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曾國藩有着“晚清第一名臣”的美譽,他一生都在追求“內聖外王”的儒家目標,最終成為了近百年來最為人稱道的名臣。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曾國藩的發跡除了運氣、學識、膽量等因素之外,與他左右逢源的處事手段也有着重要的關係。曾國藩在處世方面有着相當特殊的一套,正是這樣一套特殊的人際交往方式,讓他在晚清複雜的局勢中脱穎而出。
曾國藩最令人佩服的一點就是,他發明了一套相當獨特的理念和實踐方法,去驗證一個人的性格、人品以及或拉近、或疏遠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這一理念和方法便是“有事沒事找人借點錢”。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歷來是讀書人的交往原則,尤其是涉及金錢這樣的敏感事物,一般人往往是避之不及的。為何在朝中頗有實權的曾國藩不但不避諱此事,還提倡有事沒事找人借點錢呢?
難道曾國藩是想要藉此斂財嗎?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當然不是,曾國藩在這件事情上有着他自己的考量,他的畢生追求是成為一個政治上的偉人,為此他必須在人際交往這方面做足功夫。政人之間的交往與學人之間的交往迥然不同,學人之間的交往“以少為高”,而政人之間的交往則是“多多益善”,認識的人越多對自己的仕途越有利。
曾國藩之所以想出“借錢識人”這套法子來,與他平生的經歷是有着莫大的關係的。
少年頗為愚笨的他久試不第,直到而立之年才做了一個小小的京官。曾國藩早年雖然是在北京任職,但他的差事實在是沒有什麼油水,可以説是窮得一塌糊塗。《曾國藩家書》中記錄了他早年的生活,冰敬、炭敬以及程儀這樣可以大做文章的收入來源,與曾國藩都毫無關係,此時的曾國藩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曾國藩在翰林院之時實在是太窮了,為此他不得不向一些同僚借錢,甚至有時候還要借上一些較為灰色的高利貸,才將將維持生活。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此番苦難的生活是曾國藩的“試金石”,他在工資的花銷方面相當節儉,不亂花、不亂用、能省則省的曾國藩後面慢慢有了起色,他開始逐漸擺脱了經濟上的壓力,有了自己一點壓箱底的存款。曾國藩一心想成為政治上傑出的人物,為此他也開始重視起與政界的交往,所謂“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但是與孟嘗君的土豪式的豢養方式、左宗棠霸主式的威懾方式以及後來袁世凱奸雄式的忽悠方式都不同,曾國藩走的是平易近人的鄰家大哥哥的路線,他以湘人特有的熱情以及忠厚征服了身邊的人。
曾國藩在經濟上逐漸寬裕之後,他也開始借錢給其他經濟窘迫的同僚或者是下屬,“凡有借我錢者,皆光景甚窘之人”。但曾國藩對於此事有着自己的看法,一般人與朋友之間有金錢往來,那便是友誼終結的前兆,但在曾國藩這裏恰恰相反,他與別人的情誼反而因為借錢更加深厚。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外間有借我者亦極窘,我亦不寫信去問他”,曾國藩的情商便體現在此了,不論他是出於本心還是有作秀的成分,他的這種態度以及行事方式在當時頗為受用,很多人開始因為他的這點恩惠而效力與他,曾國藩的幕僚以及朝中人脈便盤根錯節起來。
曾國藩自道光二十年擔任翰林院檢討開始,至道光二十九年升至兵部右侍郎,成為了正二品官員,這在整個清朝的歷史上也是相當罕見的。在十年時間內,曾國藩的仕途之路可謂是暢通無阻,七次升遷且連跳十級,這不得不説是一個奇蹟。
曾國藩的發跡與軍機大臣穆彰阿的提拔有關,但更與他本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及高明的處事手段有關。在送來迎往以及欠錢借錢之間,曾國藩逐漸整理出了自己的檢驗他人的方式,這便是“有事沒事向別人借點錢”,這種看似與他的身份極為不符的行為,為曾國藩的識人、用人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在曾國藩官位低微之時,他向別人借錢固然有着迫於生計的一面,但也足以在患難之中參透人心。這個世界上總是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之人寥寥無幾,人情冷暖總是在寒冷的冬天更能夠體會。在位極人臣之後,曾國藩的手上自然是不缺錢了,他向別人借錢的目的主要是有兩個:第一個是表明自身的清廉剛正,第二則是以欠人情的方式拉攏與他人的距離。
“寧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是曾國藩一生的操守,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想做的是海瑞那種迂腐的清官,他真正向往的是王陽明式的哲人境界,救濟天下而分毫不取。
曾國藩對於借錢還錢頗有心得:若是借錢坦然而還錢爽快的人,定是一個處事果斷且品行端莊的君子,是可以重用的;若是借錢支吾還錢爽快的人,那便是一個性格內斂但良知尚存的讀書人,也是可以重用的;假使一個人借錢不爽快還錢又拖延,那這個人便不值一哂了。
曾國藩向同僚以及下屬借錢更是將心理學運用到極致:假使是向同僚借錢,便要看這個人催不催自己還錢以及當時的態度;假使是向下屬借錢,那麼就要觀察這個人的神色是驚慌失措還是平淡如水,以及這個人後來會不會催促自己還錢。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不催自己還錢的同僚,頗有城府;催自己還錢且心態平常的同僚,是仁人君子;既要錢又拉不下面子的同僚,便是一般的俗物。面色或驚慌或喜悦的下屬,是非常一般的人,不可以使其得重用;面色平淡且公事公辦的下屬,多半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且品德高尚。
曾國藩正是通過自己細緻的分析,在借錢與還錢之間將人情世故梳理得相當有條理,這是他成為屹立在晚清官場的不倒翁的重要原因。借錢中的門道只是曾國藩處事哲學的一部分,但從中足以看出他的智慧與學問,假使我們能夠將他的智慧與學問靈活運用,那一定會大有裨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7 字。

轉載請註明: 曾國藩位極人臣,為何還經常向下屬借錢?其中藴含極大的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