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晉王敦起兵到底是什麼性質?為何勝利得很快,失敗得也很快?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經典

一、“王與馬,共天下”由來

公元316年,西晉王朝自首都洛陽淪陷之後又遭到一次重大打擊,西晉皇帝晉愍帝被匈奴人從長安抓到平陽,於第二年12月遇害。

至此,西晉在洛陽以西的抵抗力量,除了偏遠的涼州外,已經消失殆盡。

中原地區的晉朝力量,除了祖逖部還在長江以北和黃河以南的豫州地區積極進取,其餘各部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

幽州刺史王浚部已經為石勒所破。原本聲勢浩大的幷州刺史劉琨部,也在石勒的重壓下變得勢力衰微,並且失去了大本營晉陽。

而相比形勢危急的中原,江南的建康卻是一派喜氣洋洋。

公元318年3月,晉王司馬睿在建康登基,正式宣佈東晉建立。

司馬睿登基時,傳出了一件君臣和諧的佳話。

司馬睿即皇帝位時,百官站立兩廂。司馬睿非常誠懇地邀請王導一同登御座,王導不肯,司馬睿就勸,王導還不肯,司馬睿還勸,於是,王導説:“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

王導的意思,司馬睿是太陽,自己就是萬物中平凡的一員,如果太陽和平凡一員在一起,誰來照顧天下蒼生?

王導的話説在這個份兒上,司馬睿不得不停止再勸。

從夏朝到清朝的數千年間,邀請臣子一同登御座的,有且僅有司馬睿一位。

司馬睿這麼做,其實是向天下人昭示,東晉的天下也有王導一半。

於是,引發出流傳千古的“王與馬,共天下。”

二、司馬睿的依靠是門閥世家

東晉的“王與馬,共天下”有兩個含義,一個是顯性含義,一個隱性含義。

1、顯性含義

王與馬共天下的顯性含義,顧名思義是王氏和司馬氏共治天下,而王氏有兩個代表人物:王導和王敦。

其實,王與馬共天下真正的意義在於他的隱性含義。

2、隱性含義

王與馬共天下的隱性含義,就是門閥世家大族們與司馬氏共掌東晉朝政。只是這些門閥大族以琅琊王氏家族為首,其他有諸如太原王氏、潁川庾氏、譙郡桓氏、高平郗氏,後來還有陳郡謝氏等等系列高姓大族。

之所以要共掌朝政,原因很簡單,因為司馬睿能成為皇帝,靠的是這些世家大族。

司馬睿剛來江東時,遭遇門前冷落,因為沒有人看得起他這個不知名的小王。後來王導請來了王敦,有王導和王敦為司馬睿撐面子,才引起了江東世家大族領袖顧榮和賀循的注意,也才引來了一大幫江東士人的歸附。

之後,又是中原南下的世家大族來到江東,撐起了司馬睿的行政。

可以説,沒有門閥大族們就沒有司馬睿。

三、司馬睿要改變現狀

司馬睿做皇帝以前,是真心要和王導共坐御座的。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當皇帝,而他能當上皇帝,也確實要歸功王導和王敦兩兄弟:

是王導的設計才使得司馬睿能夠來建康;是王導建議司馬睿“以清靜為政,撫綏新舊”,於是江東歸心;又是王導建議司馬睿選拔優秀人才,於是司馬睿有了自己的智囊。

不僅如此,司馬睿能得到眾人的擁護,還有王導的面子。

譙郡桓氏的桓彝剛來到建康時,感覺司馬睿“微弱”,不是自己眼中的雄主,正感失望時,見了王導立刻大喜:“向見管夷吾,無復憂矣!”

可見,王導之於司馬睿是多麼重要。

王敦則為司馬睿武力消除異己,功勳卓著,他先討伐了江州刺史華軼,又剿滅了江東最大流民起義的杜弢,穩定了江東的治安和民心。

因此,司馬睿的天下,靠了王導和王敦一文一武的鼎力支持。

在世家大族們眼裏,以琅琊王氏為首和司馬氏進行“王與馬,共天下”的共治挺和諧,大家都很滿足。

可是,司馬睿卻漸漸地不滿足了。

隨着司馬睿在皇帝位的時間日久,他逐步感覺到自己雖然是皇帝,可是又不像個皇帝,因為自己的權力被世家大族們分得太多。

於是,在世家大族們還沉浸在共治天下的快樂中時,司馬睿開始着手改變現狀。

四、王敦起兵的原因

司馬睿要改變現狀,又不可能用詔書命令世家大族們撤退,他沒有漢高祖、宋太祖和明太祖的魄力。

於是,司馬睿逐步啓用寒族,他認為寒族起點低,將他們提到一定高度,他們除了感激以外再別無奢求,

司馬睿重用的主要寒族人物,就是劉隗、刁協兩人。

劉隗的父親是縣令,他本人是秘書郎出身;刁協的父親地位稍高,擔任過御史中丞,這是一個彈劾人的小官。劉隗、刁協兩人被司馬睿啓用之後,幫着制定了很多新政策,建立了不同於二王的政策框架,時稱“刻碎之政”。

“刻碎之政”就是要打破共天下的現狀,就觸犯到門閥世家們的利益。

劉隗、刁協直接向門閥大族們開刀,對他們大量進行彈劾,結果是“是眾怨皆歸之。”

如此一來,劉隗、刁協二人成了司馬睿最信任的心腹,以至即便劉隗不在建康,司馬睿都要和他通過書信往來密謀朝廷中事,“而朝廷機事,進退士大夫,帝皆與之密謀。”

劉隗、刁協二人和門閥士族們,相互之間矛盾非常深。

王敦給劉隗寫信,他打算緩和關係,希望兩人交好共同輔佐王室,劉隗來了一句“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將王敦頂了回去,使得王敦非常憤怒。

周顗在上班時突然發病,刁協全力搶救,表現得很親密。第二天,當週顗的弟弟得到通知心急火燎來到時,刁協向他激動地哭訴周顗的情況,結果被周顗的弟弟打了一耳光。周顗的弟弟到周顗牀前,也不問病,冷冷地説:“你也是有名望的人,怎麼和刁協有交情。”説完就走。

可見,劉隗、刁協和門閥大族們關係的惡劣。

看到大權逐漸旁落,為了恢復現狀,也為了自保,王敦起兵了。

五、王敦起兵後勢如破竹的原因

王敦起兵的理由,是以誅殺劉隗為名,即通常所説“清君側”。

在起兵之前,王敦給司馬睿寫了一封信,説古今忠臣被君主懷疑,都是因為蒼蠅之人挑撥離間,“蒼蠅之人交構其間”。王敦希望通過這封信,讓司馬睿棄用劉隗等人。

可是恰得其反,司馬睿看到王敦的信,更認為王敦是要造反,於是命令劉隗為鎮北將軍,帶兵向北運動,對外聲稱是討伐石勒,實際上是防禦王敦。

司馬睿沒想到的是,王敦起兵後勢如破竹,而且得到建康內部的響應,兵不血刃就進了建康。

因為,王敦得到了門閥大族們的支持。

連大忠臣温嶠都認為王敦的起兵是“此舉似有所在,當無濫邪。”意思是王敦衝着劉隗、刁協而來,不是壞事。

可是,情況很快就起了變化。

六、王敦迅速失敗的原因

王敦打進建康後,劉隗跑了,最後投了石勒,刁協的首級也被呈到了王敦面前,司馬睿帶文武百官親自迎接。

王敦既有面子又有裏子,按理目的已經達到就可以罷休。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王敦看自己贏得很輕鬆,就得寸進尺,想廢掉“有勇略,為朝野所向”的太子,結果被温嶠阻攔沒有成,就殺了兩位世家大族,周顗和戴若思。

王敦之所以殺周顗和戴若思,主要有兩個原因:

1、王敦起兵受到周顗和戴若思的反對

周顗雖然也和劉隗,刁協對立,可是他反對王敦兵向建康的行為,認為“人臣豈可得舉兵以協主!共相推戴,未能數年,一旦如此,豈雲非亂乎!”

周顗的意思大家互相擁戴,這樣的情況很好,為臣子的無論如何都不能用武力來協助君主。

戴若思則更是在司馬睿的命令下帶兵和王敦對抗。

2、周顗和戴若思深孚眾望,有三公之才

王敦知道周顗和戴若思深得“南北之望”,因此本打算用二人,可是在徵求王導意見未果後,將二人誅殺。

王敦殺周顗和戴若思,讓世家大族們對王敦的看法起了變化,並且人人自危起來。劉隗,刁協的“刻碎之政”,使得這些世家大族只是利益受損,還不至於丟命,可是王敦如此殺伐,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能丟了腦袋。

世家大族們開始反對王敦。

但是王敦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局面,他以為自己有軍隊在手就可以為所欲為,因此他第二次起兵,明火執仗要奪司馬氏的江山,這就更不容於世家大族,結果,他很快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