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在採集、狩獵自然產物作為食物的同時,逐漸認識到有些植物、動物、礦物對人體有利,而有些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中毒死亡。
進而有意識地、自覺地對這些物質進行考察。
“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漢《淮南子·修務訓》
智慧的祖先們通過口嘗、體驗,不僅找到了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同時也發現了治病的藥物(取自自然的植物、動物、礦物)。
並且發明了通過嘗味以及食入後人體的寒熱反應來確定藥物作用與性質的方法,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中藥藥性理論,其核心內容即“四氣五味”。
這一理論至少已經沿用了近二千年,目前仍在有效地指導着中醫臨牀防病治病。
運用“四氣五味”的中藥藥性理論,也就可以指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養生保健與疾病的治療。反過來,利用食物防病治病,也要在中醫“四氣五味”理論指導下,方能準確運用,發揮療效。
對習慣於一切相信實驗室數據的現代人來説,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但事實上,人們在不瞭解中醫“四氣五味”理論時,已經在不知不覺地利用“五味”來調節身體。
- 如口中粘膩時,人們會不自覺地想吃一些苦味的東西;
- 口乾時,會想吃酸甜的食品;
- 情緒不好、抑鬱的時候會想抽煙、喝酒,以“借酒消愁”等等。
這種人體的本能,被我們聰明、細心的祖先所重視,並發現了規律。下面就來看看中醫所講的味與藥(食)物作用的關係是否有一定道理。
食物的味,主要有“辛、甘、酸、苦、鹹”五種。每種味的作用,漢代的《黃帝內經》中就用一個字來概括,即:
“辛散、甘緩、酸收、苦堅、鹹軟”
辛味,包括辣味及一切芳香刺激性的氣味,食品如辣椒、生薑、葱、薄荷、蘿蔔、陳皮、砂仁、金橘、煙、酒等。
古人發現辛味之品具有外散、走竄的特性,能夠發散體表外邪(通過發汗),行氣通竅。所以可用來治療外邪鬱表,以及氣機鬱滯的病證。
如生薑、葱、香菜(芫荽)、薄荷、蘇葉等,都能治療感冒引起的惡寒,發熱,無汗或有汗不多,鼻塞聲重,頭痛,周身肌肉疼痛,以及咽痛,咳嗽,咳聲不揚等外感表證,衞氣或肺氣不能宣暢的一類病證。
因為這些食品均含辛味,而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
主要成分為薄荷油的膽舒膠囊,可以治療慢性膽囊炎、膽石症的脅肋脹痛,胃脘灼痛,口苦泛酸;
香砂養胃丸(含砂仁、木香、藿香等大量辛味理氣藥)可以治療胃炎引起的胃脘飽脹,噯氣頻作;
麝香保心丸、丹蔘滴丸(含麝香、冰片等辛味通竅藥)可以治療冠心病心前區憋悶疼痛。
這些疾病都是因氣行不暢,或關竅閉塞所致,所以用辛味藥物有效。
人們在情緒抑鬱時多有胸悶、太息的症狀,若是平時吸煙的人,這時吸煙量會增加,一支接着一支不停地抽,因煙的辛味可以起到一定的理氣解鬱作用。
但煙中的焦油、尼古丁等卻嚴重損害了肺臟,得不償失,不如選擇其他有利身體的辛味食品、藥品,如陳皮、金橘製品,或中成藥逍遙丸(含辛味的柴胡、薄荷)等。
由於辛味藥的發汗作用會消耗體內的陽氣與津液,行氣作用會消耗人體的氣,所以過用、久用、誤用辛味之品會出現心慌、氣短、乏力、口乾等耗氣傷陰的副作用。
如長期大量飲酒(味辛)的人,會出現易疲勞、食慾下降、女子閉經、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股骨頭壞死等病證;
氣虛胃脹的人用蘿蔔,或理氣破氣的中藥,不但症狀不能緩解,反會增加乏力、精神萎糜、動則氣短等感覺。所以氣虛的人平時應少吃蘿蔔。
#大家健康超能團#@大家健康