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大家好,我們的建築塵封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一、背景:"公民兵"風光不再
羅馬在千年輝煌歷史中,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不斷擴張,而這一擴張的基礎正是訓練有素、實力強勁的羅馬軍隊。早在羅馬建城後不久,就曾命令各階層、各部族根據人口占比組織"百人隊",最初共建起192個"百人隊",在之後的數百年中,羅馬軍隊的人數、編制都有所改革,但仍以羅馬公民為其主力。這支羅馬軍隊戰勝了希臘、毀滅了迦太基,接連打敗周圍國家,構建起一個橫跨地中海的強大帝國;而羅馬公民的自由發展得到保證,公民意識增強,也有着參軍作戰的極大熱情,進一步促成了羅馬軍隊的發展壯大。
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扎馬會戰中,羅馬軍隊戰勝了一代名將漢尼拔
然而,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的軍事實力已然減退,曾經令羅馬人引以為傲的"羅馬軍團"已經風光不再,公民兵制度尤其遭受到現實的嚴峻挑戰:羅馬公民從軍意願下降,逃兵現象頻繁,據歷史學家記載,"一些服役者四處逃散,在被抓住後像奴隸一樣打上烙印。"一些羅馬公民受到當時社會文化的影響,傾向於少生育或不生育,造成青年人口減少,甚至許多貴族家庭也因而絕嗣,導致羅馬帝國缺乏充足的兵源;這一結果又導致了邊境防禦被打破,日耳曼人、高盧人逐漸進入帝國邊境相較之下,分佈在帝國邊疆地區,長期以來被排斥的蠻族,受到生活方式等影響,反而更為堅韌,戰鬥力有一定保證。於是,統治者開始通過變相授予公民權的方式,令外族居民進入軍隊。
二、2—3世紀羅馬軍隊的蠻族化進程
實際上,在奧古斯都時代,已經有很多外省人,在徵召入伍時被非正式地授予公民權,使得外族居民變相地進入羅馬軍隊。這一舉措,為後來的軍隊蠻族化提供了先例。而後來的圖拉真,出於大舉用兵的需要,進一步擴大了徵兵的範圍,真正的羅馬公民在軍隊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小,但最精鋭的近衞軍仍未取消出身限制。
在2世紀末安東尼王朝結束後,羅馬帝國又一次陷入羣雄混戰的局面。最終,塞維魯憑藉軍隊的支持擊敗敵手,登上王位。軍人出身的塞維魯對軍隊極為重視,甚至有着超乎尋常的狂熱。他在給兒子的遺言中還宣稱:"讓軍隊們都發財,其他人可以不用管!"他遣散原來的近衞軍,代之以聽命於他一人,對皇帝保持絕對忠誠的一支新的近衞軍。塞維魯本人並非羅馬人,而是非洲出身,又長期在外省擔任總督,因而對"蠻族"沒有明顯的偏見,反而因蠻族士兵的較高戰鬥能力而有所偏愛,甚至曾讓羅馬婦女嫁給蠻族軍官。他新建的近衞軍也主要由其老兵,尤其是蠻族部隊構成,而羅馬士兵的數量則大幅減少。
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羅馬皇帝塞維魯(193—211年在位)
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在塞維魯統治時期,暫時鞏固了混亂的政局。但蠻族士兵大量進入軍隊,也就意味着合法地滲透進羅馬帝國的軍事領域,甚至可以接觸到軍隊的中心(近衞軍),實際上已經擁有了一定程度的軍權;而由於,他們並不能保證對皇帝的絕對忠誠。塞維魯死後不久,近衞軍權力不斷膨脹,甚至殺死統治者,另立新君,嚴重破壞了羅馬帝國的統治秩序,進一步助長了政治混亂的局面。 同時,蠻族士兵大量進入軍隊,也就意味着更多的蠻族居民進入羅馬帝國。蠻族往往通過"同盟者"身份,進入帝國邊境,獲得合法居住權。蠻族勢力與羅馬帝國的接觸日益頻繁。
三、影響與結語
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在3世紀中期的"三十僭主"時期,軍隊成了將領們爭奪皇位的工具
同時,這些蠻族居民與原帝國境內的羅馬居民未能和平相處。在表面上,兩者都服從羅馬帝國的統治,但民族間卻形成了對立。蠻族與羅馬帝國聯繫的不斷加深,實際上對傳統的羅馬文化形成威脅,導致了羅馬帝國更進一步衰落。
原羅馬軍民大多對蠻族抱有鄙夷、敵視的態度,與塞維魯同時代的歷史學家卡西烏斯記載:"(羅馬)城內擠滿了成羣的五光十色的軍人,相貌野蠻,説一些令人討厭的意思顛倒的話語,舉止行為粗魯。"這一記載,清楚地表明蠻族與原本羅馬居民矛盾的不斷激化。最終,在這一衝突中,原本的羅馬公民成為了失敗者,以"士兵"身份被吸納進羅馬帝國的蠻族,通過軍事勢力更進一步滲透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這些新的蠻族士兵並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國家意識,更遑論對帝國保持絕對忠誠,導致了羅馬帝國更進一步的分裂和衰落。在之後羅馬帝國發展歷史上,這些蠻族軍隊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掀起反旗,羅馬帝國最終在分裂和內耗中,耗盡了軍事實力,湮沒了曾經的輝煌。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6 字。

轉載請註明: 血脈漸弱的“羅馬軍團”——公元2—3世紀羅馬軍隊的日益蠻族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