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與夥伴鬧矛盾是孩子成長好機會,家長“討公道”吃虧的是孩子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孩子衝突事小,父母參與小事變大事

孩子在加入集體生活之後,與別人在一起能夠分享快樂但同時也有可能造成衝突。在面對孩子與小夥伴之間出現問題的時候,大人是不是應該介入幫助解決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之間的衝突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解決就好,家長可以給出意見但並不代表需要介入他們其中。

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衝突不會引發什麼負面影響,反而是家長的參與讓事情變得複雜起來。

孩子們之間的衝突如果不存在病態的以大欺小或者是造成了身體傷害,原則上家長最好不要干預或者評判。除非孩子在這件事情中主動要求家長介入幫忙。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自己有責任,尤其是在出現了問題之後,自己有義務幫助他們去解決與同伴之間的問題,如果孩子打架了或者是產生了口角衝突,家長第一步就要制止他們,然後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教會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

聽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錯,孩子與別人發生了矛盾,家長出手幫忙解決,事出有因合理幫助。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他們自己都沒有解決的能力,將來長大了之後面臨更大更復雜的問題,孩子是不是隻能靠別人幫忙,而自己沒有主見的被動接受別人的擺佈。

發生衝突的時候,孩子的情緒能量極度上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彼此產生口角甚至會動手,通過這些過程孩子內在的能量得到了釋放,然後第二天可能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樣接着玩到一起去了。這其實是一個心理自動治癒創傷的過程。

童年就是一個經歷各種自發體驗的過程,既有温暖的支持理解,又有激烈的口角衝突。嬉笑怒罵見慢慢長大,構成了童年百態。

作為主角孩子可能對那件事本身沒有評判,全然經歷過就會既不執着也不恐懼任何一種狀態。從而發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在生活中感受到威脅,誰都會有本能的自我保護能力,但是在應激狀態中,孩子會通過自己所能做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能量,消耗過於激烈的情緒,將悲傷,憤怒,焦慮重新調節到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如果兩個孩子之間出現了矛盾,發生衝突,家長馬上將兩人分開拉回家各自教育,本來在哭鬧扭打的孩子不得不停止動作,強行被制止了情緒發泄,強行回到了平靜的狀態中。

這種平靜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平和,而內心的能量其實被處於壓制中。

家長分別教育只是將他們暫時分開了,第二天必然還會再見,雙方內心的能量還處於壓制狀態中,昨天的事情根本沒有真正的結束,這個時候兩人互相還會再次引發昨天的狀態,雖然還能夠一起玩,忍者不發火,但情感上肯定不能與之前一樣親近了。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走正確的情緒能量釋放流程,才能夠真正的冰釋前嫌重新做回親密無間的小夥伴。

如果孩子在產生矛盾的時候被家長拉回家,甚至嚴厲的父母把孩子揍一頓,嚴重警告孩子不能打架,童年衝突發生之後被父母強行制止不説,還被警告和威脅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這樣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如果和別人發生衝突,就會遭受更加嚴重的懲罰,這樣會讓孩子形成迴避衝突的信念,將來無論在事業上還是親密關係中,他們都會容易重複童年的這種迴避衝突模式。不敢面對問題,遇到事情就逃避。

孩子發生衝突不管是忍讓還是被懲罰,都會造成他們成年之後無法直面衝突,不管事情大小隻想要逃避。

童年的經歷會左右一個人長大之後的行為,影響他們的信念,甚至會用各種藉口去解釋自己的錯誤,使其看起來是至少是合理的,但其實從外人的角度一眼就能夠看出這些缺陷。

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孩子自己解決衝突的機會,和他們一起面對並且解決問題,而不是出手干預替他們解決。

在孩子的世界中,交朋友,矛盾,衝突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大人的插手不僅會讓孩子覺得沒面子,更破壞了一次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受欺負”之後,不依不饒的想要討個公道,變相的拉大了孩子與同伴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了用偏見的眼光去看待對方。

孩子的童年時期就是培養他們解決問題能力的黃金階段,如果不想孩子日後凡事都要依賴別人,家長就要給他們自己解決衝突的機會。

如果孩子回來和家長主動説明自己與同伴之間的矛盾,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梳理事件的全貌,並且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內心真正所想的是什麼,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但最終如何去做還是要讓孩子自己決定。

在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家長不要主動介入其中去評判誰對誰錯,只要相信孩子並且為他們提供機會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

衝突是孩子自我成長的黃金機會,要相信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不斷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