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藩之亂持續了八年,暴露了滿清一個重大弊病,多年後也因此亡國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經典

1673年,爆發三藩之亂。這時的清軍遠離戰場只不過才十多年時間,卻已無早年入關時的那般英勇之氣了。平定三藩之亂,兵力主要還是以漢人為主。

那麼,是什麼讓清軍喪失了戰鬥力?

安逸的生活。

入關後,清兵丟掉了原有的馬上作業習慣,生活的安逸、享受一點點的將八旗兵給腐化了。入關時,清兵可以以一當十,而在三藩之亂初期,曾經的馬上民族居然箭箭虛發,士兵們毫無戰鬥力可言。八旗軍的主帥也毫無章法,清軍被打得灰頭土臉,一敗再敗。

對此,清政府的統治也陷入到了危機之中。當年這支不到十萬人的軍隊,硬是擊敗了明朝的百萬大軍,這才過了不到二十年,八旗軍再和漢軍交手,居然如此不堪一擊。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已經在短時間內被安逸磨掉了鬥志。

康熙這時只能重用漢軍,漢將的地位得以提升。自此,王輔臣這些漢將成了前線的作戰主力,清軍最後終於平定了三藩之亂。歷史永遠都是最好的教範,分析三藩之亂中清軍戰鬥力的喪失,基本上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安逸催生腐敗,而腐敗必定導致失敗。”

史學界認為:三藩之亂是清朝時期最大的一次內亂。

其實,從本質上來分析,它的爆發是地方和中央爭權。滿清剛入主中原之時,根基很不穩,又沒有統治大國的經驗,這時滿清的最高統治者不得不分出部分權力和漢人的地主階級共享,“三藩”其實就是漢人地主階級的典型代表。

等到滿清站穩腳跟後,中央和地方就存在權力相等的矛盾,所以,必然會爆發權力之爭。滿清統治者已經感覺到了地方權力的威脅,所以,他們時刻會關注着漢人功臣的動向。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族矛盾。

民族交融是需要時間的,再説滿清入關後,炮製了不少屠殺事件,這都讓南方的漢人很是仇視滿人,情緒上的對立也讓民族矛盾更加尖鋭。吳三桂的稱帝野心和康熙的撤藩詔書,最終成了三藩之亂的直接導火索,一場惡戰就此上演。

這場內亂持續了八年,從康熙十二年打到康熙二十年。在這八年中,戰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清軍潰敗、相持階段、清軍取勝。

戰爭的頭三年,吳三桂的勢力很猛,清軍只有棄地的份,丟了很多戰略要地。後來,康熙調整了策略,王輔臣等漢將投降,併成了前線的主力,清軍開始反攻。康熙十七開始,清軍已經完全掌握的主動權。最終,隨着吳三桂病死,他的兒子在城破時自殺,這場戰爭以清軍勝利告終。

吳三桂當年為何敢和朝廷叫板?

他沒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也不敢這麼做。官方記載,當時吳三桂有五萬多兵馬,包括五十三佐領。朝廷為了能讓吳三桂安心,還將他的部將王輔臣提拔為了陝西提督,就是這個王輔臣,後來調轉槍頭和吳三桂對陣。這就是康熙的聰明之處,戰場上講究的就是知己知彼,吳三桂後來兵敗,不是他的兵不能打,而是對方知道他的短板。

吳三桂要和朝廷對着幹,一定會提前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按照五丁出一甲的方式計算,吳三桂當時的甲兵應該也有兩萬人左右。吳三桂沒有個十萬左右的兵力,他不會如此冒險對朝廷開火。吳軍和朝廷持膠着狀態時,嶽州之戰最終打破了這個平衡。這是清朝與吳周之間的一場戰役,開始於康熙十三年,結束於康熙十八年。

這場戰事也分三個階段。

公元1674年6月13日,康熙先是派出尚善進軍嶽州,但是,嶽州軍防堅固,康熙又派出尼雅翰部,準備會合他部,夾攻嶽州。

不過,尚善達到嶽州後,遲遲不發兵。康熙這時又派出了嶽東。

第二階段從1675年正月開始。清軍暫緩進攻嶽州,嶽東圍攻長沙。戰爭日趨激烈,清軍後來連續奪取茶陵等十二座縣城、平江、湘陰。

1678年3月開始,清軍一邊在戰場正面進攻,一邊展開攻心術,讓吳軍內部離心,吳軍大將林興珠等人先後投降。

這一年吳三桂病死,很快嶽州被清軍攻佔,繼而,長沙也被攻克。

史學界並沒有給出這次戰亂的損失數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受傷的終究是老百姓,最終獲利的是朝廷。戰爭結束後,清廷沒收藩產充當軍餉,藩鎮制度被徹底取消。

三藩之亂時,百姓的生活很苦;

三藩之亂平定後,百姓的生活依舊很苦。

不過,地方割據勢力被清除,國家可以一心致力於發展經濟,也避免了大分裂,邊疆和內地經濟及文化的交流得以恢復。

從三藩之亂中,其實,可以讀出很多內容,單從清軍戰鬥力來説,清廷已經意識到八旗軍戰鬥力的嚴重退化,不過,當時的統治者並沒有採取更有效的防範措施。這其實,也為後來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不好的隱患,多年後,滿清也因此亡國。

參考資料:

【《三藩之亂》、《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