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出現過許多次滅佛運動,卻很少有滅道事件?
中華文化底藴深厚,源遠流長,佛道文化一直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幾千年的歷史,佛道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非常巨大。
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既出現過滅佛,也出現過滅道。
關於滅佛,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滅佛事件,也被後人稱之為“三武一宗”滅佛事件。
三武:
一、北魏拓跋燾統一了北方以後,曾下令砸壞佛塔、毀壞佛像、燒掉佛經、殺掉僧尼。
第二,北周的武帝宇文邕統一北方後,居然實行佛道同滅。
第三,唐武帝李炎崇尚道教,而滅掉佛教。唐朝的國教為道教。
一宗:
一宗滅佛指的就是五代第一名君主柴榮滅佛事件。
還有統治者對佛道進行同滅。這位特殊的統治者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他認為,百姓信佛,就要供養出家人,那樣出家人就不會專心生產,而出家人本身沒有財產,又不從事物質生產,那麼就不會納税,從而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一旦很多人都入了佛教,那後果將會很嚴重。武帝乾脆佛道兩教同滅。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武帝宇文邕佛道齊滅的重大事件。
歷史上統治者滅佛事件的背後其實隱藏的幾點原因:
1、經濟上,寺廟侵佔田地,不用交税,不利於民生和統治,佛門一直處在一種不納税、不服兵役,不服徭役的狀態。 而且在有些朝代,佛寺擴張太快,損害國庫收入。
2、軍事上,僧侶不服兵役甚至謀反,很多人為了逃避紛紛躲進寺廟。甚至有的僧人不守清規,在長安佛寺發現僧人和胡人蓋吳起兵十萬反魏。一下子讓北魏太武帝大怒,下令誅殺長安僧人。
3、文化上,佛道相爭,佛門教化不利於當時統治 北魏太武帝執政期間的宰相是崔浩,崔浩是道教中人,他善陰陽五行,深得太武帝信任。而唐朝本來就信奉道教,以道教定為國教,奉老子為祖先,百姓多以皇家信仰為主,佛教在此期間雖得到發展,但安史之亂後期,佛門消極避世的意識不利於國家振興。
佛教的教化是要禁慾,要拋家棄子,還不可以生育。而對於封建農業社會來説,人口即是財富,這不利於國家人口的增加。但道教卻不同,更注重人性,可以結婚生子。 所以,三個武皇帝權衡了佛道二教誰更利於統治,發現佛教不利於當時統治的統治者進行了滅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