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晚期,漢臣為數不少,但是,要説影響力最大,朝內勢力最重的,當屬: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這三個人,可以説是一生糾葛,相愛相殺,既羨慕,又嫉妒,其中,也免不了夾雜些許恨意。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説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捋一捋他們之間的關係,答案自然就會明瞭。
一、左宗棠和曾國藩
曾國藩是一個明智、儒雅、胸懷坦蕩的君子,善於用人,顧全大局,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聖人”,可以説是一代精神領袖。而左宗棠卻是一個恃才放曠、囂張跋扈、心胸狹隘之人。雖然,是曾國藩一手提拔他上位的,但是,他在得勢之後,卻忘恩負義。特別是自立門户之後,左宗棠立馬跟曾國藩翻了臉,不僅如此,還處處與之為敵。
其實,曾國藩和左宗棠本是湖南老鄉。曾國藩比左宗棠大一歲,通過科舉中榜,走上了仕途之路,且官運亨通,平步青雲。相比之下,左宗棠就顯得有些懷才不遇了,三次科舉都以失敗告終,使得氣不過的左宗棠後來選擇回到老家,做了一名鄉村教師。
但是,左宗棠的才華還是被人公認的,並在鄉里遠近聞名,很多地方官員都與之交好,更被聘請為兩廣總督的家庭教師,後來,還跟其做了親家。也正因為如此,左宗棠便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左宗棠因為陶家的關係,認識了胡林翼,並通過胡林翼的牽線搭橋,成為了湖南巡撫的首席幕僚,且一干就是兩任。
咸豐二年的時候,曾國藩和左宗棠相識。
當時,正值太平天國起義時期,與洪秀全的這場仗清政府打得是十分艱難,胡林翼便向曾國藩推薦了左宗棠。過了兩年,曾國藩便向朝廷舉薦左宗棠做了知府。説實話,這本就是一次破格任用,但是,左宗棠卻因為官職小,沒幹。還説曾國藩拿一個破官位來糊弄自己,要是幹這個活,自己寧願去山中隱居。
所以,這個事情,就這麼黃了,沒辦成。
後來,到了1860年,太平軍形勢緊迫,曾國藩開始啓用左宗棠,從此,左宗棠的軍事才能得以展現。曾國藩是一個胸懷坦蕩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對於左宗棠,他給予其足夠大的權力,讓左宗棠可以獨當一面,並將部分湘軍撥給他使用,這使得左宗棠的勢力得到了快速增長。
在左宗棠拿下杭州之後,曾國藩向朝廷舉薦了左宗棠,讓其擔任杭州巡撫。可以説,曾國藩對於左宗棠那是有知遇之恩的,但是,在太平天國被剿滅之後,曾國藩和左宗棠的關係卻逐漸惡化。而關係僵化的原因,是關於洪秀全小兒子洪天貴福的下落問題。
在太平天國政權倒台,天京被攻陷之後,曾國藩得到消息,説洪秀全的兒子已經死了。於是,便把這個消息上報給了朝廷。
但是,在這個時候,左宗棠卻站了出來,並持反對意見,説:“洪天貴福並沒有死,而是逃跑了。”更有甚者,左宗棠説:“曾國藩有欺騙皇帝的嫌疑,居心叵測。”要知道,欺君這個罪名可是不小的,搞不好是要被殺頭,或者滿門抄斬的。
曾國藩一生行事磊落,無愧於心,最痛恨的就是別人對自己加以詬病、誣陷。所以,兩個人就這個問題爭持不下。後來,經過查證,洪天貴福的確沒有死而是逃跑了,而曾國藩也只是誤信了假消息,才上報給了朝廷。但是,曾國藩卻並沒有任何私心,更不會窩藏叛賊,所以,朝廷便沒有再追究此事。
自從曾國藩和左宗棠關係鬧僵之後,兩個人之間就再也沒有書信往來了,見面更是不可能。而左宗棠,沒事的時候,便在旁人面前痛斥曾國藩,還時不時上個摺子參曾國藩一本。關於左宗棠對曾國藩做的這些個“缺德事”,左宗棠到老也沒有承認錯誤,還將二人交惡的原因推給了曾國藩,説曾國藩太小心眼。
雖然,左宗棠對自己百般算計,各種刁難,但是,曾國藩卻仍心懷大度,從不與之計較,並且,時刻以大局為重,絲毫沒有報復之心。後來,左宗棠能夠在平定陝甘,以及新疆地區獲得戰功,都是得益於曾國藩的支持。曾國藩不但給左宗棠送兵力,還為其籌糧草,以德報怨的行為,真叫人佩服。
後來,曾國藩死了,左宗棠在他的葬禮上,留下了自愧不如的話語: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
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其實,這幅輓聯寫的很一般,對曾國藩左宗棠並無過譽之處。但是,左宗棠落款“晚生”,卻讓曾家人大有面子。啥叫晚生?“明清翰林入館,投刺於先登甲第者,書晚生”。
自此,二人的一生爭鬥也畫上了句號。
曾國藩曾經誇讚左宗棠善於帶兵打仗,軍事才能在自己之上 。但是,實際上,曾國藩的官職、聲望,以及對大清的貢獻,都遠在左宗棠之上,並且,他並沒有用自己的權力,對左宗棠進行打擊報復。如果換了別人,以左宗棠對曾國藩做的這些事,相信早就被人乾死了。
可以説,左宗棠之所以能夠在朝廷上,擁有一席之地,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都是曾國藩的功勞。在曾國藩死後,左宗棠也開始逐漸走向了沒落。
二、曾國藩和李鴻章
李鴻章對於曾國藩是十分敬重的,並且,一直以曾國藩的學生自居。
曾國藩與李鴻章的父親都是同一年考中的進士,所以,曾國藩比李鴻章的輩分高。在李鴻章科舉中第之後,來到了曾國藩的門下做了幕僚,二人感情頗深,猶如父子。
而李鴻章,也在曾國藩的指點之下,平步青雲。李鴻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也很有才幹,對於大清的發展,李鴻章可以説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在性格上,李鴻章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與左宗棠的囂張跋扈大為不同。不過,雖然如此,李鴻章和曾國藩也不是一點矛盾都沒有的。
1860年,曾國藩在安徽祁門駐紮大營,但是,李鴻章卻認為此舉非常不妥,於是,二人由此心生隔膜。後來,曾國藩要彈劾李元度,將二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李元度以前是曾國藩的老部下,但是,因其犯下大錯,所以,曾國藩要彈劾他。
而李鴻章卻堅決反對曾國藩的做法,並威脅曾國藩説:“如果敢彈劾李元度,自己就辭職。”不過,曾國藩沒聽李鴻章的,還是彈劾了李元度,而李鴻章,也就真的辭官走了。後來,曾國藩與李鴻章二人又重歸於好,李鴻章更是傳承了曾國藩的精神,成為了晚清第一大重臣。
三、李鴻章與左宗棠
左宗棠和李鴻章都是曾國藩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後來,都做了封疆大吏,且同為洋務派。
但是,後來二人的關係,依舊是鬧得不可開交。左宗棠看不起李鴻章,説他不會打仗,對外侵敵寇太過温柔。而李鴻章,對左宗棠也不是很欣賞,還曾經給左宗棠起了個外號“破天荒相公”,來諷刺左宗棠只是一個舉人水平太低。
1874年,開始了“塞防”和“海防”的爭論,左宗棠和李鴻章作為兩個不同派別的代表,站在了對立的觀點上。後來,經過朝廷的“調解”,認為塞防和海防一樣重要。於是,左宗棠帶着棺材西征,年過半百還上戰場殺敵,最終,更是取得了勝利;而李鴻章,則興建北洋水師,卻不幸在海戰之中,全軍覆沒。
其實,相比之下,左宗堂對李鴻章的厭惡之情,遠不如對曾國藩那麼強烈。但是,他在與李鴻章的爭鬥中屢屢受挫,主要是因為李鴻章沒有曾國藩那麼寬容,沒辦法包容左宗棠的一些做法。
縱觀全局,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三人的能力和才華都很出色,都是清朝晚期重要的大臣,對清朝的發展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歷史上也有着深遠的影響,並且,都是我們所敬佩之人。總而言之,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曾國藩會做人,李鴻章會做官,左宗棠會做事。
參考資料: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左宗棠評傳》、《李鴻章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