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於美國發起的這場轟炸行為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也成為美日開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短期內,這次完美襲擊讓日軍暫時享受到戰勝美軍的榮譽,也致使美國海軍的大量艦船被摧毀,美國海軍也會進行一段時間的調整,亞歐兩大洲的戰場上也會因此降低反擊法西斯國家的戰鬥力,而藉由這段時間,日本拿取亞洲戰場的幾率便更大。長遠來看的話,對日本並沒有任何好處,因為這樣會徹底激發美國作戰的想法,美國也將會竭力打擊日本,倘若日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設想,而美國又迅速重建的話,日本將承受重大打擊。日本所發動的這場轟炸襲擊無疑是引火燒身,自取其辱。
對日本來説,選擇偷襲珍珠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在1939年,日本原本有兩個不同的作戰取向,分別是“南下”作戰計劃和“北上”作戰計劃。日本覬覦蘇聯豐富的軍事物資,所以便想向蘇聯發起進攻,拿下西伯利亞。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蘇聯是塊硬骨頭,日本一直沒能順利將它吃人口中,反而把自己弄得十分狼狽。“北上”計劃宣佈破產,所以只好改為“南下”,事實上,日本對於美國也是非常忌憚,不過,要是一直缺少資源就無法維持國家的運轉,所以只好放手一搏,偷襲珍珠港。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日本和美國完全不是同一個重量級上的對手,難道日本自己不清楚這一點嗎?日本是肯定清楚這一點的,只是最終日本還是選擇進行這場出其不意的襲擊,南下計劃的負責人是山本,山本確實十分好賭,但是他並沒有喪失理智,因此這場行動絕對有自己的意義存在,並且絕對不是日本為了惹怒美國反過來讓美國針對自己這種荒謬的目的。首先日本並不想通過這場行動打敗美國,這不現實,日本的目的主要是想讓美國暫時失去戰鬥力,然後就可以憑藉這個空窗期前往東南亞區域擴展勢力。一次同時他也對希特勒抱有莫名的期望,假使希特勒可以在歐洲戰場上佔取上風,直接擊敗斯大林,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進行聯合,其勢力範圍也會變得相當巨大,這樣一來就有了與恢復期結束的美國一戰的能力。
有時候比較愚蠢的舉動,反而有可能是當前的唯一出路,當陷入絕境之時,即便是真的毫無希望的事情也可以放手一搏了。對於那時的日本來説就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宣佈戰敗,要麼就和美國去爭一下太平洋,要是選擇第一個,那麼就只有戰敗這一個結局,要是選擇第二個,那麼日本還有翻盤的機會,雖然沒有多大的機會,但是好歹有贏的希望,所以日本只好選擇將矛頭對準太平洋。雖然,這才是導致日本戰敗的關鍵性因素,不過在當時,可以獲得此次偷襲的勝利已經讓日本感到十分開心了,也使得日本士兵的戰鬥熱情增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