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出生草莽,國號只懂選擇自己姓氏的人,卻成功維護華夏文化的尊嚴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經典

國號的確立,往往被視為一個朝代或政權開始的標誌。古人認為國號的選擇關係着一個國家的國運興衰,在它的選擇上,都是慎之又慎。如漢代,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後擊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就以“漢”作為國號;而元代,“元”的命名出自《易經》中“大哉乾元”一句,有廣闊遼大之意。

如此看來,大多數皇帝對國號的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唯有這麼一位皇帝,他“簡單粗暴”的選擇了用自己的姓氏作為國號,這就是陳霸先,國號“陳”。

陳霸先為人也是霸氣豪放,絲毫不辜負自己的名字。他出生草莽,一開始也是個窮得叮噹響的農民。人窮,也沒接受過什麼教育,陳霸先起在村裏那也是個遊手好閒的存在。幸運的是,後來的陳霸先不知怎麼的幡然醒悟,立誓要做出一番成就,就開始發奮讀書了。

陳霸先無疑有個聰明腦袋,雖然“一把年紀”了才開始學習,但對知識掌握得非常迅速。

但遺憾的是,雖然我們經常説“英雄不問出處”,可在那時候,一個好的家世背景還是非常重要的。儘管陳霸先已經有着不錯的本領,沒有靠山,終究是無用武之地。

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機會來了。梁武帝大同六年,當時他的侄子梁暎擔任廣州刺史,陳霸先跟隨他前去平叛,很快得到了梁暎的賞識重用,後來他的名氣甚至還傳到了梁武帝面前。據説陳霸先身高七尺五寸,額頭隆起,手長過膝,有帝王之相,就這樣,梁武帝都能大大咧咧的叫人把他的畫像放在自己的宮殿裏觀賞。梁武帝的做法是令人有些費解,但這也側面體現出了梁武帝並非帝王之才。

陳霸先終於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他帶領士兵從廣東出發,一路向北征討。可這時梁武帝卻危險了,他誤信奸臣,被寵信的侯景背叛囚禁,最後活活餓死,死得非常不體面,但他的兒子蕭繹成功逃了出來,並且和陳霸先成功接頭了。在幾人的聯手之下,很快就平息了侯景的叛亂。

後來蕭繹成功登基,對陳霸先這位大功臣感激不盡,大手一揮給封了高官厚祿。

蕭繹同樣缺乏帝王之才,才當上皇帝逍遙沒多久,宇文泰打過來了。而在這個問題上,同樣因滅侯景而聲名鵲起的王僧辯與陳霸先產生了不小分歧。陳霸先力主前去北齊攻打鮮卑人,而王僧辯在這時候卻退縮了,主張向北齊投降。

陳霸先雖然不能説學富五車,卻有着自己的堅持與信仰,作為漢人,陳霸先的骨子裏是驕傲的,他始終認為鮮卑人是蠻夷,不願做這種亡國奴。

既然意見無法調和,那就只能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一拍兩散了。為了自己的宏圖霸業,陳霸先殺了王僧辯,廢黜蕭淵明,擁立蕭方智為帝,自己帶兵去攻打北齊了。為何他敢如此肆意妄為,因為此時的蕭繹早已命喪黃泉了!

不得不説陳霸先是有不錯的將才謀略潛質的,比如他明知自己的兵力不及北齊,所以從不選擇硬碰硬,而是略施小計,派人燒了敵方糧草,斷了他們的後勤補給,並且趁他們驚慌失措之時大舉進攻。

一場大戰之後,大局基本穩定,南北方均是元氣大傷,一時之間都沒有再次挑起戰爭的能力。國內政局漸穩,加上蕭方智又還只是個年幼的孩童,陳霸先自然就將他取而代之了。

陳霸先也是個爽快人,不喜歡花太多時間在那些繁文縟節上,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大手一揮,就將自己的姓氏作為國號,由此,陳國建立。

陳國雖然建立了,但它的處境着實堪憂,説句四面楚歌並不為過。陳霸先在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自然無法和其他國家相媲美。但陳霸先並不輕言放棄,他慢慢地努力着,一點點的改善着這個散亂的政權,讓它慢慢變得強大,雖然從地圖上看,它的版圖並沒有明顯擴張。

遺憾的是,這個政權並沒能存在多久,在他的侄子陳叔寶繼位之後,陳國本就糟糕的處境更是每況愈下,最後陳叔寶被人從美人堆中拖走,陳國就此滅亡。陳霸先的結局更是悲慘,他被王僧辯之子破棺焚屍,並將骨灰撒入水中,供千人飲用,極盡侮辱。一代帝王落得如此下場,無不令人唏噓。

陳霸先生於亂世,身經百戰,重整了百廢待興的江山,在位的三年時間,選賢舉能,恢復江南地區經濟,使江南地區政局趨於穩定。在那個鮮卑族橫行的年代,他為抵禦落後勢力的摧殘,保護華夏傳統文化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