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要考研,考研好不好,考上研究生以後的真實生活到底如何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距離2021年考研還有169天,有很多人還在準備考研的道路上徘徊,並沒有下定決心選擇。

一説起研究生生活,沒親身經歷的人都會有各自的暢想,那些以學術研究目的學生們覺得,研究生的生活就是為了自己的學術目標而奮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披荊斬棘探索新領域。那些為了提升學歷增加競爭力的學生還會把考研生活看成一次腳步放慢的學業旅行,在研究生期間不用去操心工資待遇,等待着畢業後有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深造機會。

然而,真實的研究生學習生活真是這樣單純美好麼,真實的研究生學習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被迫選擇考研的人們到底能不能適應真正的研究生生活呢?

對於大多數通過考研而重返校園的人來説,剛開始的研究生生活的確是美好的,到處充斥着校園的青春氣息,如果是到新學校,還會有更多的好奇和新鮮感。不過很快繁多的課程和頻繁的集體活動就會接踵而至,可能因為學術碩士和專業碩士的不同,課程量會有區別,但是碩士生活並不會讓你有輕鬆的腳步。

與本科時候相比,研究生的課堂上可能人會更少一些,下課之後身邊圍繞着的晚輩多一些。有的人會在課程結束泡在實驗室或者圖書館,有的人則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寢室休息,總之,累才是主旋律,但是總的來説每個人的累都有各自的方向,有的人是因為人際交往,有的是在埋頭苦讀低頭鑽研。

隨着研究生生活的不斷展開,自由時間也會逐漸被自己的研究課題所代替,變得乏味和枯燥。被導師或者前輩指導到心力交瘁,不斷地在實驗失敗和成功之間交替,論文基本佔據整個生活,當然也會有人為進入社會提前做準備,參與實習等等。

但到了研究生生活的後期,論文和工作是必須面對的兩件大事。做學術或者準備讀博的人忙着各種徵文和發表期刊論文,鉚足勁兒想做出成果,其他人也會盡心尋找其他出路,想辦法進大型企業或者公務員等國家工作人員隊列。

讀研生活中最容易讓人挫敗的主要在兩個方面。

心態過渡期長,中國的教育系統使得每個學生都按照既定的路線升學,從小學到大學,學習基本上都是一件被動選擇的事,我們被決定要去學什麼,掌握什麼知識,但是研究生階段,自主性大大增強,如果不能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心態過渡到主動學習上來,很可能衍生出很多的挫敗感,因為自己沒能主動學習而導致的能力不足感到焦慮。

另一方面就是與身邊人的對比,本科畢業幾年時間,很多同屆的人都已經有些起色,而自己可能當初為了能考上就讀了並不太理想的院校,慢慢地對讀研這件事產生懷疑,後悔當初的決定。

但事實上相比於這些疑惑,讀研的收穫其實更多。

研究生期間多接觸的同學老師都是有自己獨到的本事的,很容易就能看到優秀的人,在課堂座無虛席、學術成果豐厚的教授們的薰陶下,在身邊天賦高又努力的同學的刺激下,自身也會變得更加優秀。

為了寫論文或者研究課題,研究生生涯是要積累大量的閲讀素材的,幫助我們養成了知識梳理和經常閲讀的好習慣,同時學業工作和個人感情問題都要兼顧到,對於時間的管理和做事效率也會有大的提升,而最重要的則是,思維的轉變,主動尋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為今後無論面對任何情境問題都提供了克服的思路。

讀研,除了學歷和一紙文憑,真正的收穫是能夠修養自身,給自己能去追尋理想生活積累底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