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985相親局”火了:孩子,為什麼媽媽希望你努力考上名校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考上名校絕對不僅僅是為了相親,985的標籤,會帶給你更多的選擇權。當努力成為習慣,成功就會成為必然。

最近,“985相親局”頻頻登上熱搜,985成了一部分人相親的門檻,人生的選擇,在相親局上又有了新的分層。

“985相親局”顧名思義,是參與相親的必須是985名校畢業生,能帶着985這一標籤的人,比例都不到2%。

有媒體發佈了關於“985相親局”的調查問卷,其中有一項是“您覺得學歷相當在婚戀中重要嗎?”

該項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有34.26%的人認為學歷相當在婚戀中很重要,這部分人認為,以985作為門檻篩選的相親更高效,經歷和三觀的契合度也更高。42.59%的人認為需要考慮,只有23.15%認為不重要。

不管網友們如何爭論,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在同等條件下,大家還是會更傾向於選擇985名校的畢業生。畢竟985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家很認可的優秀的標籤。

因此,拋開相親這件事而言,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有那麼多家長會希望孩子能考入名校。因為在這個標籤的背後不僅代表着努力和優秀的習慣,還代表着更豐富的選擇權、資源和人脈等。

1

選擇權的擴大

實現從一到無窮大

在2019年時,清華大學推出了一則招生宣傳片《從一到無窮大》。

在這則宣傳片中,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錶示:在中國有70%的在校大學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當然也包括他自己。

雖然此刻他已然成為一名頂尖的科學家,但是曾經他也是一個標準的農家孩子,出生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西峪村。

正是因為他自身的努力,才有機會走出農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山東大學。本科畢業後他進入了曲阜師範大學教書。

當年的薛院士也有考研夢,但考研之路並不平坦。他一共經歷了三次考研,還和39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次,他高等數學只考了39分,第二次大學物理也是39分,直到第三次,他才如願考上了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

至此,他開始接觸更廣闊的的世界,並一路走到世界科學的前沿,甚至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物理學成績。

之後更是在41歲時就成了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而在清華大學任教的過程中,他也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而這也是我們希望孩子能努力考入名校的原因之一。不僅是對自身努力的一種肯定,還意味着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並且隨之而來的是豐富的選擇權,伴侶也好,就業也罷,都是如此。

就像龍應台寫給她兒子的那段話一樣: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確實如此,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含着金湯匙來到人間,更多的是出生在普通人家,而讀書是很多普通人逆天改命的天梯。

那除了能獲得更多的選擇權之外,讓孩子努力考入名校的意義還有什麼呢?

2

不可替代的資源和人脈

或許我們能從高曉松的身上了解到,考入名校的意義不止是選擇權的擴大,還意味着不可替代的資源和人脈。

高曉松出生於北京市清華大學裏的清華大院,整個家族都是高學歷。他自己曾在一個節目中表示,如果只是碩士出身,那在他們家基本屬於文盲。

他的外公張維是深圳大學的首任校長,也是我國著名的固體力學專家,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雙院士。

他的外婆陸士嘉是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者之一,世界流體力學權威普特朗教授唯一的中國學生。

他的爸爸高立人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的媽媽張克羣是梁思成教授的學生,不僅是清華大學的教授,還是著名的建築學家。

他的外舅公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舅舅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主任。

而高曉松自己也曾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學,考取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

有着這樣的家庭背景,高曉松所擁有的資源和人脈可想而知。據他自己曾説:“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裏人就寫一張字條,説你去問誰誰誰。”而出現在這些字條上的人名,基本都是各領域的專家。

之前,網絡上流傳過這樣一張圖片:互聯網大佬們的聚餐照。

這些聚在一張桌上的大佬,清一色都是985名校畢業。

這是巧合嗎?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國際金融報》的記者在2016年時,曾對中國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的教育程度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其中有84%的高管擁有高學歷,並且在這些擁有高學歷的高管中有48%是畢業於985學校。

當然,不是説進了名校就一定能成功,而是在一個優秀的圈子裏,自身也會用相對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去不斷努力。

而這也是我們想要孩子考入名校的意義之一。

3

名校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是

讓努力成為習慣

知乎上有個叫Lawyer JW的用户,她就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説明“當努力成為習慣,將會帶來人生奇旅。”

2016年的時候她以年級第一,均分超90分的成績從湖南大學法學院畢業,隨後成功申請進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倫敦大學學院就讀法律碩士。

還曾被學校推選為“學霸”參與了《快樂大本營》的節目錄制。

之後到了倫敦,她也是不斷努力去發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並由此接觸了時尚圈。而名校的學習經歷早已讓她形成了“既然做了就勢必要做好”的個性。為此,她每天會利用課餘時間儘可能地鑽研如何成為一名專業的模特。

例如,為了研究pose,她除了日常看雜誌學習以外,哪怕是和朋友出去逛街,看到海報上有亮眼的pose,也會現場挑戰。

僅僅一年,她就登上了VOGUE的雜誌,成了一個嘗試百變造型,走秀場、登雜誌的國際時裝模特。

不僅在時尚圈站穩了腳跟,她也沒放棄自己的學業,永遠將學業放在了第一位,最後更是通過層層篩選,成為當年UCL的12位選手之一,參加了全球商業法律項目LAWWITHOUTWALLS,且是唯一一位華人選手。

最後,Lawyer JW表示,未來自己還要更加努力,去創造更多的奇蹟。

她的人生有此奇旅,很大程度上跟她習慣性的努力有關,並且自己也會樂在其中。這也是名校能帶給孩子最大的精神財富。

就像之前劉德華在接受採訪時所説的:當努力變成一種習慣,就不會有壓力。

這也是希望孩子能考入名校所帶來的無可替代的意義。當然,並不是只有考入名校才是成功,更多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努力的習慣。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一直持有上進的念頭,而不是安於現狀,這樣的他們無論在什麼境況下,都不會被擊垮,都能獨當一面,而這才是我們希望孩子努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