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境內,在古代被譽為“神山”,是古代帝王封禪的地方。帝王在此祭祀上天,以求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王朝永繼。因此留下了眾多的碑帖石刻、廳堂樓閣等名勝古蹟,記錄下一個個美麗的傳説,令遊客如醉如痴,心馳神往。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泰山唐玄宗《紀泰山銘》摩崖石刻

明堂,被認為“上可通天象,下可馭萬物”,是最隆重的建築,也是帝王用來詔會諸侯、會晤羣臣、祭祀祖先等活動的場所,為地氣聚合之處,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神聖信仰。漢武帝封禪泰山時,特遣人、觀風水、覓聖地、設明堂、祭祖先,以宣示其文治武功、萬民敬仰的千古一帝形象。歷史上,漢武帝曾8次封祀泰山,為歷代帝王之最,曾面對泰山發出“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的“八矣”驚歎,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雄偉的泰山

漢明堂位於泰安市東部新區的西城村,明堂路北段路西,南臨謝過城街,是漢武帝封禪泰山時所建。相傳此地原為“謝過城”,是春秋時魯定公、齊景公夾谷會盟處。時齊景公迫於孔子以理服人的徳教宣化之功,不得不向魯定公謝過。武帝有感於“仁、義、禮、智、信、勇、誠、忠、孝、悌”的儒家治世理念有利於其統治,遂在此遣員建明堂,作為登泰山駐蹕之所。原址已毀,現建築為2000年重建。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漢明堂位於泰安市東部新區的西城村

走進漢明堂,只見其整體呈長方形佈局,坐北朝南,總體面積約17000餘平方,周圍城牆環繞。東大門為兩層雙樓閣式建築,典型的仿漢代建築風格,青磚灰瓦,飛檐翹角,檐下雕樑畫棟,彩繪浮雕,古色古香,氣勢宏偉。在大門上鑲嵌銅釘,上方有一匾額,四周環繞六條金龍,中間上書“漢明堂”三個藍底鎏金大字,下面一副對聯“山河萬古今猶壯,功過千秋昔已評”,頗具大漢遺風。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東大門為兩層雙樓閣式建築,典型的仿漢代建築風格

沿東門進入其裏,迎面御道盡頭就看到一六角涼亭,六根漢白玉石柱上飛龍環繞,涼亭檐角龍嘴突兀,亭中間石凳、石桌一應俱全,供遊人歇息之用。在道路南側,有一石碑,高約3米,立於巨龜之背上,石碑最上沿刻二龍戲珠圖案,中間有“重修東嶽廟記”6個篆字,是明朝萬曆年間重修東嶽廟記碑,下面的碑文已是斑駁陸離、模糊不清。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迎面御道盡頭就看到一六角涼亭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重修東嶽廟記碑

沿石亭右轉,沿台階下行,對面是一雙拱石橋,橋下是一池碧水,水中荷葉層層疊疊、密密麻麻,把水面遮擋的密不透風,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啊!橋對面的石基之上是一座大殿,灰瓦覆頂,屋脊二龍匍匐競風流。為左右對稱、上下兩層式架構,左邊有一亭閣,名曰“無荒亭”,右邊有一亭,名為“好樂亭”,兩亭東西遙相呼應。通過涼亭登上大殿二層。近距離向大殿裏面觀看,裏面像是已被改造為賓館。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水中荷葉層層疊疊、密密麻麻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橋對面的石基之上是一座大殿,灰瓦覆頂

沿園中石鋪路西行,對面台階之上是漢明堂書畫院,繼續前行,路左側是漢明堂博物館,門前有兩咆哮石獅分立東西。跨過石拱門進入西院,頓感碧綠清亮。只見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柳枝倒垂,綠樹成蔭,極具江南園林之妙。徜徉在木質棧道上,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抓一把麪包糠撒入水中,觀羣魚爭食,好不愜意!水中的荷葉隨風搖曳,沙沙作響,橋下的流水汩汩流淌,坐在涼亭中間,微閉雙眸,仔細聆聽這詩情畫意,讓流水洗去心靈的浮躁,放下束縛,放飛心境,赫然發現,原來世界竟如此美好!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柳枝倒垂,綠樹成蔭

漢明堂,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小橋流水,幽靜典雅,園林式景觀美如畫,是帶家人自駕遊玩的好地方!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園林式景觀美如畫

你到過漢明堂嗎?你對這兒的景觀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8 字。

轉載請註明: 漢武帝登泰山駐蹕之所,現繁華已去,幽靜典雅,自駕遊玩好地方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