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其中的抗日戰爭是絕對不能忘懷的一段辛酸血淚史,而整個抗日戰場則是以中國為主要戰場而展開的,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侵略者,中國軍人在抗擊敵人時,武器裝備寒酸,但是中國軍人卻依舊能在武器落後的情況下,牽制住日軍,成功奪取戰爭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貢獻力量。無論規模如何的軍隊,本質上都是由單個的士兵組成的團體,所謂軍隊的編制,其實也就是一種編組士兵的方式。但是要編組一個軍隊的士兵,不是把大家湊到一堆這麼簡單,這還要涉及到關於整支軍隊在結構上的問題,軍隊結構如何設定,往往也影響着這支軍隊的戰鬥力,這尤為關鍵,世界各國那麼多軍隊,每個軍隊都有各自不同的組成結構,任何一支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軍隊背後,都離不開一個好的軍隊編制,這樣才能讓我們對軍隊進行有效和科學的管理,讓軍隊和軍人們既能完成任務,也能保持良好的體魄,因此軍隊編制對於軍隊的重要性,現在能明白了吧,但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軍隊,將 “軍”這個編制單位看得很重要。抗日戰爭中我國的軍隊編制其實就與日軍的軍隊編制存在巨大差別,
反法西斯戰爭時期,中日兩國都為亞洲東部國家。日本一直都要踏足中國土地。日本軍隊以裝備精良,擊敵快、準、狠著稱。在二戰期間日軍四處挑起禍端,他在各個戰場的軍隊總的來説有四股力量。首先是精鋭部隊關東軍,華北方面軍,中國上海地區的作戰部隊集團華中方面軍,海軍中國方艦隊這四大作戰集團,這四支力量有自己的軍事任務,相互獨立,互相之間都有紐帶牽制,不能讓其中的某個部分獨大,幾大軍事力量之間有內鬥現象,差點不能共存。有點像我國軍閥割據時期,雖然矛頭都是指向外敵,但是互相不怎麼配合。就算沒有合作精神,他們依舊在中國土地上燒殺搶掠,日軍這麼能打,和它軍隊力量的調配有很大的關係。
日本軍方故意滋事,蓄意製造盧溝橋事變,打響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信號。中日兩國都進行了戰爭動員,預備全面開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我國陸軍先後組編了四十個集團軍,全部投入到了對日作戰中,在幾乎整個抗日戰爭中,我國的軍隊數量也只維持愛400到500萬之間,雖然在抗日戰爭的巔峯時期人數超過500萬,但也不過540萬左右,而日本作為我們的敵人,軍隊人數巔峯時期大概有700萬,超過我軍160萬,在日本軍隊人數遠超我國的情況下,其軍械實力也比我國強,一線部隊的作戰編制就可以很好的提現這一點,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不同於常態的師團編制,很多人的一個知識誤區就是,師團等同於中國的師,但事實上,師團和師之間差別很大。
不管是軍,師團,還是軍隊人數來進行分析,各國的編制都是必須要先去了解的,因為每個國家的編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區別,但是在那時的日本其師團制與其他國家的差別卻非常明顯,非同一般的師團制,十分有利於不同的兵種進行配合作戰,統一調派軍隊,其人數分配上足以和中國的一個方面軍相匹敵,可以統管一個戰區。
在抗日戰爭的戰火剛被點燃時,日軍的常備師團有且只有17個,在之後這批常備師團組建成了甲種精鋭師團,除了通常都有的四個步兵聯隊外,還有專門的騎兵,炮兵,工兵,運輸部隊。可以説具有十分強悍的戰鬥力,在沒有任何支援的局面下依然可以在大作戰中獨自戰鬥。他們不僅有甲等師團,還包括有,乙等,丙等,丁等師團。分別應對不同情況的戰局。
那時中國軍隊編制按照從高到低排分別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以規模而言,一個軍由兩到四個師組成。在戰爭的中期,一個主力師的正常規模,差不多有一萬二的兵力。後來到了40年代末,抗戰形勢出現了新的趨勢,基本上爆發的都是大規模戰役,原來一直使用的編制就與戰爭的現狀不符了。所以從實際要求出發,我國開始改動編制,新加上了縱隊以及兵團等編制。
我們用縱隊舉個例子,抗戰時期的縱隊,基本就是用游擊隊編制組成的,就像當時的瓊崖縱隊、東江縱隊、它不屬於正規編制,而是將游擊隊集合在一起,接受統一命令的編制,人數主要看整合的游擊隊有多大規模,所以並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差不多都是能到幾萬人。
日本的軍隊規模在抗日戰爭剛開始時和抗日戰爭快要結束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數差距格外明顯,但是和我們部隊的人員配置比較起來,還是日軍更多。在抗日戰爭才爆發時,通常一個日軍部隊的師團就有3萬人,他們的每個師團都有所屬的四單位制下的步兵作戰單位和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聯隊還有通訊隊、衞生隊、野戰醫院以及後勤單位,這些不同兵種的士兵共同組成了他們的一個師。在抗日戰爭快要結束時,日軍不再使用之前的四單位制,而是將其調整為了三單位制,簡單來説就是日軍將以往四個梯度的步兵改為了三個梯度,而且他們還將其他各個單位的人員安排也減少了,不過就算這樣,他們一個師團依然維持了1萬人以上的規模。
抗日戰爭中中國一個師的兵力相比於日本而言,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抗戰前期,我國一個師的兵力最多也才1萬多人,大部分時候都只有8000到9000人,不到1萬人。包括在抗戰初期和中期,我國軍隊中國甚至還存在吃空餉的現象,有的部隊即便被稱為一個“軍”,真實兵力還比不上一個師的兵力。當時的國軍第40軍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因為它的兵力就相當於一個師,只有1萬多人。而有的相當於軍級地位的獨立師,其兵力也跟一個步兵師的兵力差不多。所以當時中國軍隊各編制的兵力極為不足,表面很強大,擠幹其中的水分以後,就所剩無幾,這要是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很容易就被敵軍所擊潰。
軍隊之間實力有差距往往是配置造成的。日本剛開始發動侵華戰爭時,日軍的師團下轄近三萬人,就算在後期他們屢次受創的情況下還保持着一萬多人。當時裝備先進的國民黨軍,他們一個師下管制4到9個團,編制出來的部隊跨度較大,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師的力量就是四個團組成。一般説來,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的兵力也差不多是這樣,因此日軍的一個師團就可以吊打國軍的一兩個師,可以窺見兩軍編制的巨大差異,除了外部因素,國軍自身的問題才是戰鬥力不強的關鍵因素。
合理的軍隊編制是基礎,否則無法讓軍隊的管理變得高效,曾經的國民黨軍隊就在軍隊編制的問題上有過教訓,當時的國民黨軍隊2師制的兵力達2萬多人,三師制兵力則多一萬人,為3萬多人,但真是情況如何呢?當時的國民黨大部分軍隊都沒有做到滿員,缺額成為了普遍現象,這樣一種不合理的編制制度,難免不會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致使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吃空餉成為了常態,這無疑也較重了國民黨的財政負擔,軍隊編制的名不副實,讓軍隊內部的諸多問題逐漸暴露,進而讓軍隊戰鬥力大大降低,軍隊戰鬥力提不起來,長期處於低迷狀態,因此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一個師的兵力甚至打不過敵軍小規模的兵力。
在長達14年的抗戰過程中,其實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之間的差距着實不小。日本與我國不同的是,日本在軍隊現代化改革方面,是要比中國早很多的,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日本就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兵役制度,日本軍隊由5個部分組成,日本軍人往往都要接受相對專業、科學和系統的軍事訓練,較之於日本,我國兵役制度的建立就要晚很多,辛亥革命以來都沒能建立,對於軍人專業系統的軍事訓練就更加不敢想了,因此也使得後來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軍閥各成一派,是工人和農民組成了當時的中國軍隊,因此當時的中國軍隊幾乎難有知識分子的存在,兵源素質令人堪憂,在武器裝備方面也是一個硬傷,缺少各式先進武器,這都大大降低了我國軍隊的作戰能力,都難敵日本一個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