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納蘭容若:賈寶玉的原型,為表妹甘進皇宮當侍衞,三十歲鬱鬱而終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不説以前,就算是現在,你也一定在朋友圈、文藝青春小文章、女神簽名、言情小説裏見過這些句子:

''人生若只如初見。''''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一生一世一雙人。''''一往情深深幾許。''''浮生若夢,別多會少,不如莫遇。''……

這時小資情調地配上一張憂鬱的側臉,或者書和茶杯的照片發在朋友圈裏,那可看起來清新又憂鬱,還有一種別緻的情調,甚至有些詞句成了暢銷書的標題,拿來渲染理想生活。不過大多人也只是知道這些句子莫名其妙火了起來,卻不瞭解它們的出處。

這些寫得如此深情又別緻的句子確實也出於一個多情的詞人:納蘭性德,又字容若。這個男人大概也就是現代言情小説裏那些多情貴公子的原型:生於清代康熙朝的顯赫世家,父親是大學士,自己年少的時候不但出身高貴,而且天生聰穎。而且納蘭性德作為滿洲正黃旗,屬於當時的八旗貴族子弟,在清朝前期受到的是文武兼修的教育,是康熙身邊的一等侍衞,隨君出征過不少地方,同時又是公認的清朝第一詞人,這種人設在小説裏都很難以想象。

但納蘭性德雖然這麼''蘇'',人設這麼完美,卻天妒英才,去世時僅三十歲。雖然短暫,他這一生卻寫過無數著名的詩句,至今在各種平台上走紅。就如''人生只如初見''這句引發無數''初見''潮的詞句,原詞是這樣的: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這首詞是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愛人拋棄的幽怨心情。''木蘭花''是詞牌名,詞牌名和詞的意思一般沒有關係。第一句中的''初見''和''秋風悲畫扇'',講的是班婕妤和漢成帝的故事:

漢成帝就是那個著名的坐擁趙氏飛燕合德姐妹的荒淫皇帝,在這姐妹倆入宮以前,班婕妤也曾因美貌和才學受寵。但因為班婕妤生性賢淑,有着''卻輦之德'',連和皇帝一同乘車遊玩都覺得不妥,怕耽誤皇帝勤政,所以性情上滿足不了漢成帝的貪玩好樂,並沒有長久受寵,後來還受到趙氏姐妹的迫害,以入秋後被棄置的團扇''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自比。因此''扇''也經常成為後世寫被棄女子的意象。

所以這句其實是用班婕妤被拋棄,長居冷宮的典故,比喻女子被愛人拋棄的境遇和心情,之後兩句感嘆''故人心易變'',也是接着傾訴自己的悔恨和幽怨。後面幾句則是講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故事,説這個變心人還不如唐玄宗,雖然沒有在馬嵬坡救下楊玉環,但起碼在聽見雨聲的時候還有對愛人的思念,即''雨霖鈴''的典故;也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全篇寫得哀怨悽婉,屈曲纏綿。

這首《木蘭花》雖然寫的內容是男女之情,但他自己的本意好像是''擬古''、''諫友'',能讓人讀得真情實感,實在只能説寫的太好,同時他也比較情感豐富。

拿另一句著名的''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來説,這句話還成了某暢銷書的標題,用以打造新一代才女作家的唯美文風。然而後人想模仿納蘭的風格,大多免不了一絲矯揉造作或者無病呻吟,納蘭本人寫的詞真情實感,才不搬弄文詞、故作玄虛: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臨江仙·寒柳》)

王國維是晚清的美學大家,對納蘭性德評價極高,因為納蘭詞符合中國詩的終極境界:大巧若拙,言簡意賅。

這首《臨江仙》十分易懂,前文都在描寫春寒景象,柳絮楊花被冰雪摧殘,以及夜晚的柳樹在月下淒冷蕭疏的美。然後轉念寫到在繁茂的柳絲搖落的時候,免不了回憶起當年的那個女子,可是隻能在夢裏再續前緣,借西風這個意象還有緊鎖的眉頭,暗示自己滿心都是蕭索和遺憾。

一方面言辭從簡,講究意象的選用和組合,另一方面情感深厚,餘味悠長。這樣是概説,細講妙在何處則非常豐富,弄懂這些能夠提升大大提升你的審美能力,非常建議去找有註解的講納蘭的詞傳來看,文末有推薦書目。

這首詞的故事則是納蘭自己的故事。納蘭曾經有一位兩情相悦的表妹,是他無法忘懷的初戀。他在詞中提到過,稱她''謝娘'',即自己心愛的女子,為她寫了不少詞作。

據説這位表妹也是一位美人,納蘭對她有''有的人説不清哪裏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的感覺。然而這位表妹之後入了宮,兩人成了陌路,納蘭愁思鬱結。他朝思暮想,一定要見她一面,想盡辦法進了一次宮;但宮禁森嚴,兩個人一句話也沒有説上,納蘭悵然而出。

後來納蘭也娶了妻,兩人據説有過通信,或者託人饋贈過食物,但到底終生不能相守。最後謝娘在宮中鬱鬱而終,納蘭為此無盡傷感。這個故事雖然肯定無法完全證實,但根據納蘭一生甘做一名宮廷一等侍衞來看,或許也是為了離心愛之人的居所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