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桑榆晚
在紀錄片《人生七年》裏,導演跟拍了14名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大的孩子。
跨越49年,跟拍和記錄了他們的7歲、14歲、21歲……直至56歲的人生軌跡。
到最後導演發現,無論富人還是窮人,要想改變命運,最容易的一個捷徑只有兩個字。
——自律。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非要自律?
一個網友説:
一些人財大氣粗的背景讓自己望塵莫及,而我這個凡人智商又被各路神仙碾壓。
自律就成為了那根救命稻草。
別人一出生就在羅馬,那我就日夜兼程趕到羅馬。
自律,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的唯一出路啊。
自律決定人生高度。不自律的孩子,未來很難自由。
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沒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的習慣需要父母從小培養。
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
有機會自我管理,才能學會自律有一期《超級育兒師》,一個6歲女孩的媽媽求助節目組,細數了孩子的問題:專注力差、沒有時間觀念,更別提自律了。
育兒師才觀察了半個小時,就發現了問題。
比如,孩子正玩得開心,媽媽開始不斷提醒她,再玩5分鐘就要去寫作業。
孩子正準備收拾,媽媽不斷用手指着鐘錶,一遍遍告訴她「現在幾點了,該做什麼了」。
女孩看起來聽話,可一到了學校,就完全失去自律能力,完全失控了。
育兒師一針見血地説:孩子自律能力差的根源,就在媽媽的過度控制慾上。
媽媽每時每刻都盯着孩子的結果是,孩子覺得,反正有媽媽幫我規劃一切,索性完全放棄自律了。
演員孫茜講過一個童年故事,和這個女孩很像。
她只要放學回到家,就聽見媽媽在外面催「你寫作業了沒有?快去寫!別耽誤了!」
本來還準備寫作業的她,瞬間逆反心作祟,反而不想寫了。
後來,她乾脆每天等媽媽催了,再拖拖拉拉開始學習,徹底放棄了自我管理。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超限效應」。
指的是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在孩子自律的養成上,也是如此。
自律,強調一個「自」字,是由內向外,建立起來的自我管束能力。
有人説,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能忍的媽媽。如果孩子只有被盯着才乖,那很難有機會發展出自律能力。
自由帶給孩子自尊,自尊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自律能力的強弱。
一個朋友説,曾經給孩子的卧室裝了攝像頭,時刻監控他學習,只要孩子有風吹草動,她就從手機這頭吼兩句。
本以為這是個監督孩子的好方法,但萬萬沒想到,孩子在學校的專注力反而下降,自制力變差。
問題的原因就出在這裏,長期被「他律」的孩子,沒有機會學會「自律」。
朋友總結説:「當你希望孩子自律、而不是事事由自己去掌舵時,就一定要學會忍,看着她犯錯不去插手,看着她慢吞吞的不去幫忙,甚至看着她燒錢忍住不去心疼錢。」
先試着做一個陪練而不是比賽的主導者,孩子才能學會對自己負責。
培養孩子自律,家長一定要學會「忍住」。
自律,並不等於放養完全放養,孩子就會自律嗎?也不是。
「自律」的「自」代表自由,「律」代表限制。培養自律能力,「自」和「律」都很重要。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裏,嘉賓們被問道:如果時光倒流,想回到什麼時候,並且對當時的自己想説一些什麼話?
吉娜選擇了對10歲時候的自己説:
「小吉娜啊,今天琴練得怎麼樣?練的幾個小時,你手指痛嗎?沒關係,一定要堅持、要很努力地練琴,少玩一點沒關係。」
她解釋説,從3歲開始,爸媽要求她每天必須堅持練琴3個小時。
小時候她覺得辛苦,但是現在她卻很感激他們。正是他們的嚴格,讓自己養成了自律的習慣,還因此遇到了愛的人。
有父母推崇「放養式教育」,認為孩子要擁有快樂的童年,不希望給他們約束。
另一個寶媽説了一句扎心的話,戳破了「放養教育」的另一面:
「我現在越來越擔心,童年會變成孩子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等他長大了,無法擁有快樂。」
《別讓所謂的散養害了孩子》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有兩個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個16歲,一個18歲,共同特點是厭學。
醫生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兩個孩子厭學的原因竟然和小時候一個共同的經歷有關:兩人幼時都學過很多才藝,但都中途放棄了。
圍棋、鋼琴、素描……都是他們自己感興趣,並提出要學習的。
父母請了輔導老師,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孩子突然不想學了,父母也聽之任之。
有過多次半途而廢的經歷之後,孩子養成了隨心所欲的性格,無法自控、經常走神、容易放棄。
這最終導致了他們長大後厭學,甚至放棄高考。
自律和快樂從來不是二選一,自律的存在,反而是能夠讓孩子獲得更高層次的快樂。
有學者做過一項研究,按照自律的等級,大致把孩子分為三種類型:
內控型: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強烈的時間觀念,不會因為缺少監督,就放鬆自己。
內控+外控型: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但是控制力偏弱,需要外力的支撐和提醒。
外控型:自律性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學習環境越寬鬆,學習動力越差。
如果不是天生自律,就需要家長適當引導。
給孩子自由,但這個自由不是無限制、無規則、無節制的,更不是縱容和無作為。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父母在後面默默看着,適當的時候插手,推孩子一把。
父母的格局裏,藏着孩子的人生。
平衡「自律」和「他律」,要制定規矩自律不是天然就會的,它是需要學習才能不斷增強的一種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制定規矩、遵守規矩,很重要。
之前有一個「考研宿舍」的新聞。
一個普通的二本學校,一個寢室的四個男孩,全都收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offer,要一起出國深造。
接受採訪時他們説:
其實,宿舍四個人的自制力都不是很好,也喜歡打遊戲,並且還上癮。
為了學習,他們定下了寢室公約。
週末以外時間不玩遊戲,誰違約就請吃飯。
就這樣,大學四年下來,即使偶爾想要偷個懶,但還是按照公約執行了下來。
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惰性,但這幾個孩子之所以能夠克服這種惰性,靠的就是全寢室共同遵守的「規矩」。
立規矩,是培養孩子自律的必經之路。
因為自律,網上有個二年級小女孩火了。媽媽曬出她的日常作息,30萬人點贊。
這個女孩有多自律?
早晨堅持6點半起牀,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不用爸媽催,自己會第一時間把作業完成,每一個知識點,一絲不苟;
手機、電視,各種玩具放在身邊,孩子不為所動;
雷打不動堅持練字、跳繩、鍛鍊......
而這樣的自律和堅持,已經是第1279天,近4年。
評論區有人説,孩子小時候就應該擁有快樂的童年,該玩要玩,該交朋友交朋友。
孩子的媽媽無奈回覆説:「你説的她都有。」
自律的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效率都會更高,反而擁有更多支配時間的自由,更高級的快樂。
看了媽媽給她制定的家規,不難想象女孩能自律的原因。
來源:抖音@高嘉齊媽媽
很具體,可操作性強,不斷給孩子強化好的品質,在這樣的規矩下長大的孩子,未來應該不會差。
美國前總統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講過這麼一個故事:童年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她和哥哥立規矩。
比如,下學後可以玩到幾點回家?父母反問他們「你覺得幾點前回家比較合理?」
商量決定後,父母就不再每天盯着,孩子感受到信任,也就很好地執行了下來。
後來的米歇爾很感激地説:
「母親的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有一種沉着的自信在支撐,那就是把我們培養成為未來的大人。」
立規矩,要講究方法。
比如米歇爾的父母,他們把孩子想像成一個已經形成了「自律」習慣的完整人,每件事會和他們提前約定,把目標、過程和時間提前説清楚。
整個過程中,父母偶爾提醒,大多不插手。
懂得自由的可貴,感受到了要承擔的責任,孩子就會自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從「他律」到「自律」。
有個朋友約定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手機,無論孩子怎麼百般央求,媽媽依舊不為所動。
有人問她:「他只是個孩子,沒必要這麼認真吧?」
媽媽冷靜地説:
「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孩子是會得寸進尺的。一旦妥協了,你以後説什麼,孩子都不會聽你的。」
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温柔且堅定地執行。
一段時間後,就會養成習慣,內化為孩子性格中的自律。
想要孩子自律,父母要先自律去朋友家做客,被他們上五年級的女兒驚到了。
一吃完飯,孩子就捧着大部頭的書在一邊看;
大人們聊天,看電視,她絲毫不為所動;
看書看累了,自覺地去整理衣物,鍛鍊打卡......
問到怎麼培養的孩子,她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內,「哪有什麼經驗啊,除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管了管,以後再也沒管過。」
我知道她説的是實話,去過幾次她家的人,不用她説,自己大概也能找到答案。
兩室一廳的房子,走進去的給人的感覺是——書太多了。
一家三口,每天晚飯後散個步,回到家一人一本書,誰也不打擾誰,他們都覺得是一種享受。
在她們家,不教就是最好的教,父母的自律,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孩子實際上是一個觀察者。
他們最強的特質就是模仿,會不由自主地觀察父母的一切特質。
用嘴説自律的好處再多,但自身的行為跟觀點相反的時候,是騙不了孩子的。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自律,都要先從父母的「他律」開始。
父母的行動,比説教更有引導力。
父母強大的自律精神,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自律,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難。
有原則的放手,適當的引導,有智慧的立規矩,還要適時給孩子正向的反饋,強化孩子自律的好習慣。
只要父母用心,孩子一定都不會差。
當你看到別人家孩子,足夠優秀的時候,請一定相信,因為,別人家的父母,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幫助孩子自發地培養自律習慣,才是父母給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
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理性且文藝,用文字陪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