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發佈《關於陸某某等32名研究生放棄入學資格的公示》,引發熱議,有網友質疑考生放棄入學的選擇會浪費教育資源,也有人稱“去不去都是自己的選擇”。
研究生“錄而不讀”現象已經連續多年出現。據媒體報道,2019年蘇州大學研究生院曾對該校68名未按學校規定辦理入學手續的2019級研究生作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2020年太原理工大學對該校逾期兩週未履行報到手續的49名研究生作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處理。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發佈公告,宣佈擬取消38名2021級研究生入學資格。
對於近年頻現的研究生“錄而不讀”現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九派新聞採訪時指出,考生在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放棄入學,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選擇。“(讀研)要付出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後面還要找工作,最後回報可能要小於付出的成本,產生的效果跟所期望的有很大差距。”
多所學校負責招生的老師和教授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找到工作、出國留學是學生放棄入學資格的主要原因。此外,報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學被調劑到非全日制,也是原因之一。
儲朝暉認為研究生放棄入學除了造成教育資源浪費,還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因為校方無法預知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同學會不會按時入學。
關於網友頻頻提及的教育資源浪費問題,儲朝暉表示這與研究生招生體系也有關係,不只是考生單方面的問題。他強調在研究生招生體系中,學校與考生缺乏雙向溝通機制,這會造成考生對考取的院校瞭解太少,學校也無法及時獲知考生的選擇。
九派新聞記者 曾憲雯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