。如圖:
這解放了手腕,可以書寫較大的字(中字)了。
3、懸肘
肘者,臂肘也。懸肘者,自腕至肘皆虛懸空中,不着於案。腕肘離案約一二寸,左手扶案,以免身軀搖動。運筆時,僅動肘膊二節。蓋腕肘既虛懸,則肩背之力出,筆力自然沉着。且腕不着案,則轉運靈活,下筆之際,自然縱橫如意矣。
這是胳膊、手腕全部離開了桌面,既有利於發力,也有利於運轉,基本就是最早的凌空寫簡的執筆方法,如圖:
因為這樣懸肘最利於運轉和發力,所以能表現出更好的書寫效果,大部分的日常書寫,這種執筆之法都可以滿足。如圖:
但懸肘書寫,臂、腕全無依託,筆鋒控制的穩定又成了最大的難題,其實,初學者進行的懸肘練習,大多是為了解決“穩定”這個問題。鄧先生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
懸腕懸肘二法,初學時心虛氣浮,必致顫抖欹側,不能成字。法當虛其掌心,伸中指並食指於案上空畫,或以箸代筆,就案上畫之,俟能不拗,然後操筆。
看似神乎其神,其實就是用手指寫字,或者用筷子代替筆管寫字,旨在鍛鍊臂力腕力(主要是控筆力,不是純力量的大小),練穩之後,再執筆書寫。
(【細讀《篆刻學》】之34,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