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太宗李世民,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在上千年來,史學界一直對他好評如潮,認為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説的就是李世民這種人。唐朝的天下,一多半都是李世民帶着手下的將領打下來的。而就是如此能征善戰的李世民,為何會在52歲的年紀便駕崩於含風殿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世民早期的能征善戰李世民出生在關隴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李淵是唐國公,太原留守。正是在他的鼓動和慫恿下,李淵才在晉陽起兵。之後,李淵封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統率右三軍,領兵攻入長安。李淵在長安稱帝后,李世民被封為“秦王”,開始征戰四方。
李世民
在晉陽起兵之初,李淵答應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等李淵建立唐朝後,卻立了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建成因為忌憚李世民秦王府的勢力,所以與齊王李元吉勾結,打壓排擠李世民。而李淵的優柔寡斷,也加速了皇子間的衝突。終於,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自己當上了太子。後來李世民又逼父親李淵禪位,登基稱帝。
李世民
在做了皇帝后,李世民選賢任能,虛心納諫,將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國力蒸蒸日上。雖然古人的壽命比較短,但以李世民的精力來看,他不應該是中年駕崩的人。那他為何會在52歲便突然駕崩呢?據《舊唐書·郝處俊傳》記載,他是因“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李世民
自古以來,有很多的皇帝都追求過長生不老之術。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秦始皇、漢武帝和嘉靖皇帝。他們有的是派人出海找神仙,有的則是痴迷於煉丹。而將道教奉為國教的李世民,也選擇了後者。李世民曾説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
既然秦始皇和漢武帝追求長生都無疾而終,那英明一世的李世民,為何會在晚年犯了糊塗呢?主要是因為心態上的變化。李世民在治理國家上,可謂非常成功,政通人和。但在培養繼承人方面,卻極其失敗。他是通過發動政變上的台,為了防止他的兒子們效仿此事,他早早就確立了太子之位的人選,那就是長子李承乾。
李世民
李承乾腿有殘疾,還好男風。在他得知弟弟李泰有奪嫡之念時,便日益狂悖驕躁,不敬師長。後來他派人刺殺李泰,卻以失敗告終。在抓狂的情況下,李承乾索性聯合大將侯君集起兵造反。李世民處死了侯君集等人,將李承乾貶為了庶人。在李世民看來,李泰是受害者,應該好好彌補和重點培養一下。結果李泰也是有着狼子野心的人,無奈之下,李世民又將李泰降封為順陽郡王。
印度神僧
兩個兒子讓李世民接連失望,他漸漸感到心力交瘁。為了讓唐朝更加繁榮和富強,他更渴望長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位來自印度的神僧進獻了“長生不老藥”,李世民服用後暴斃而亡。所以與其説害死他的是丹藥,還不如説是他崩潰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