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是在明末清初傳入中國的。
明末清初的時候,來到中國的一些傳教士在把基督教帶到中國的同時,也把西方近代科學和醫藥學一起帶到了中國。
由於當時主要傳人的只是很淺薄的一些生理解剖知識,而且西方醫學在當時的臨牀治療技術方便並沒有領先於中醫,所以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
西方醫學真正開始影響中醫發展是在十九世紀初期,當時牛痘接種的方法和西醫外科還是對眼科治療技術的傳入,隨着西醫的傳入不斷擴大,從而為西方醫學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擴展資料:
1693年夏季的一天,酷熱難耐。京城百姓揮汗如雨,而紫禁城裏的康熙正有氣無力地躺在龍牀上,身上蓋着兩層厚厚的棉被。就是這樣,康熙還不停打着冷戰。他臉色刷白,嘴唇發紫,眼窩凹陷,時而渾身抽搐,時而全身抖動。
白天蓋棉被,晚上突然又高燒流汗,全身滾燙,汗如雨下的康熙猶如從水裏撈出來一樣。這一天,康熙忽冷忽熱,一會兒下冰窖,一會兒上烤爐,就像冰火兩重天。一代偉大君主正被肆虐的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生不如死。
皇上得了怪病,宮中亂作一團,甚至還伴隨着某種恐懼。雖然重病在身,仍然沒有忘記國家大事。他下旨朕因違和,於國家政事久未辦理,奏章照常送進,令皇太子辦理,付批辦處批發。想來康熙一是怕引起國家上下恐慌,不利穩定。
二來可能也是對外顯示一種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態度。當時的中國百姓與御醫對中醫都很自信,果然,有人在一本中醫名著《金匱要略》中找到了方子。此為驗方,需將蜀漆、瘧母、鱉甲、柴胡、桂枝等多味中藥製成鱉甲煎丸。
藥丸很快做好,但還不能給皇上吃,所以必須先拿別人做實驗。找來一個同樣病症的人,讓其吃了藥丸,以觀察效果,結果不管事。御醫又反覆調整,連青蒿也用上了,仍然沒有效果,御醫們都泄氣了,康熙那邊連氣帶病也快嚥氣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倆洋和尚求見。洋和尚獻上一種西藥,説這是一種神奇的藥物,對此病有奇效。二人正是法國傳教士白晉、張誠,因為受好客中國的感染,慕名來中國傳教。因為法國人也曾有人常患此病,便攜帶備用。
此藥正是奎寧,也叫金雞納霜。當時朝廷內外對西洋玩意根本不相信,什麼金雞、銀雞的,還納霜,等着納鞋底子吧。康熙也不相信,但中醫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康熙便下旨,儘快找人實驗,死馬當活馬醫。
御醫們此時怎麼攔也攔不住了,只好硬着頭皮讓病人吃西藥。説來也巧,廣東的傳教士正好收到法國快遞來的金雞納霜,整整500克,立刻火速送到北京實驗。結果,奄奄一息的病人,吃藥後第二天便轉危為安。
三個病人,一個發作前服藥、一個發作中服藥、一個發作後服藥,均先後痊癒。就連四個大臣都果斷吃了,也沒有任何副作用。飽受瘧疾折磨的康熙服藥後,身體很快好轉,只三五天便痊癒。
康熙大喜,不但傳教士允許在北京傳教,還獎勵給傳教士們一座大豪宅。同時,責令刑部對幾位昏庸的御醫進行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