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越是雄才大略的君王,越無法妥善安排身後事?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經典

在中國歷史上,齊桓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奇怪的是,這些雄才大略的君王,都無法妥善地安排好自己的身後事。


1、齊桓公

齊桓公,是姜太公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第三子、齊襄公之弟,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

在位期間,齊桓公以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等制度,使齊國逐漸強盛,隨後又高舉“尊王攘夷”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可謂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然而,齊桓公晚年昏庸,無法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身後事。管仲去世後,齊桓公不顧管仲警告,重用易牙、豎刁、開方等小人,導致這些小人專權亂政。

公元前643年9月,齊桓公病重,他的五個兒子——公子無詭、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便迫不及待地各率黨羽爭位,相互攻打,根本無暇顧及齊桓公的死活。

9月12日,齊桓公病逝,宮中卻無人,也沒人敢去把齊桓公裝屍入棺,屍體被丟在牀上六十七天,以至屍體長滿蛆蟲並爬出門外。十二月乙亥日,公子無詭憑藉易牙、豎刁的幫助,奪位成功,這才將齊桓公的屍體裝棺。

但齊國的亂局並未就此結束。公子無詭即位才三個月,就被齊國人殺了,公子昭在宋襄公的支持下回國即位,是為齊孝公;齊孝公當政十年去世,公子潘讓公子開方殺死孝公之子而立公子潘為君,是為齊昭公;齊昭公當政十九年去世,其子舍立為齊君。舍性格軟弱,孤立無依,公子商人於是在齊昭公墳前殺死舍,自立為君,是為齊懿公;齊懿公即位後,驕橫,不得人心,當政四年,又被臣子丙戎和庸職殺了。齊國人於是廢黜懿公子之子,從衞國迎接公子元回齊立為國君,是為齊惠公。

齊惠公即位是公元前608年,距離齊桓公去世已經過去了三十五年。也就是説,因為齊桓公未能妥善安排身後事,導致齊國陷入三十五年的內亂。在此期間,晉國在晉文公的領導下趁勢發展,終於替代齊國,成為中原霸主。


2、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一歲親政後,立即以鐵腕手段迅速剪滅嫪毐集團,驅趕呂不韋,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用十年時間兼併六國,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接着又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基礎,對中國和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秦始皇自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但是,秦始皇也未能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身後事。秦始皇生前忌諱説“死”,公元前210年第五次東巡途中在沙丘宮病重,臨死寫下詔書,讓在長城當監軍的公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喪禮,趙高卻壓下詔書,並與李斯、胡亥合謀,篡改詔書,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由胡亥繼承皇位。

胡亥即位後,趙高又唆使胡亥殘殺蒙恬、蒙毅等功臣和兄長親屬,貪圖享樂,大興土木,施行酷刑苛政,終於導致陳勝、吳廣等“揭竿而起”,推翻了剛剛建立十幾年的秦帝國。


3、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七十歲駕崩,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四年。在位期間,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文化上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鞏固了皇權和中央集權。此外,漢武帝時期還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範圍,首開絲綢之路、首創年號,興太學等,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但漢武帝在皇位繼承上也曾出現處理不當的問題。漢武帝晚年寵愛鈎弋夫人,公元前94年,鈎弋夫人為漢武帝生下一個皇子(即漢昭帝劉弗陵),老年得子的漢武帝很興奮,愛屋及烏,便萌生了廢長立幼的想法。

漢武帝的長子,是與衞子夫所生的劉據。據《史記》記載,劉據是一位仁義的太子,也是很得人心的,但就是不得漢武帝歡心。

徵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漢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衞青之子長平侯衞伉皆坐誅。隨後,漢武帝命寵臣江充徹查巫蠱案。江充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舊隙,遂趁機與案道侯韓説、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漢武帝大怒,派兵鎮壓,迫使皇后衞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劉據的門客因曾經出入宮門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按謀反罪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次年,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上書為太子劉據伸冤,漢武帝終於醒悟,遂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臨死前,漢武帝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輔佐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實際上也開啓了漢朝“主幼臣強”的不利局面。


4、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即位後能夠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冗員,改革三省六部,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對外先後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紇、高昌、焉耆、龜茲、吐谷渾等,由是唐朝聲威遠播,四方賓服,史稱貞觀之治。

總之,經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唐朝社會安定、經濟恢復並穩定發展,對外武功顯赫,至公元652年,人口達到三百八十萬户,為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年間大唐盛世的奠定了堅實基礎。

所以,説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自然一點也不為過。但在繼承人問題上,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犯下錯誤。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是為唐太宗,同年,年僅八歲的李承乾被冊立為皇太子。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

唐太宗李世民原本對李承乾還是非常信任的,但凡外出,都由太子李承乾監國。但李承乾寵幸太常樂人,私引突厥羣豎入宮,令唐太宗頗為不滿。

幾乎是與此同時,魏王李泰主編的《括地誌》完稿,唐太宗非常高興,如獲至寶,不僅將這部著作收藏進了皇家的藏書閣中,還接二連三地大肆賞賜李泰——先是賜"物萬段",緊接着又每月賞賜大量的財物,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唐太宗的舉動,令本來就因為患有足疾而頗為自卑且敏感的李承乾十分緊張,在試圖暗殺失敗後,又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被唐太宗剝奪太子之位,囚禁在黔州。

爾後,在重新立儲之際,唐太宗深知"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立了年幼卻性格温和的第九子李治為太子,目的就要能夠同時保住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兒子。

唐太宗的做法,兒子們固然是保住了,但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卻差點就因此丟了。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還能勤於政事,執行唐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使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史稱“永徽之治”。但唐高宗身體虛弱,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皇后武則天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逐步掌控了唐朝政權。唐高宗駕崩後,武則天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直到神龍元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政變,武則天才被迫禪位於太子李顯,驚險保住了李唐江山。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上述的齊桓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外,還有一些雄才大略的君王,比如趙武靈王趙雍,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帝等。有意思的是,在這些人的身上,也都曾如齊桓公、秦始皇等人那樣,發生過繼承人相互爭奪、相互殘殺的情況。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或者説,為什麼越是雄才大略的人,越是無法妥善處理好自己的身後事?

筆者以為,除了齊桓公所託非人、趙武靈王過分溺愛兒子、宋太祖過於自私、明太祖過於執拗外,還有一個更加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君王本身都是雄才大略的人,故而他們容易“以己度人”,對自己繼承人的期望和要求都很高。比如秦始皇對扶蘇、漢武帝對劉據、唐太宗對李承乾,康熙對胤礽,都是如此。

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夠像他們那樣雄才大略的人畢竟不多,這包括了他們的嫡長子——法理上應該繼承他們的地位的兒子們。而當他們的嫡長子達不到他們的期待和要求,他們就難免萌生廢長立幼之念,於是便開啓了爭奪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