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中的風險點

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但我們發現很多家長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資料來系統學習如何報考,一知半解地瞭解很可能造成知識體系偏差導致失誤。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不定期對報考基本知識進行系統梳理¹,希望在高考前為各位家長掃清障礙。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報考基礎知識為平行志願的填報策略。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投檔比例暗藏風險,必然造成政策性落榜。

例如,遼寧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 這意味着上線考生存在5%~20%的虛額,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考生在報考時就需要格外謹慎了。

預防對策: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壓線考生優先選擇往年首輪投檔不滿額的那些院校和專業;所報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數餘量;不能迷信錄取最低分,該線年年有浮動,過線取決於當年報考該校該專業的學生的總體情況。

説明:上述對策以不被退檔為主要目的,接受上衝批次滑檔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2.院校排序隨意,形成“無效志願”

平行志願的特點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性投檔”,在錄取時一定是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投檔的。也就是説,如果你將分數低的院校志願放在最前面,後續的志願就會成為無效志願。

預防對策:在填報院校志願時,儘量按照分數從高到底的順序排列,並拉開一定的分數梯度。

3.專業排序隨意

有些院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願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後才能與第一志願的考生排序,這種錄取原則對分數不具優勢的考生本身就是一種不利。

除了專業極差還有分數優先和專業優先兩種錄取原則。專業優先錄取規則是先按照專業志願順序,再按分數高低進行專業錄取。因此,可能會出現高分考生未被錄取,而低分考生被錄取的情況。分數優先錄取規則即高分考生先選專業先錄取,低分考生後選專業後錄取。

預防對策:在確定目標院校之後,必須查看該院校的錄取原則,從小了説這決定了你是否能被目標專業錄取,從大了説它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退檔。當分數不具有優勢時一定要慎重選擇有專業極差的院校。在專業優先的錄取規則下,做專業排序時,考生填報志願須穩妥為上,儘量選擇較有把握的專業。

4.對院校的《招生簡章》瞭解不夠細

①有些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

②有些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

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造成錄取障礙,甚至形成“死檔”。

身體條件或單科分數這種硬性要求不符合所報院校或所選專業的標準,必遭遇退檔,毫無商量的餘地。這種要求與“院校志願上衝過高”造成的風險不同,上衝無非是不被提檔,後續志願填報合理基本上影響不大,但本條所屬風險屬於提檔後退檔,意味着直接被踢出本批次,無論你總分多高都只能等下一批次錄取了。

隨着國家推出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將來會有更多專業在招生時,對專業的相關科目有特殊要求。

預防對策:研究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相關條款,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避免誤闖“紅燈”;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量力而行,為填報志願留有餘地;選擇專業面要寬,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5.迷信院校往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當下,我們發現很多考生和家長依然會用自己的分數直接跟往年分數對比選擇院校,但是這裏嚴正強調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因為每年的分數的價值並不能直接對等,簡單地説,今年的500分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去年的500分。

另外,在使用往年分數時,只看最低分也是不穩妥的。最低錄取分只代表往年錄取最後一名的考生分數,有時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專業與最高專業間的分數相差極大,因此這其中存在着極大的特殊性。

預防對策:考生在報考時,應通過一分一段表將分數折算成對應年份的分數,再進行對照參考。在對照往年分數時,除了參考最低錄取分數線以外,還要關注平均分,不可完全迷信最低分。

6.過分迷信院校“大小年”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一般來説,“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並不絕對。導致“大小年”現象的因素有:受前一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宣傳力度的差異等。

預防對策:參考該校連續三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説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説明是“小年”。要全面分析“大小年”現象背後的“人為因素”這一社會動力,然後加以靈活運用。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於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大小年只能用來參考撿漏,並不能完全押寶在其上。

7.過高估計自身實力

絕對不可高估計自身實力--因為學校必然會像網上購物一樣,優先選擇物美價廉的好東西,自己是什麼實力,自己説了不算,學校説了才真正算。不可一股腦填報“三熱”,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填報時,過度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

預防對策: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選好保底院校。要相信,盲目自負必然支付額外成本。

8.忽視下一批次院校的填報

壓線考生,甚至線上二三十分的考生一定不要只盯準本批次志願,必要時儘量認真對待下一批次的選擇。畢竟,在填報的過程中我們誰也沒法保證今年的錄取結果如何,要儘量將風險降到最低。試想,當我們填報了後面的批次時,在錄取後可以考慮去或者不去,但如果沒有填報,一旦上一批次滑檔將無路可退。

預防對策:重視並儘量填報好下一批次院校,如此可以為考生增加選擇的機會。

9.過分重視專業,不服從調劑

不服從調劑,看起來簡單,卻等同於學生自動放棄了選擇該大學其他學院的機會,而“不服從調劑”是高考錄取當中退檔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時候,明確專業是好的,為了長遠的職業規劃,當然該重視專業,但這要分情況。我們知道,平行志願是隻提一次檔,而當安排專業時就意味着已經被院校提檔了,一旦因為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就説明將失去本批次的錄取機會了,風險極大。

預防對策:為了避免在扎堆報考中淪為炮灰,專業志願一定要“服從調劑。我們一直都在奉勸各位考生和家長,服從調劑十分重要,尤其是上衝的院校。它是最後一道防線,如果真的需要看到“服從調劑”的選項,説明你已經危險了,如果還是執意要選擇不服從,就需要自己承擔後續慘痛的代價。

必須注意,不填寫“是否同意調劑”一欄,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如對專業沒有什麼偏執的要求,一定要填上“同意調劑”。

v説明:上述對策以不被退檔為主要目的,接受本批次滑檔重心放在下一批次者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10.志願間沒拉開梯度

考生定位不準,所報院校總體“扁平”,是志願填報當中最致命的錯誤。

預防對策:平行志願所報的多所院校,切忌“扁平”,每批次志願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務必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願梯度。在梯度設計時應根據本省份志願的數量、考生實際情況以衝、穩、保的形式設置。以6個志願為例,衝穩保的數量可以分別為222、132、231、321等,上衝越多風險越大。

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兜底院校降低30分左右選擇較為穩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72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志願填報中的風險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