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都喜歡玩手機,有的還是小不點,就可以玩得很溜。前幾天出來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説,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有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93.1%。其中32.9%的學齡前孩子已經開始上網。
乍看這數據,相信大家都吃了一驚。不過看看身邊的孩子,就知道這個數據很正常。比如閨蜜的女兒寧寧,今年讀小學五年級,已經是手機老玩家了。
在寧寧小的時候,閨蜜上班太忙,就把孩子交給外婆帶。孩子看見大人或者其他小朋友用手機,就也吵着要。閨蜜沒辦法,只能也給她買了一部。
相信和寧寧情況一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的手機都是父母給買的。一般來説,要麼是經不住孩子鬧,要麼就是因為孩子有時候學習確實也需要用到,或者是為了方便孩子在學校時候聯繫。
但是孩子年紀小,自控能力差,而且手機上有很多可以消耗時間的內容,如果不能正確使用手機,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説,手機玩得越多,這三種能力就越差:
一、注意力
網上經常有人説,現在的時代,就是注意力的時代。誰抓住了用户的注意力,就抓住了未來。對於商家或產品來説,確實如此。但是對於使用者而言,尤其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説,如果注意力完全被手機抓住,學習和成長該怎麼辦?
就像前陣子,學生都沒開學,學校都開了網課,這下手機、ipad都解了禁。很多家長都抱怨説,孩子用手機玩兒的時間比上課還多。
確實,一旦沉迷手機,學生就很難從鋪天蓋地的信息干擾中脱身。如果每隔幾分鐘就看一眼手機,即使他們不看手機,腦子裏想的也不是該如何學習,而是什麼時候可以再玩手機。長時間分散注意力,學生面對各種學科的時候 ,就很難再集中精力,上課也無法保持注意力集中。
過度依賴手機,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績。與此同時,如果學生長期迷戀玩手機遊戲,會讓他們的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這樣他們無法靜下心,從而影響思考。
二、社交能力
長時間玩手機,還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過於關注虛擬世界,對現實生活就會缺乏興趣。就像有家長説,我們小時候放假都是出門和其他朋友一起玩。現在的孩子,出了門就會什麼時候回去。因為回去就可以打遊戲,看動畫片。
事實上,心理學家也認為,如果孩子過度依賴手機,會影響他們的社交能力。經常玩手機的學生,會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懂得如何和其他人交流。
就像在家裏,如果吃飯的時候,每個人都捧着手機,久而久之,互相之間的交流就很少了。對於大人來説尚且如此,小孩就更不用説了。因為孩子的三觀還沒有完全養成,社交能力也需要在不斷地嘗試中提高。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社交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總是拒絕社交,就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未來之路。
三、思考能力
孩子小的時候,會經常問為什麼,家長有可能會被孩子問煩了。當孩子有了手機、ipad,可能就不再發問。家長別忙着高興,雖然暫時是省心了,但如果孩子長期這樣,有可能就是他的思考能力被破壞了。
當孩子問問題時,肯定是因為他看到、聽到什麼,然後有了思考才有問題。但是當手機抓住了他的注意力,他是在被動接受內容,他的大腦也就停止了思考。手機有什麼信息,他就接受什麼。如果他還沒有建立獨立思考的習慣,這樣就是毀了他。
那麼,孩子是不是就不能玩手機呢,或者説,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1.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和使用方式
對於年齡還小的孩子,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和使用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孩子上網課,就可以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使用手機。如果想要上網查資料、學英語等等,也需要跟孩子約定好用多久。
另外,可以刪除手機裏面不必要的軟件。孩子很容易在各種軟件中沉迷。因此,刪除手機裏面不必要的軟件,是解決手機控的關鍵一步。
當然遊戲之類的也可以適當地玩,前提是完成每天的功課。這需要家長和孩子溝通,同時也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孩子學習的進度,這樣才不至於被孩子忽悠。
2.讓孩子多和家人、朋友互動
許多人過度依賴手機是因為覺得空虛無聊,所以才會頻繁刷手機。孩子有時候是因為大人疏於陪伴,又沒有地方可去,所以才容易對手機上癮。
因此,想讓孩子遠離手機,家長自己就要遠離手機。一個是抽出時間陪孩子,另一個還可以帶着孩子出門和小夥伴一起玩兒,或者去旅行。生活一旦充實了,孩子就不會沉迷網絡。
3.培養健康的愛好
想讓孩子不要沉迷手機,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孩子迷上手機前,就培養健康的愛好。
比如説閲讀,如果從小就給孩子讀書,每天陪孩子一起閲讀,養成習慣之後,孩子會自己主動要求讀書。
再比如説各項文娛活動,唱歌、跳舞、畫畫、打球。如果孩子對某一項活動有興趣,那就可以給孩子報興趣班,也可以在家裏為孩子準備相應的工具。閒暇時,孩子就可以自己玩起來。
總而言之,手機不是洪水猛獸,關鍵看大家怎麼用。所以合理對待手機,把手機當成工具,就是最好的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