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124年戰艦,出水後揭秘一段秘辛,甲午之戰誰該上恥辱柱
公元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
這場決定中日國運的戰爭中,北洋水師一敗塗地全軍覆沒,清廷驕傲成了日軍艦隊。
一場無差別的羞辱和抹黑在後世不斷深化,什麼炮筒上晾衣服啊,官兵雙槍林立一手火槍一首煙槍啊,如此段子可謂層出不窮。
段子迭起,讓無數人都忘了,這羣人曾經用生命捍衞國家安全。
在他們奮戰時,後面卻有無數人在拖後腿。
時隔124年後的2018年,大連灣黃海海戰舊址附近,一艘沉沒戰艦浮出水面,那就是甲午戰爭清軍主力艦之一的:經遠號。
戰艦上的彈痕累累,彷彿在訴説着戰場上的吶喊和戰爭的慘烈。
這是一搜在日艦圍攻之下,堅持到最後幾乎彈盡糧絕才沉沒的戰艦。戰鬥之悲壯,可想而知,就連出水的戰艦上都有當時戰場中遺留的步槍子彈。
不熟悉戰爭的可能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海戰中炮戰當為第一選項。當士兵掏出步槍對射時,就是他們準備壯烈的時候,這壯烈不是自殺而是近身絞肉戰。當時經遠號必定是悍不畏死,迎頭撞上日軍。和日艦相距非常近,最後準備用古老的登艦戰和日軍決一死戰。
無數掏出步槍和日軍對射的軍人背後,是一場不對等戰爭的體現。
如果彈藥充足,如果艦炮合適,何至於此?
戰爭打成這樣到底是誰的錯?
戰敗後,無數人都將這大大的鍋甩給了避戰保艦的李鴻章。
李鴻章確有不堪之處,可是看到自己多年心血毀於一旦,他開心嗎?
看着國之重器成了水下亡魂他甘心嗎?
他即不開心,也不甘心,但卻沒辦法,因為有無數人拖他的後腿,這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南派清流領袖翁同龢,還有那身後無時無刻不在的影子。
翁同龢熟悉歷史的都耳熟能詳,是光緒老師,號稱最後的帝王師。只是這帝王師,心中卻少有帝王而只有利益。
他和李鴻章的仇恨很深,從家仇最後延伸到政治上,進而動搖了國本。
剿滅太平天國時,翁同龢大哥翁同書任職安徽巡撫,也算地方大員,但是這人能力不咋地,庸官一個。太平天國起義一起,就慌了神,決策失誤無數,最後兵臨城下居然棄城逃走,臨陣脱逃算大罪吧?
李鴻章師傅曾國藩看不下去了,就此參了翁同書一本。
而這份文采飛揚的彈劾奏疏,就出自時任湘軍幕僚的李鴻章之手。
這份義正言辭的奏疏,上到京城後,引發巨大反響,也讓倒黴的翁同書直接被判斬監候。意思就是死刑,秋後處決!
消息傳到翁家,直接將翁同龢爹翁心存給氣死了。
這翁心存地位也不簡單,是同治皇帝老師,身為弟子卻氣死老師,同治帝雖小,可慈禧太后不小啊,覺得事情乾的有點過,於是就將翁同書改判充軍,免過一死。
但古代士子講究“士可殺不可辱”。
充軍相當於羞辱,更何況充軍之後的翁同書最後也在前線橫死。這就讓翁家人深恨起了奏疏始作俑者曾國藩,順帶着翁同龢和李鴻章也結了仇。
話説這事算曾國藩主使的,李鴻章頂多寫了篇文章。
翁同龢怪李鴻章是啥意思,估計那時曾國藩勢大,翁同龢不敢得罪,只能捏軟柿子。
隨後歲月,李鴻章仕途在曾國藩提攜下, 一路飛黃騰達,看着仇人春風得意,翁同龢當然更不爽啊。在追求進步這一途上翁同龢也不遑多讓,最後成了帝師和户部主管。
一個是中堂兼北洋大臣,一個是帝師大學時兼户部尚書。
這兩人就此成了針尖對麥芒的存在。
翁同龢説李鴻章“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説翁同龢“司農常熟世間蕪”。
這段互相譏諷也成清末絕對之一,但即便如此,其實有一説一,他們兩人雖然水火不容,卻沒到撕破臉境界。
引爆他們最後矛盾的,是清末的派系鬥爭。主導派系鬥爭不是翁同龢而是慈禧太后。
清朝中晚期,國家戰鬥主力,早不是八旗軍和綠營兵,而是地方團練武裝。也就是兵勇中的勇。
“兵”都成了雙槍廢物,僅僅只有“勇”可以靠了。
“勇”中最著名的湘軍和淮軍都因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崛起。
隨後洋務運動北洋艦隊成軍,也是淮軍派系的李鴻章主導進行的。
所謂“一家獨大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在慈禧太后看來,淮軍一家獨大進而尾大不掉,才是國家的最大威脅,必須要壓制。
因此,他需要製造平衡局面,甚至製造矛盾出來掣肘李鴻章。
軍事上:他先是任用左宗棠為將,用左宗棠壓李鴻章。後期左宗棠死了慈禧太后又提攜張之洞制衡李鴻章。
政治上:他間接選擇的人物則是和李鴻章不對盤的翁同龢。
軍事制衡,政治制衡,都是為了壓制李鴻章。
那麼慈禧太后為何要這樣做,光緒皇帝為何也會默許?
其實這都是清政府為了小民族利益,為了政權穩固而不得不做的選擇。
出自團練武裝的湘軍淮軍,都是地主階級主導下成軍的武裝,在階級屬性上對於清王朝忠誠度並不高。可是清王朝也有苦衷,脱離了湘軍、淮軍,清朝又沒有可以利用的武裝力量。
如何做?
只能在做好制衡同時,給予相對防備,這防備手腕很簡單。剋扣點軍費啊,時不時給主管官員上點眼藥水啊。由此才有了北洋水師成軍後的一系列混賬事出現。
北洋水師背景屬淮軍,也算團練武裝,幾乎等同與李鴻章的私人武裝力量。你説這樣的出生,清政府會盡全力支持嗎?
正因這階級屬性還有效忠對象和派系矛盾,才有了翁同龢做派出現。
北洋水師要更新迭代,沒錢。
北洋水師要換裝火炮沒錢,要補充彈藥,還是沒錢。反正一句話,沒錢!
那麼李鴻章知道這一點嗎?其實李鴻章心知肚明,也深知這一切為什麼。可是他也沒辦法, 如果他用自己的錢給北洋海軍換裝備賣彈藥發軍餉,所有事都他一人做了,那就更要出問題。這軍隊是你家的還是國家的?
這將會成為打倒李鴻章的最大把柄。
基於此,李鴻章只能不斷忍受翁同龢刁難和苛責,求爹爹告奶奶一樣到處化緣。
最後結果卻一直不理想。
翁同龢可不是善男信女,他將對李鴻章的仇恨,藉助黨爭需要,還有慈禧太后意志發揮到了極限。就連北洋水師絕望後自籌的軍費,他都敢以給慈禧太后修頤和園之名剋扣,你説他還有什麼事不敢做?
清政府不給錢,淮軍自籌的軍費成了修園子的錢,少許銀錢僅夠維持軍餉。
由此才有了北洋水師的迅速沒落,戰鬥力鋭減,即便這隻軍隊的將士也好士兵也好,都是勇猛無畏之士,可是高科技軍種可不是僅靠士氣維持戰鬥力的。
甲午戰爭前一年,北洋海軍就已經慘狀不斷了。
首先:七八年未見新艦入列,在那個海軍技術突飛猛進時代,海軍戰艦幾乎三年一代,北洋就此落後日軍三代。
其次:彈藥補給也問題不斷,引以為傲的鎮遠、定遠主炮炮彈僅剩3發,這仗咋打?
再次:為了節約經費,北洋海軍連用的煤炭都是國產煤礦,發動機受損嚴重,機動性大打折扣,都成了烏龜流艦隊。
最後:這樣情況,在甲午備戰時候都沒有好轉,反而被故意淡化。
就如翁同龢所言,北洋海軍耗費國家銀錢無數,卻不堪一戰,你李鴻章辦的是啥事情?説,你是不是居心不良?
有口難言的李鴻章很是糾結,深知北洋艦隊底細的他,唯一選擇只能是保艦避戰,尋求國外調解,以免戰備不足的北洋水師潰敗。
可是口舌之爭厲害的翁同龢,又如何會放過如此痛打落水狗機會。
在光緒耳邊不停説,這李鴻章避戰就為保存實力,就為派系之爭,就是怕死。
一而再再而三後,無數清流在翁同龢帶領下,羣起而上。幾乎被口水淹沒的李鴻章無奈只能硬着頭皮開戰。
最後戰爭結果也不出所料,淮軍陸戰一敗塗地,北洋海軍一敗再敗。
最後淮軍在甲午戰爭中損失慘重,幾乎一蹶不振。
這個中國最強派系被削弱了,李鴻章又一次成了背鍋俠,在去往馬關簽約的路上,不知他該做何感想?
即便如此屈辱,翁同龢還在背後不斷攻擊李鴻章,甚至説你如此不堪重任,辜負國家,如何能當內閣大學士,不如我來當。李鴻章氣的破口大罵,卻無可奈何。
而這一切的是始作俑者最後結局如何?
翁同龢戰後幾乎毫髮無損,不僅如此在甲午戰爭後,還備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信任重用。最後這個根本不知變法維新為何物的人,居然差點成維新運動主導者。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那麼一個如此滑稽的人,為何還能在犯下大錯後,位置穩固?
原因也很簡單,甲午雖慘敗,可慈禧太后削弱淮軍打擊李鴻章目的卻達到了。
而這,才是清政府最看中的事情,至於國家慘敗,割地賠款!
那有維持搖搖欲墜的穩定重要?
可惜了那無數忠勇的將士們,為了這羣人揹負戰敗罵名。
幸好,真相或許會遲到卻絕不會缺席。
甲午一戰,最該上恥辱柱的是主導這一切的慈禧太后和翁同龢。
他們才是千古罪人,西湖邊如有多的位置,應留兩個跪像給他們,至於他們跪拜的人,戰死的北洋軍魂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